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第一部分关于绘画已死的回应,今天继续哈。讲讲2000年后互联网时代的绘画理念。
顺应时代的变化,当代艺术现在新兴不衰的热点,多半是New Media Art新媒体艺术加互联网。然而新媒体只是一种概念和工具,可以衍生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对于绘画来说,它就是画家的一支新笔(谁说鼠标手绘板不能看做笔和画布?)
我们来看看艺术家都用这支笔做了什么。
美国艺术家Michael Demers的2009年的作品The Ghost of Vannevar Bush Hacked My Sever. 代码组成的肖像。无论是形式还是名字都是很直观的互联网艺术哈。
这一作品2010年在纽约长岛Climate Gallery的Zeros + Ones: the Digital Era的展览中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Coalfather Industry的作品(下图)。
其实类似的作品和艺术家还有很多,网上创意无限的设计都可以被归为这一艺术形式。然而艺术圈(艺术馆、双年展)一直是比市场慢半拍的,有形市场又比互联网慢半拍,所以大部分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艺术都还没有登堂入室。虽然我现在主要讨论登堂入室(收入艺术馆或者登上主流媒体报道)的信息时代艺术,但是并不代表互联网艺术(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创作手段)今后不会载入史册——反而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是必然的。
那么,“登堂入室”的艺术家们,除了直接运用新媒体工具的艺术作品,还有什么是体现了当代互联网思维呢?
James Siena 的作品Dr. Michelle Carlson (2011-2014)
Recursive Dented Lobes (2006-2014)
虽然看起来很像电脑做的,但是全部是手绘的!所以难怪花了这么多年。从色彩到结构,都体现了网络时代的进程,甚至生物工程的特点。
所以2000年后认真画画的艺术家还是很多的,他们作品的信息量往往非常丰富。比如Julie Mehretu 2003年的作品Expert (Molotov cocktail), 真的与鸡尾酒一般的丰富层次。
还有他2004年的作品Empirical Construction. 真的应该放大了看或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原作,每个细节都值得欣赏。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海量信息。从这一角度来说,Mehretu 很巧妙地体现了这一互联网思维。其实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一样,好艺术一定是能让人驻足欣赏很久并且引起思考的艺术。无需更多的背景介绍与牵强附会的解释,一幅画放在你面前,你看到得越多,它对你的价值就越高。
(图文原创,简书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PS. 昨天发了一篇,其实只算这一系列的开头,刚刚开始写,其实还不是很完善,很感谢这么多人对这个当代艺术的问题感兴趣。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更新频率满不满意哈。文章有什么错误,或者有什么针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或者建议,一定要跟我留言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