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与隐的命题

作者: 白头江南 | 来源:发表于2023-12-13 17:28 被阅读0次

镐京的郊外,九皋之薮的泽园之中。这是夏末的一天,有一名男子身着素衣,正漫步于林间的小径上,只见他蹀躞而行,衣袂翩翩。这林中的乔木巨大,林荫密集。高大的檀树,正摇曳着青翠的枝叶,阳光透过枝叶的空隙粼粼地洒落下来。檀树之下,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灌木,地上堆着一层层的薄薄的枯枝黄叶。林间小路清静幽远,一阵清风拂来,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时远处的林中传来阵阵鹤鸣,他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鸟鸣,寻声望去,看见几只雪白的仙鹤,正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之中,时而发出一声声唳鸣,鹤盘旋而下落入水渚处,水面波平如镜,隐隐地有沉鳞潜伏,时而出水时而潜入深潭,深潭的后面是一座嶙峋的山峰,山上有嫩绿湿湿的藓苔。无论是树,鸟,鱼,石莫不以鲜活的姿态,无不显示着生的光泽,明灿的生机。他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他被这园林的包容所感动,心中的激情怦然爆发,这小天地所包容的一切,不正如这大天地之间所包容的一切吗?这阔大曲折无尽的山林薮泽,回荡于九天之上的是偶尔的鹤鸣,何等的神秘,迥远,何等的生机勃勃,他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也许就像人一样。他心中的激情不能自禁,不觉脱口而出,大声地吟唱起来: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首《鹤鸣》在以写情为主的《诗经》里,少见的大气开阔,隐喻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鹤这个意象,虽然身居沼泽,但它的鸣叫声可以传到九天。自古以来,鹤都是作为一个仙风道骨的孤洁形象出现的,比如老子、庄子,他们就是人间的“鹤”,虽然置身于荒野俗世,但他们的思想是可以传得恒久远的,久远得可以和时光相抗衡,几千年来始终不曾消泯,还将继续传下去。

《鹤鸣》全诗共两节十八行,通篇描写自然景物。诗人漫游其间,被园林中的美景的所吸引,被园林的包容性所感动,他全神贯注的看,其中以鹤、鱼、树、石为主,涉及沼泽、郊野、深渊、浅滩、天空、林园、落叶、檀树、楮树、磨刀石和玉器等,通过现实与想象的联接,构成一幅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悠远空灵的田园美景。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篇中国最早的田园诗。

然而《鹤鸣》也是富有哲理的隐喻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诗人主张任人唯贤、重视人才的思想,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

自古以来,“仕”与“隐”一直是纠缠中国知识分子的两大命题。比如孔子,他曾经是多么积极的入世啊,赶着一辆马车,游走在各国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那奔波的几年,孔子异常疲惫,最后竟然没有一个国君赏识自己,于是孔子入世的心便渐渐冷却了。但他没有颓废,他又走上另一条路——治学育人。他广收门徒,要把自己的思想传承下去。他把自己的弟子们当作玉来打磨雕琢,所以出现了孔门七十二贤,而孔子的这种进可仕途退可治学的中庸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历史。

相关文章

  • 《鹤鸣》:仕与隐的命题

    镐京的郊外,九皋之薮的泽园之中。这是夏末的一天,有一名男子身着素衣,正漫步于林间的小径上,只见他蹀躞而行,衣袂翩翩...

  • 浅谈隐士情

    学而优则仕,士则要肩负着社会使命,但参政难免遭遇排挤,仕而隐,隐而仕,屡仕屡隐,却次次都是「穷」。 「天下有...

  • 仕与隐的古与今

    出仕,还是归隐,这是一个问题。 孔子说: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这是一种相对通达,甚至有点洒脱的活法。 我觉得就如同一...

  • 孟浩然的仕与隐

    在古代盛唐时期的诗人当中,其中有一位诗人较为特殊,他所写的山水诗开创了盛唐的共像,写出了山水与自己共情的诗,作为初...

  • 家与国

    从古到今,读书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抉择—隐与仕。隐,是发掘自身所蕴含的深厚哲理;仕,是担负社会所给予的万钧重担。...

  • 家与国(2017高考二卷作文)

    从古到今,读书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抉择—隐与仕。隐,是发掘自身所蕴含的深厚哲理;仕,是担负社会所给予的万钧重担。...

  • 苏轼的狂放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俗;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是不是很像年青时的豪言。

  • 隐仕传媒CEO:隐仕传媒的创始愿景

    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悼念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一个致力为全天下的人解决健康问题的创业者,自己却倒在了病魔下,这真...

  • 三大分歧

    中秋吃元宵! @儒家:有为,仁爱。文仕! @墨家:有为,兼爱。侠仕! @道家:无为,不爱。隐仕哲学家!(做自己的事...

  • 韦应物的仕隐人生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治下的大唐正是全盛景象,公私仓廪丰实,国家拓地千里,君臣相得,士民安泰。韦应物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仕与隐的命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zb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