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至青岛的旅程中草就。这个问题早就想说,但永远不会是“最佳时候”。写出来,也不想(且不能)说服异议者,而仅仅是为执相同观点的人,提供些解释的武器。
01
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的是一群孩子在一位老太太房子面前的空地上踢足球,爱静的老太太不胜其烦。
但她采用的对策与众不同。
她每天喜滋滋看孩子们踢足球,踢完后给每个孩子一块钱,以示奖励。
一段时间后,她把奖励的钱减少到每人几毛。
这下孩子们生气了,他们义愤填膺地说:“我们不为你踢球了,我们到另外的地方去踢!”
这故事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但它反映出的人性原理则是绝对真实的。
02
一块钱奖励的前后,孩子们踢球有了什么不同?
答曰:在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是在纯粹地游戏;有了钱的奖励之后,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在“工作”了。
游戏的快乐来自于游戏自身,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而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换取薪水,努力工作则是为了获得奖金。
这当然是理论上的划分而已。事实上,游戏中一样有着同伴的激励,而工作中一样有着和游戏类似的快乐。
最理想的游戏,就是最后能够换来“利润”或“回报”的游戏;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工作本身能像游戏一样带来快乐的工作。
03
游戏在一些浪漫主义的教育家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如席勒,这位因《审美书简》而可跻身伟大教育哲学家之列的诗人,就强调了人唯有在游戏中才是完整的。
我并不讳言南明教育及全人之美课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口号里,也一定程度受到席勒这一路教育哲学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同样十分看重人的“游戏状态”,并把它视为教育生活的理想状态。
游戏和艺术审美一样,它们自身就是目的。巴赫和贝多芬的音乐,达芬奇和梵高的绘画,乃至古老的悲剧,流行的“庸俗”电影和小说,它们的共性就是“以自身为目的”。道德说教是附带的,是为了不触怒社会规范,或为了平息作者内心的某种不安而附带的。
人们喜爱艺术与游戏,就是因为在这一刻他们可以不斤斤计较,不琐碎分析,而直接用整个生命拥抱艺术或游戏——这和热恋时刻是十分相似的,艺术和游戏也许比不上热恋时刻的猛烈,但似乎更为持久,也更可以频繁享受,也就是说,它们是更可靠的幸福之源。
04
如果游戏和艺术不能带来自身以外的目的,为什么进化中的人类会游戏和艺术审美?这是孔子和席勒们所不曾讨论过的。今天有了进化论等武器,我们可以追究这类本源性的问题了。
艺术审美和游戏在人性的起源上有着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根源,本次遐思,只讨论游戏,不涉及艺术审美。
利用生物学的研究,我们将会发现,会游戏的不只是人类,哺乳动物都会游戏,一些鸟类和爬行动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雏形。简言之,凡有育婴行为的动物都会游戏,游戏就是“成熟”之前的“生活预演”。
如果猫的生活主要是捕捉鸟类和鼠类,那么它们在幼兽状态下对草球、线团的追逐,就是捕猎的预演,自然非常必要。
如果生物在成年时需要团体合作行动,那么处理人际关系,譬如结盟、示好、领导和服从,就成了和狩猎技巧同样重要的游戏内容。
05
生命是如何驱动人类去从事没有实质回报的游戏的?
