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的生活方式经验之谈分享
不知道假装知道,真的是害人害己!

不知道假装知道,真的是害人害己!

作者: 灰堆积木 | 来源:发表于2016-12-18 21:00 被阅读3068次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换句话说,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否则就真是愚蠢,而且害人害己

害己的后果大多都是自己承担,例如马谡,他自以为是、不听劝告以致街亭失守,就算他跟诸葛关系再好,也逃不过斩首的结局。这是大人物的故事,所以动辄就牵连上性命,但更多小人物就是损失些时间财力,倒不会有损性命。如果能吸取教训,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也是很好。

古时候,宋国有个士大夫叫高阳应,他想盖一座宅院,于是就提前砍了许多木材做准备。等到材料都基本上备齐了,他找来了都城里盖房手艺最好的工匠。工匠仔细地看了看他所准备的木材,然后对他说:“我觉得还是过些日子再建房子吧?”高阳应很不解,他问工匠:“为什么啊?难道是我的材料准备的还不够齐全?”

工匠摇摇头:“不是的,你的材料准备的很充分,主要原因在这些木材上。”

高阳应有点被弄糊涂了,“我这些木材很好啊,它们是我刚刚伐下不久的白杨树,质地非常密实,最适合建房子了。”

“就因为是你刚刚砍下的树,而且刚刚下过雨,这些木材被雨水淋过,全湿透了。用湿木材建房子,如果把泥抹上去,木材会被压弯,这样的湿木料建的房子,看起来非常的结实,但是时间长了,是会倒塌的。”工匠耐心地解释道:“所以说,我劝您还是再等等,等这些木料完全都干透了,我们再开工吧。”

高阳应一字一句地听工匠说着,开始也觉得句句在理,但到最后,他似乎若有所悟地反驳工匠说:“照你这么说,我的房子一定塌不了。因为房子建好后,时间一长,木材会越干越硬,泥土会越干越轻,所以我的房子一定会没问题的。不用等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工了!”高阳应固执地坚持着。

没有办法,工匠见高阳应心意已决,他也劝说不了,只好按照高大夫的吩咐用湿木料建造了房子。房子建得非常漂亮,宏伟壮观,花园里亭台楼阁全都雕梁画栋的,应有尽有了,简直都快成为当地的一处美景了。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院落里的大部分房子就相继倒塌了,那些精致的亭子无一幸免。

高阳应已经请了都城里盖房手艺最好的工匠,却不听他的劝告,以致造好的房子又悉数尽毁,花了大量时间财力,最后买了一个教训。我觉得人是无法避免犯错的,人生本来就允许犯错,自以为是的错误每个人犯的应该都不少,只要你事后真的知道是因为自己不懂装懂,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那你犯的错就是有价值的。

不懂装懂的不好后果更多其实体现在害人上。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小鼹鼠有心要见见世面。听说阳光下有青黛的山,水中有漫游的鱼,河岸边有盛开的鲜花,森林里有结着硕果的树,树上娇小的黄莺在枝头婉啼……啊,这一切多么富于诱惑力,小鼹鼠非去饱览地面的风光不可了!

刚从打地面的洞口出去,小鼹鼠撒欢似的跑着,才溜开几步,慈母的声音便从后面追了上来:“乖乖,你是不会游水的,小溪小河虽然幽美,掉进水里,‘咕噜咕噜’几口水会呛死你的!”

“我该怎么办?”小鼹鼠停下来回头问。

“千万小心,绝对不能到水边去。”

“记住啦。”小鼹鼠应着,放慢了脚步。

“小宝贝,等一等,”小鼹鼠刚走了十多步,母亲的声音又从后面响起,“我忘了提醒你,树上的果子又大又多,成熟了,风一吹便会掉下来,一落到头上,准会将你的脑袋砸扁。”

“妈妈,这真可怕呀,有什么好法儿防止吗?”小鼹鼠大惊失色地问。

“牢牢记住:凡树底下不要走!”

