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别人的逆袭总是那么水到渠成?为什么别人的成功看上去那么轻而易举?
■ 01
让我们来看一看周遭的漩涡,日益繁重的学业、越来越难取得的offer、不断上涨的租金与房价、即将老去的自己。
面对如此艰难的人生,有人期待一切重来。比如流传甚广的那个段子:
“我多希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高一的课堂睡了一觉,被老师的粉笔头砸中。现在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我们的梦想依旧如同十六岁那年的天空一样高远”。
有人渴望一朝逆袭,老派一些的风格是捡到一本武功秘籍、遇到一位绝世高人或者收获一封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新潮一些的想法则是有一种超级药物让自己成为全能超人。你是不是想起了《永无止境》、《超体》又或者特德.蒋的《领悟》?
于是穿越和逆袭已经成了颇受欢迎的文学题材。当然,穿越后必然要逆袭昔日的种种不如意,否则依旧重复着往日的贫穷、局促与不知所措,大约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快感。
就像那些年入八位数的大神们书写的从废柴到逆天的玄幻、都市与校园小说,一直风靡网络。
逆袭成为了这个焦虑与欲望时代的独特审美标签,无论那些文本带来的一时欢愉还是再度前行的勇气。仿佛是早年的亦舒师太,那些精炼、快意恩仇与得偿所愿的文字,抚慰了身陷极度工作压力的香港市民。
宛若A.S.Tomars在”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Art”中指出,“审美实践不是基于一般社会实践之上……而是与其他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是啊,现实中不会整天上演获取异能、穿越时空、手握金手指的戏码,却并不妨碍那些奇诡与幻想的文字赐予我们一颗糖果的时间,让我们暂且远离身边的泥潭。
正如薯片的热量让人不再饥饿、一份炸鸡驱散冬日阴霾、冰冻可乐是缓解干渴的良药。如果并非以瘾君子的姿态去接近那些关于逆袭的玄幻文本,阅读终归好过夜夜笙歌、酒精横陈。
比如《聊斋》中也有便有一篇关于逆袭的小说《陆判》,足以告诉我们为什么别人可以拥有看似简单的人生逆袭。
■ 02
《陆判》讲述了一位落第书生的魔幻人生。这位书生名叫朱尔旦。性情豪爽,交友广泛,但生而笨拙,一直没考取功名。
朱尔旦和文社里的朋友一起宴饮。朋友打趣说,“朱兄,你一向胆识过人,能不能在深夜把我们陵阳县十王(十位主管地狱的阎王总称)殿里的判官雕像带来给我们看看?”。
朱尔旦果然到十王殿把一位相貌最狰狞的判官雕像背至众友面前。一众损友看到栩栩如生的威严判官,皆是心生畏惧。
朱尔旦将判官放在案上,举酒敬了三杯,又以酒洒地,恭敬祝祷:“弟子轻率无礼,但求大宗师勿怪。寒舍离此不远,愿大宗师趁着兴致来我家喝酒”。
某日深夜。朱尔旦归家,当真看见那位判官来到家中。判官说,“我姓陆,你那日盛情邀请,又见你是旷达之人,故而前来赴约”。
而后,这位陆判常常来朱尔旦家中饮酒,二人友谊日渐深厚。朱尔旦常常请陆判指点文章,陆判说,“你的文章啊,实在太差了!”
又一日,朱尔旦与陆判饮酒后,醉卧在床。忽而感到陆判正给他开膛破腹。
陆判安抚他说,“你科举屡屡不中,是因为心窍都被堵上了,我给你换一颗心。但你的命数不在科举,这颗心也只能保你中举,难以成为进士”。
换心后,朱尔旦果然文思敏捷,中了举人。后来,陆判听朱尔旦说起妻子万般皆好,只是容貌平庸,又为朱妻换了一颗美人首。
陆判与朱尔旦如此交往甚笃又过了三年,陆判说,“你的阳寿已尽,随我去地府吧”!
朱妻在葬礼上大哭,朱尔旦的鬼魂忽而现身,“家中日子不错,儿子年幼,你要用心抚育。陆判在地府为我安排了官职,我过得很好”。
从此以后,朱尔旦常常回家和妻子儿子相见,教导儿子朱玮诗书,朱玮竟一直不知父亲已然过世。
直到朱玮十五岁那年,朱尔旦对妻子说,“我要去执掌西岳华山了,路途遥远,以后再也无法回来。但十年后,儿子会有缘再见我一面”。
后来朱玮高中进士,成了朝廷命官。某日奉命祭祀华山。忽而见到一架华美马车,丝毫不避自己的官员仪仗,疾驰而来。王玮仔细一看,马车上坐着自己的父亲。
朱尔旦解下佩刀赠与儿子,“你的政声很好,我可以瞑目了,这把刀可保富贵”。佩刀上镌刻着,“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待至朱玮有了五个儿子,朱尔旦托梦说,“佩刀传给四子”。多年后,朱玮的第四个儿子果然做了高官。
■ 03
朱尔旦的故事可以总结为,一位落第书生得遇拥有强大能力的判官,从此人生像是开了挂,科举小成(高中举人)、妻子变成女神、去世后官至华山山神、子孙后代也成为高官。
或许有人说,这简直就是成人童话嘛!遇到金手指,然后什么都有了,现实中的人生逆袭哪有这么简单?