答曰:游戏就是生活的预演,现实生活中除了猎物、支配权和交配权等目的物之外,还有生物体内本身的奖励,而游戏过程虽然没有获得目的物,但同样有着生物体内的奖励。
奖励可以是减压的,可以是不安感的消除,是压力的释放,但更可以是快乐的赐予的,也就是体内产生诸如多巴胺这类幸福激素,无论外面是什么原因,最终是它们的出现才让你觉得幸福。
生命最根基的规则只有两条:生存并且繁殖。
基于这两条规则,生命最重要的对象只有两个:食物和配偶。
从最基本的需求出发,生命还衍生出无数种高级目的物:伙伴,团队,财富,武器,城堡,银行数字,奥运金牌,掌声,道德感,意义感,自我实现……
生命驱动生物去追逐那些目标的机制有两个,用形象的比喻,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大棒”指的是饥饿感、恐惧感、性压力等消极性的动力,它们都可以用体内的化学激素来表达,而“胡萝卜”就是指以多巴胺为代表的幸福激素。
很久没吃到食物了,生命就会用饥饿感驱使着生物用力量或诡计去获取食物,而饱餐了一顿美食,可不仅仅是饥饿感的消失,甚至还会有“此刻竟如此幸福”这种近乎高峰体验的感受。
如果哪种生物停止了这样的激励机制,这一物种或者都饿死了,或者即便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却没有后代留存——也就是说它们全部因皈依佛教、中止爱情而灭绝了。
06
冒险与挑战,是生命演化中一直存在的“可选项”,它和安稳、服从、保守并存。也就是说,生命想要保全自身并发展,就既需要安稳基因,也需要冒险基因,既需要保守基因,也需要挑战基因。
两种相反的基因选项哪一种被激活,取决于环境或者说处境。
在危险的处境中却饿急了,冒险一搏就是最后的机会;想要获得交配权,必须参加雄性间残酷的斗争,如果你退出,自身的基因就因此而不再传递到下一代——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几乎就是勇敢的代名词。
以上,仅仅是无数生物行为中的最基本的一些分析,对我们要对游戏进行“格物致知”暂时够用了。
重复一下最基本的逻辑:
1.生命为了让一个物种生存和繁衍,它需要有冒险、挑战的潜能,在一定的场景中被激发。狩猎是需要冒险的,追寻到满意的异性是需要冒险的,在未知的大地上寻找更好的猎场、家园是需要冒险的,保卫自己和家人也是需要冒险的……
2.为了鼓励冒险与挑战,在生物体内部,它表现为分泌能产生压迫感和能产生幸福感的两类化学物质,迫使和诱使一个生物去冒险,去挑战。压迫感是前期的,幸福感是后期的。威迫感是必然的,幸福感是偶然的——也就是说,失败的概率相当高。
3.当冒险与挑战成功时,除了外在的目标物的获得,生命体内部也会产生奖励机制,这就是诸如多巴胺等激素所起的作用。
这个链条,外部表现为:
①生命体→②压迫紧张状态→③目标物→④成功获得目标物或者失败
内部表现为:
①生命体→②压力激素→③目标物→④幸福激素或失败
07
既然生活世界是这样运作的,那么游戏作为未来生活的预演,就需要有同样的机制——尤其是游戏不同于现实生活,它并没有获得目的物的奖励,也就是说,驱动游戏的,纯粹是一种内部机制。
游戏的机制可以表述为:
①生命体→②极轻微的压力激素→③模拟生存的游戏(游戏中低烈度、低风险的冒险与挑战)→④幸福激素或失败
上述简单的公式到了人类这里就变得无比复杂了。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所有行为的原始面貌已经模糊不精,难以分辨了。
人类是自由的生灵,也就是最不确定的生物——作为特殊生物我们拥有的不是具体的某种生存技能,而是更多自由学习的能力。
在原始社会中,未成年人的“游戏”和成年人的“生活”还是及其相似的,一切学习或者说游戏都能够清楚地看到目的。
但自从有了符号系统之后,学习变得越来越复杂,学习的首要任务成了掌握符号系统,而不是模拟生活世界。
没关系,没关系,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已经为这种抽象学习作好了生物学的准备,这就是人类了能够进行抽象的符号游戏,并从中获得快乐。
棋类就是这样的游戏,魔方也是。一切挑战人类大脑极限的游戏,就像一切挑战人类身体极限的游戏,以及一切挑战人类配合能力的游戏,都能够让人类获得幸福激素的奖励,也就是获得极大的快感。
所以赛跑、赛马、射箭、射击、足球、篮球……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就能够为游戏者带来快乐,因为它们离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并不遥远。
而大脑游戏虽然要求较高,但原理上,既然它强化着或者适应了人类进化中的有益倾向,它就同样能得到生物学上的直接奖励。
在符号性的游戏中,现在的公式成了:
①生命体→②极轻微的压力激素或者并无任何压力→③纯粹游戏(游戏中近乎虚拟或完全虚拟的冒险与挑战)→④幸福激素或失败
08
这些游戏的生物学目的是什么?今天人类继续从事这些游戏的现实目的又是什么?