小鼹鼠应了一声,慢吞吞地往前爬动。不一会鼹鼠妈妈从后面赶上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叮嘱道:“好儿子,你大概没听说过,从草地上穿行,空中会有老鹰扑下,往山路上走动,会碰见拦路猛虎……稍微一麻痹大意,我便再也见不到你了!”

“我到底该怎么办?”小鼹鼠急得要哭了。

“你走一步,停一停,把上下左右看分明,再迈第二步。”母亲叹了口气,接着说,“孩子,既然留不住你,就只好让你去旅行……”

鼹鼠妈妈回到洞里,照例掘着地道。第二天,鼹鼠妈妈往前打洞时,和另一只挖洞的鼹鼠碰上了。当它拨开泥土一摸,竟是自己的儿子!

“孩子,你还在这里?”母亲又惊又喜地问。

“是的,妈妈,”小鼹鼠温顺地回答,“听了您昨天的几次吩咐,我觉得我还是一直呆在附近挖洞为好。”

小鼹鼠的母亲真的知道地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吗?以她的描述来看,其实她不知道,但她的话生生地磨灭一颗好奇的心

她没有告诉小鼹鼠,到水边,如果想要过河可以找乌龟帮忙或者找小桥;树上的果子又大又多,要多抬头看看它们有没有成熟,以防它们落到头上,砸到脑袋,但如果抬头看到小松鼠,可以跟它聊聊天,如果聊的开心的话,没准它会摘个果子送你,那你一定要感谢它。

小鼹鼠的母亲只是恐吓小鼹鼠,却不告诉它具体解决事情的方式,这样的劝告真的还不如不说,让它自己去体验。真不知道有多少好奇的心是这样被消耗的呀!


这句话的解释参考了南老的《论语别裁》

如果大家对论语感兴趣,可以关注我,最近一直在写论语相关的文

相关文章

  • 不知道假装知道,真的是害人害己!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

  • 孩子在幼儿园被咬,老师装不知道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被咬了,老师假装不知道,要分析,老师是真的不知道,还是知道了忘记告诉你,或者是真的假装不知道。 对于这...

  • 假装,诗歌,写于6月3日

    《假装》 假装 那一天 从未来过 那些真的不是假装的年轻人 真的就那么 倒霉了呢 我们假装不知道 也不叫醒他们 康...

  • 生命的白与黑

    不知道并不可怕,不知道以为知道,有点可怕;不知道假装知道,是真的可怕。 生活中与人相处需多点和气,事业上与人竞争少...

  • 假装不知道

    题目:活的太逼真 书目:《见识》 进度:第二章 人生要做减法 字数:746 今天读完第二章人生要做减法,红楼梦读的...

  • 假装不知道

    其实,你,每天早上把我放下后,去接另一个人上班。我知道,说出后不会有改变,只能,假装不知道。 爱是宽容,爱是理解,...

  • 假装不知道

  • 假装不知道

    在收拾衣物时,我居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孩子爸藏私房钱的保密之地。尽管我早就对此有过猜测,却没想到居然就在眼皮子底下...

  • 假装不知道

    假装不知道 Ⅱ 流光 我们做着各自的事情 只是我一抬头 你一低头 我们在路上走着 只是我一转脸 你一回眸 我们时而...

  • 假装不知道

    很久以前,我以为姐姐和我一样,都是在母亲用爱筑就的花房里,孕育、长大,最后拽着那根输送养分的藤蔓,像孢子一样蹦跳着...

