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586/1524ea7753d76d5b.jpg)
我们都知道郭德纲说过一句满满负能量的话:“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这话听着不够和谐,但大体反映了事实情况,而且这个现象并不单单发生在相声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冤家。
我们打了一辆车,被人夹塞了,乘客还没急,司机先急了:“那人会开车吗?”
某黄姓歌手曾直接公开质问某吴姓歌手:“你会唱歌吗?”
前段时间微信群、朋友圈里传遍了的一篇文章,标题叫《比雾霾更可怕的是于丹》,看简介是批判于丹讲了太多心灵毒鸡汤,多半也是出自培训同行的手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586/b51b43f82e006b5f.jpg)
为什么同行眼里全是仇恨?
我们回顾一下各个行业的同行撕逼案例,大致总结了以下几个结论:
谈资加炫耀
内行对外行讲,或者资深内行对菜鸟讲,往往是这个原因。反正外行和菜鸟也不懂,况且大家都有猎奇的心理,吐槽同行会彰显人们有独到的见解。
羡慕嫉妒恨
自己做的不如意,偏偏同行做得顺风顺水,甚至大放异彩,那就难免让人心理不平衡,吐槽两句也是人之常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586/82ea6e22795a355d.jpg)
借势营销
如果吐槽的对象是同行里的明星,那就借势营销的嫌疑,别忘了炒作的捷径就是傍大款呐你懂的~
纠正癖发作
外行看的是热闹,内行看的是门道。所以内行与内行之间对彼此的打法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对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等等这些内行才感兴趣的问题,吃瓜群众表示插不上话,而同行之间往往有着无数的争论点。
甚至没有敌人时人们偶尔也会采用“主动纠正他人以证明自己的正确”的策略,这是行家常常出现的问题,纠正癖发作。
然而人们有时候只顾着争论,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成长方向:和而不同
同行之间的交流一定会产生碰撞,心有灵犀的知己一生难求。”和而不同”正是我们需要的成长方向,解决一个问题,未必是谁打倒谁,甚至可能是共创出来的其他选择。我们在之前的文章:《第三方案,忘掉输赢的智慧》中也提到过相似的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586/852e321e9494e41c.jpg)
下次再与同行争吵时,请觉察一下是否陷入了“同行眼里皆仇恨”的陷阱,然后再想想什么是真正的问题,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忘掉输赢,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