游戏和工作的边界模糊不清了——譬如原来奥运会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就是为了确保运动对于所有人具有同样意义的“游戏性”,但当职业运动员霸占了赛场时,它其实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职业,而其他人类,现在则越来越倾向于成为这类职业游戏的消费者。当我们熬夜观看足球赛时,就是一群最需要运动的人,在围观一群迫切需要休息的人在坚持运动。
参与体育赛事的博彩后,我们的快乐更是转移到结果本身,和文章最开头的那群被老太太愚弄的孩子一样。
再说一遍,就生命进化的逻辑而言,游戏的原始目的是为成年状态作好准备。
再后来,游戏就日益脱离了原始目的,成为了生命娱乐自己的奖励——和性爱一样,最初目的是为了繁衍,现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自身。
这样的抽象化本身是没有错对可言的,甚至职业化、商业化本身都没有错对可言,它们可以视为诅咒,也可以视为祝福。就我个人而言,视它们为人类自由本质的一个表现。
09
当游戏不再是生活的预演与准备,那么就必须有另外一种行为,替代游戏成为生活的预演与准备。
这就是今天的学校教育,以抽象符号学习和具体生活技能学习为课程核心的漫长准备期。
游戏和学习的分家,绝对是游戏的福音和学习的灾难——从此,游戏更彻底地摆脱了生存的任务,学习则把所有的重负揽到了自己身上。
游戏这个长子现在完全解放了自己,成了一心追逐快乐的浪荡子;学习这个次子却成了承担起家业的苦孩子。
席勒们渴望教育能够让人回归到游戏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是对伊甸园的怀想:必须要有这样的追求,但事实上它已经失落,并且很难再完整地回归。
保留在学习中的生物性的奖励,除了竞争中的胜出,除了成年人的肯定与表扬,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事物本身的“游戏性”。原本许多课程是源自早期游戏,是带有游戏性的,但进入学校课程后,平庸的校长和教师,以及恶性的竞争机制,也把它们蕴含的快乐摧毁殆尽。
爱游戏而讨厌学习,这不是孩子们的坏或者错,理所当然就应当会是这样的。
当然确实有些孩子天赋极高,平常的游戏能对一般孩子构成挑战,对他们却意义不大,反而是人类各门知识中的难题,能成为他们的挑战对象和快乐源泉。
把游戏和学习放在一起,让孩子作出选择,却又希望孩子更喜欢学习而不是游戏,这是多么可笑的成人心理。
10
如何让越来越抽象于生活世界、远离生物奖励的学习本身更有吸引力?也就是说,让它部分地回归到游戏状态?
这是教育者们的难题,值得人类永远地去追求、去探索、去破解。
这个话题浅层说,就是课程的游戏化与艺术化,深层地讲,就是教育始终得与人性相统一。
不能为了遥远的未知的生活成败,而强迫孩子十几年如一日地“艰苦学习”。
这是我们教育从业者的永恒追求,却不是本次思想漫游的目的。
本次思想漫游的目的就是思考游戏的本质,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它是滥用了游戏,扭曲着人性。
11
身体类的游戏就不再讨论了,它们和生活世界并不遥远,它们的扭曲产生于由下场游戏者蜕变为旁观者,由纯粹游戏者蜕变为职业游戏者和博彩者。
讨论的焦点在于各种“脑力游戏”。
如前所说,像棋类和魔方这样的符号游戏本身并不是生活的准备,但它确实是智力的挑战。它和解数学难题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它少了固定的答案,多了胜负带来的刺激。
这类游戏是有限的益智游戏,本身不带来知识,但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思维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明确地说,除了未来成为职业游戏者和博彩者,这类游戏本身并不解决未来的生活问题。
它们是人类自由的表现之一,也是智力作无方向地探索的行为之一。
每个人需要适度地保留这样的探索,整个人类中,要有少数人终生保持这样的自由探索。
但夸大这些游戏的作用则是荒诞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类游戏的顶尖高手往往仅仅是这类游戏的顶尖高手,而他们的智力,并没有成为其他领域的创造者。