没错,现实中的人生逆袭一点都不简单,甚至说特别困难,因为要经历长期准备、修习、掌握核心竞争力以及恰逢机遇。
机遇有点类似金手指,可遇不可求。但就像那句老话,机会永远青睐准备好的人。
《陆判》作为浓缩曲折情节的短篇小说,自然无法将每个细节都写得面面俱到。以至于读者很可能误解朱尔旦的人生逆袭不过只是意淫。
其实,蒲松龄先生早已在文本中赋予朱尔旦种种逆袭人生的先决条件。
在人品方面,朱尔旦旷达、正直、为人豪爽。参考《水浒传》关于武松、宋江等等英豪的描写,豁达、豪爽、正直可谓古代社会个体的处世立足之本。
品德的养成必然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因此朱尔旦在人品方面已经符合古代社会成功者的先决条件。
在为人处世方面,朱尔旦交友广阔,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并且朱尔旦很懂礼节,虽然出于朋友戏耍,将陆判塑像搬出十王殿,但他诚心认错、祝祷、邀请。
于是,在陆判眼中,朱尔旦被众多朋友信任,进一步说明人品没问题,诚意道歉与邀约,说明朱尔旦真诚开朗。
陆判当然乐意跨越人鬼界限和朱尔旦成为朋友。同样,为人处世的能力也绝非一天就可以养成,需要犯错、反思、总结、提升的过程。
朱尔旦在培养后代方面也非常出色,在冥府为官时,丝毫没因为阴阳两隔而放松对儿子的教育。
相比于借口工作繁忙而不陪伴孩子的家长,朱尔旦当真是为人父的典范了。
待到儿子朱玮官场略有成就,依然不忘言传身教,以佩刀教育儿子“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这个句子源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是指理想要远大,而心思要细密;智谋要周全,而行为要方正。朱尔旦也不忘家风传承,让儿子再将佩刀传给孙子。
因此,朱尔旦是一位教养良好、品德高尚、心胸豁达、教子有方的君子。就算朱尔旦文章差了一点,只要有人点拨与勤学苦练,根本不愁进步。
所谓的陆判为朱尔旦换心,便是象征着高手对才学的指导吧!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可以断言朱尔旦的人生开挂根本不是偶然,他的软实力皆是通过长年累月的时光得以养成,从而才能得到陆判的认可与帮助。
《陆判》也写了这样一个情节,朱尔旦将陆判介绍给朋友认识时,那些朋友都吓跑了。他们的素质根本不值得陆判襄助。
逆袭人生的故事总是广受欢迎,记得读过一则高赞贴子,内容大约是“我曾在银行工作,怀孕期间丈夫出轨,与小三卷走全部财产。我生完孩子,重回银行。现在已经是一家上市银行的支行行长”。
如此励志的内容,像是一管玛瑙般的鸡血。其实这位逆袭的母亲原本就有考入银行,从事专业岗位的能力。
她的能力皆是修炼良久才能获得。看似轻描淡写的逆袭,本质是施展她昔日的能力。
就像许多人无尽羡慕那些日进斗金的各大平台课堂讲师,总以为他们站在知识付费的风口,成功是那样轻而易举。
但是他们的写作、讲演与知识储备,哪里是苦读几个夜晚可以换来的呢?
是啊,每一位站在台上的成功者总是光芒万丈,当他们说起自己的过往,亦不过寥寥数语。于是你悲叹自己仅仅因为没有金手指而身陷泥沼。
但你哪里会知晓,成功者们用了多少个日夜绘制自己的地图,磨亮自己的刀刃,装备自己的行囊,才得以去拥抱荆棘丛林中的繁花与星光。
文|南下的夏天 图|源自互联网
PS.
今天这篇更新,提到了修业与积累,我常常想,如果我做一次分享,讲一讲翻译、赏析、写作手法欣赏再加上一些实战演练。
把这种分享坚持下去,对于自己对于参与者也算是一种修业与积累吧。
如果你还想阅读其他的《聊斋》故事与人生治愈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