网友评论

  • 9affc7b5706d:
    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这是智慧 很多人喜欢用他的言语去扼杀更多人
    灰堆积木:@以道悟禅 嘻嘻,具体的情形就跟个人经历有关啦
    9affc7b5706d:@泗小姐 特别是设计和艺术行业 前人总喜欢用言语和思维去扼杀新一代创作者 而自身水平非常糟糕。
    灰堆积木:@以道悟禅 对呀,就想表达这个
  • 31e6daa8bd0b:good
    灰堆积木: @医学生一枚 😁😁
  • ef07250b595e:不做评论
  • 9884e6f9aa56:@泗小姐 我觉得前两个给出的例子更适合证明“固执己见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最后一个例子你自己都没有扣住主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来总结,更说明这个例子根本不适合证明你的论点。除此之外,举出例子之后的议论不够充分,让人觉得是堆砌例子来写的文章也没有充分体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节想要表达的意思。以上仅个人拙见。
    灰堆积木: @旮旯可喜 嗯嗯😊
    9884e6f9aa56:嗯新解
    灰堆积木: @旮旯可喜 固执己见,也可以这样说,其实我的主题是不懂装懂,就会害人害己,所以先前举的例子是害己,后面的例子是害人,没有扣主题是因为我觉得已经说清楚了耶~
  • 9884e6f9aa56:我觉得你的论点不充分论据也不足以说明论点,总之就是不够扣合你要讲清楚的那句话
    灰堆积木: @旮旯可喜 请问能再具体一点吗?
  • floatdream:这么说的话是鼠妈妈不懂装懂咯 可是她虽然不知道怎么避免这些危险,但是她很清楚这些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提醒一下他的孩子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盲目地没有准备地去做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是得不偿失的,一旦发生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失去生命,那么这一切就是不值得的。所以,不懂装懂虽然不对,但就这个小故事而言,我们可以多角度去看。
    灰堆积木: @floatdream 嗯嗯,鼹鼠妈妈绝对不是故意磨灭孩子的好奇心,的确不能盲目地做一件事,但如果夸大困难,其实得不偿失
  • 尘世天下:没错,说得太对了
    灰堆积木: @尘世天下 嘻嘻😄
  • 5d47cda490f0:厉害了我的姐
    灰堆积木:@七尺阳光 :grin: 哦哦
    5d47cda490f0:你的读者
    灰堆积木: @七尺阳光 我们认识?
  • 惹sorry:想起10年前的事情,家里人只知道体育运动有危险,却没说什么危险,只有自己真真切切的去体验过才知道,运动可以很美好。
    惹sorry: @泗小姐 谢谢,敢于尝试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灰堆积木: @至少欢喜 👏很勇敢呀
  • 愿从初:孔子也什么都不知道。还写论语呢
    灰堆积木: @云海随风 😂没有如果
    愿从初:@泗小姐 我觉得,如果孔夫子现在还活着,会推翻他自己的大部分言论。除非他是故意的
    灰堆积木: @云海随风 孔夫子就说他自己 述而不作 呀
  • 46847c810030: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如果仅仅以表面字意来理解它,那未免太小看了孔子啊!
    灰堆积木: @天才小土豆 这样解释也可以呀,跟政治很贴近😄
    46847c810030: @泗小姐 给你我的理解,或许你会有新的领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意思是说 能够知道的那你就可以知道,而不能知道的,即使你知道那你也得说你不知道,这才是真正有智慧!😄😄😄
    灰堆积木: @天才小土豆 一家之言嘛,仅是我的理解吧
  • 2b7578bc2ea9:好文
    灰堆积木: @MrMarsYY 😁
  • 火叮当:🍎🍏🍐🍊🍋🍌🍇🍓🍈🍒🍑🍍🍅🍆🌶给你一堆果实
    灰堆积木: @火叮当 😁
  • 耀先锋:可是怎么才能辨识出是不是经验主义呢?这是个悖论诶…
    灰堆积木:@耀先锋 嗯嗯,孩子尤其是小的时候,都是百分百相信父母
    耀先锋:@泗小姐 嗯,不过从小鼹鼠的角度,他也无法判断麻麻是不是真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不就是从小在这样的父母教导下被束缚住了手脚…
    灰堆积木: @耀先锋 我是这样觉得,高阳应请了最好的工匠,工匠是很了解的,但高阳应不听劝,但鼹鼠妈妈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外面的世界
  • 雄鹰暴雨:每天都会写啊:+1:
    灰堆积木: @雄鹰暴雨 嘻嘻,尽量做到日更啦
  • 5f3235f3ab9d:自以为是的经验主义会害死人的。
    灰堆积木: @终于认识你 嗯嗯
  • 98d949fc1c73:小清新
    灰堆积木: @华丽后时代 😁

本文标题:不知道假装知道,真的是害人害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sz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