吴清源永远是令人景仰的传奇,但他的传奇性,本不应该超过亚当·斯密、达尔文、爱因斯坦、卡耐基、洛克菲勒、乔布斯、马云们的传奇。
或者可以这样说,吴清源们证明了自己的超级大脑,而爱因斯坦们则发现了宇宙运行的奥秘,或者促进了人类普遍的福祉。
12
电子游戏是一个新事物,它源于对传统游戏的模仿,但以最快的速度“进化”着。其进化的速度可能是生物进化速度的数万倍。
任何一个事物(生物、想法、观念、产品)进化的机制基本是一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生存下来的不是道德上更好的,或者质量上更高的,而是处境中更适合的——对产品而言,就是更被需要的。
从表面来看,电子游戏和传统游戏(包括球类博弈和棋类博弈等)是极其相似的,至少在那个刺激公式上是一样的:
①生命体→②极轻微的压力激素或者并无任何压力→③纯粹游戏(游戏中近乎虚拟或完全虚拟的冒险与挑战)→④幸福激素或失败
所不同的是,传统游戏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可以说一个人玩游戏,就是他与游戏相互驯养的漫长过程。而电子游戏的进化则非常迅速,因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运动博弈和棋类博弈的特殊产业。
远远超越传统游戏,电子游戏几百倍、几千倍强度地刺激着人类产生出幸福激素。在形成机制上,这已经和毒品非常相似,当然毒品直接就是化学摄入,而电子游戏依然要通过外在刺激,由生命体自身产生。
但有一点它们的相似性超过了电子游戏和传统游戏的相似性:这种高强度高频率的刺激,使得原本基于真实生活的挑战、冒险而来的幸福感变得越来越难以获致,也就是说,和海洛因破坏了大脑产生自然的幸福感一样,电子游戏者在游戏中的快感体验,严重削弱了真实生活中的快乐感,游戏者的幸福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游戏,它们产生了上瘾性!
无数电影从业者只做着一件事:拍出让大家走进电影院的电影。无数电子游戏从业者只做着一件事:努力让游戏者更长时间逗留于这款游戏,让更多人成为这个产品的游戏者。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子游戏设计者都是真正的心理专家——虽然不一定拥有心理学系的文凭,但他们确实深刻地了解人类的游戏心理,包括游戏时种种细微的心理变化。
一款成功的游戏,无论对打猎或职场的模仿有多逼真,其成功的奥秘完全不是狩猎的演练或者职场的演练,而是达成游戏者心理上的满足。
请记住,这不是教育意义上的学习,认为这里也有学习的说法,是利用游戏与学习的同源性进行刻意混淆。这里的学习就是对游戏规则的学习,是游戏玩法的学习,而不是狩猎技艺的学习,不是社交技艺的学习,不是更高阶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
13
电子游戏在何种意义上是积极的学习?
答曰:
1.成为电子游戏的开发者,无论是编程还是利用音乐、美术、故事来创造一款吸引人的产品,这里都需要非常高级的知识与能力。
2.成为电子游戏的职业选手,在这个领域里赢得生存——这和成为棋类高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把学校课程电子游戏化,或在电子游戏里蕴含更多的课程知识——但这已经不再是电子游戏了。
14
电子游戏在何种意义上妨碍了正常学习?
答曰:
1.沉溺于电子游戏带来的幸福激素的释放,进而对生活、学习中的快乐觉得更加平淡无味,更不愿意去挑战和尝试——因为确实没有一种学习能够如电子游戏那样确保幸福激素的获致。
2.有意无意混淆了电子游戏与学校学习的本质差别,认为电子游戏也是脑力锻炼,能够有益于学科学习。这是典型的缘木求鱼,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哪怕是围棋冠军,也可能是个除围棋外一无所成、一窍不通的“聪明傻瓜”,电子游戏焉能例外?
3.长期在电子游戏里深度沉溺,缺乏足够数量与质量的生活体验,扭曲了自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这意味着将出现的一种新新人类,电子游戏人。
15
如何对待电子游戏?
