最近公司所在的大厦里,悄悄多了几台无人货架。开放式的摆放物品(主要是几元钱的零食),上面放的物品可任意获取,全靠使用者的道德约束。今天想说说开放式无人货架。
就我目前亲眼所见与网上获取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无人货架纷纷钻进各大写字楼,资本助推下跑马圈地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无人便利店。有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其中不乏单笔融资金额过亿元的案例,最高融资额达3.3亿元,总额超过25亿元。无人货架俨然成为新零售风口下的一匹黑马。
不过,在我看来,无人货架缺存在如下缺陷
一、对抗人性
以无人货架业务模式来说,作为一门对抗人性的生意,货损本就是任何企业都难以克服的问题。如果摩拜单车挑战的是1000元的人性的话,无人货架挑战的是3元的人性。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赖消费者心中的道德律无疑是愚蠢的。因此,如何让消费者在购物中实现自律和他律的平衡,这本来是无人货架业务亟待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大部分的无人货架依旧处于“放养”状态:没有识别技术、没有智能安防、更没有科技更迭。
资金涌向前期推广造成货柜维护及相关研发资金短缺。对于任何创业团队来说,资金是个好东西。但是,在目前无人货架行业创业门槛不高、经营差异不大、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当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前期推广、投向地推公司时,创业平台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了试图通过“砸钱”挤垮竞争对手,很多平台在运营模式创新、后端支持和维护方面缩手缩脚,这对一种新型创业模式来说往往是毁灭性的。
二、后续维护成本高
很多无人货架行业创业者没有抓住消费者的消费痛点。无人货架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便利化需求,同时还存在与消费者的消费情怀的张力问题。在海外,谷歌两位前员工推出的酒窖智能无人货架,因为冲撞了消费者从小对街边店就有感情的心理需求,而在各大媒体、社交网络上招来一片骂声。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无人货架在方便性、安全性方面也广受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当下无人货架需要在营造消费者新情怀、创新经营模式方面下功夫。但是,目前我们看不到一些创业者避免重蹈覆辙的努力。
当货损越来越高、商品种类需要增多、物流和补给越来越吃力,在不断增长的成本压力下,无人货架赖以生存的低成本和便利性恐怕将大打折扣。当投资者在进场后短期内看不到收回成本或盈利的数据报告,或者无法对行业前景进行有效评估时,又有多少资本赖得住寂寞呢?当资本退场,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
三、盲目的无序竟争
“铺摊子”的无序竞争,造成无人货架行业经营模式同质化。无人货架行业兴起时间很短,但到目前已经聚集了近二十家相关创业平台,风投资金超过25亿元。对一个行业来说,资本快速进场更可能演变成一场闹剧。
例如,一些平台通过高价买无效点位来鼓吹自己货架业务分布广、网点多,以赢得更多资本投资。对于轻资产、低成本的货架来说,当无效的、只是作为数字存在的无人货架越来越多,很可能变成像共享单车一样的“坟场”,拥堵在各个写字楼、办公室等地,这种“铺摊子”的影响和对新零售业态的伤害会更深。
最后,
对于想做无人货架的朋友,请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从现在算起,六个月后,一年后,甚至五年后,我们希望公司变成什么样?” 详情参考我前几天的文章《不限行业, 如何从头设计一个爆款产品》
-------------------------------------
牛顶风,一头顶风而行的开荒牛
推荐文章:
《像分析产品一样,分解赚钱的核心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