试答曰:
1.对任何一个事物的爱憎,都属于人类的自由,有人爱或恨,都是“正当”的,可以保留各自的爱憎,没必要侵犯别人的私人领域。限制、禁止电子游戏的法律,或把电子游戏纳入课程的法律,都只是部分人的临时性共识,同一团体内的个人应当遵守,但这样的规范本身并不是真理。
2.电子游戏和其它电子产品一样,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一个对电子游戏一窍不通的人,是生活在电子时代的古董,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显然不值得夸耀,因为一个人并不会因不懂电子游戏而显得更高贵一点。
3.电子游戏是一种能带来快乐的消费品,哪怕是色情电影也有继续存在的正面价值,何况还在探索中、进化中的电子游戏?
4.面对一款款完全按“人性的弱点”而设计的电子游戏,如何成为它们的主人,而不是被它们奴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保卫自制力极其脆弱的儿童,让他不被电子游戏所奴役乃是成年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5.如何让儿童和少年既享受电子游戏,甚至利用电子游戏成为更主动的学习者,而不被它奴役,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对此我本人只有个人的立场,既没有客观的真理,也没有万灵的方案。我认为生活与教育本身带来意义感与成就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这个问题和电子游戏的纠葛远非今天所能洞察并解决。
个人认为:对电子游戏,宁可谨慎些,保守些;但只要避免深度上瘾,就没有问题;而最佳的方案永远是主动出击,把它转化为课程资源。
相关链接:我的教育观: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智能手机
网友评论
本文虽限定了讨论范围是电子游戏,但电子游戏仍然涵盖众多题材类别,差别很大,它们绝不全部表现出文中的一些特点,当然可以再进一步划分游戏类别,将不符合一些特点的电子游戏剔除在讨论范围之外,但本文似乎是想要做一些整体性的评价,这难免有偏颇。
而看下来,电子游戏作为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东西,比起小说和传统游戏来说,问题出在它给人的奖励太强烈了,几百倍几千倍的强度--这并不客观客观,即便真的这样,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再有对游戏开发者的描述,认为他们了解并利用人性的弱点,并以吸引和留住游戏者为目的--这只能算一种合理揣测,也是以偏概全。
本文的确只是提供了一些武器,像为了推导结论而选择性呈现,忽略了(或不了解)另一部分不利于本文结论的 关于电子游戏和游戏开发者的情况。
当然,可能本文本来的目的 也不是要对电子游戏做客观全面的评价,只是为了阐述一些观点,只是 这样一来 这也只是一个武器了
昨日开始断断续续看完《我的教育观:电影电视 电子游戏 智能手机》以及关于此文之“争鸣”篇,于是一连串问题自然而然就冒出来了:
1、电子游戏等同于传统意义的游戏吗?它与打球、赛跑、下棋、魔方等游戏本质性的区别是什么?
2、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虚拟世界游戏,有多少程度能与真实的现实世界发生有意义的关联呢?
3、电子游戏与毒品在本质上当然不同,但是在形成机制上难道不是很相似吗?
4、从《我的教育观:电影电视 电子游戏 智能手机》一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此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儿童。那么对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非常有限的儿童来讲、在我们清楚的了解电子游戏上瘾的心理机制之后,难道我们还能乐观地以为儿童自身会有能力在玩不玩电子游戏、玩多久电子游戏上把握自如?
……
问题太多问完也是一篇长文了,但是,在今天这篇文章里基本找到了所有答案。
几乎所有的电子游戏都有现实中的游戏原型,是它的演变和升级产物。电子游戏超越传统游戏的地方,除了对行为心理学的合理运用外,主要在于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给玩家带来更好的体验,正如现在的imax、4d电影比黑白无声电影更能使观影者产生良好的体验一样。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消费品,即便短期成瘾也是暂时性的。当玩家完成自己期待的最难挑战之后,便会自然地放弃去体验其他游戏。相对而言,电子游戏的确削弱了真实生活中的快乐感,但这并不是电子游戏的原罪,而是因为真实生活的体验太low了。
而毒品则是通过生理机制成瘾,且会对大脑进行不可逆的改变和损伤。毒品能使任何人直接体验到最强烈的幸福感,所以它可以从源头上破坏我们通过其他渠道产生满足感的能力。一旦成瘾,很少有人能够在治疗过程后完全融入社会,临床医学上目前倾向于认为毒瘾是一旦形成就是无法被治愈的终生疾病。
电子游戏和毒品带来快感和成瘾的机制截然不同,也谈不上非常相似。把它们放在一起做类比,实在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