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引:
当你做一个决策的时候:
10分钟之后,你会做何感想?
10个月之后,你怎么看待今天的选择?
10年之后呢?你会因为今天的选择后悔还是欣慰?
如果我们总是让未来的自己来做决策,或许,我们人生中就会减少许多愚蠢的时刻。
《第二十六章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吕夷简。
公元1041年的一天,宋仁宗久病初愈,于是召集文武宰臣入宫觐见。
其他的几位辅臣都刻不容缓,行色匆匆地赶进宫中。
唯有吕夷简接到传令时无动于衷,在家里斟饮了几杯茶水,方才起身出行。
一路上不紧不慢,闲庭信步。
当然,最后他迟到了。
宋仁宗质问道:
“朕数月未朝,今天病情刚刚恢复了一些,所以特意见见众爱卿们,你为何姗姗来迟?”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卷六·政事门》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是你是宰相吕夷简,面对宋仁宗如此严厉的质问。
你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解释,才能让宋仁宗转怒为喜呢?
2、
还是北宋时期,准确地说是公元1042年。
契丹国在陕西以北一带大兵压境,虎视眈眈。
当时朝廷里有一名叫王德用的将军,主动要求自己去最危险的河北定州驻守。
他上任以后,安抚民心,整顿军纪。
契丹人见状,迟迟不敢出兵南下。
于是在一天夜里,契丹派了一名间谍偷偷混进城中刺探军情。
许多副将们听到消息后,纷纷建议道:
“赶紧把间谍抓起来杀掉,以绝后患。”
然而,王德用却摇了摇头说:
“随他去吧,我自有不战而胜的良策。”
——《宋史•列传第三十七·王德用》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你是王德用,面对契丹如此强大的军队。
你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战略部署,才能让契丹人不战而退呢?
3、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主有一天在巡视谷仓的时候。
不小心将一只名贵的金表掉进了谷仓里,由于谷仓很大,他翻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第二天早上,他贴了一张悬赏告示:
找到金表者,赏金100美元。
工人们面对重金的诱惑,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几乎将谷仓翻了个底儿朝天。
但是谷仓里不仅是粮食堆积如山,还有数不清的稻草堆积在周围。
要想在其中找一块金表,无异于大海捞针。
寻找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太阳下山依然没有找到,工人们只好一个个无奈地回家了。
这时候,谷仓里只剩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仍不死心。
天色越来越黑,小男孩也越来越焦急。
突然,万籁寂静。
谷仓里响起了“滴嗒,滴嗒,嘀嗒”的声音。
于是小男孩小心翼翼地顺着声音的方向,最终找到了这块金表,赢得了悬赏。
4、
你或许会说:
这个故事也太俗套了吧?其实不然。
其实这个故事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本身的寓意。
是的,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当作一则智者的寓言来看待呢?
那些工人们,代表了我们心中“浮躁的自己”。
那个小男孩,代表了我们心中“安静的自己”。
难道你没有发现吗?
当我们的心处于一种浮躁和忙碌状态时,往往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只有当我们的心沉淀下来处于安静的状态时,往往才会听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滴答声”。
没错,我们循着这个“嘀嗒声”,往往才能做出最正确最合理的决策,然后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5、
宰相吕夷简为什么要在出发之前先小酌几杯呢?
其实他就是在强制性地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好倾听内心里的那个“嘀嗒声”。
那个“滴答声”告诉他:
皇上是久病初愈,如果你这个宰相慌忙跑步进宫。
势必会导致人心惶惶,天下惊动。
为什么?
因为人们一定会根据宰相的反应散布谣言说,肯定是皇帝突然驾崩了。
所以,你千万要稳住,而且越慢越好。
没错,吕夷简就是这么跟宋仁宗解释的。
仁宗当时听了大为叹赏,称赞他是真正识大体的宰辅之臣。
你看到这里或许会问:
万一宋仁宗真的驾崩了呢?吕夷简难道不应该火速赶往吗?
还真不能!为什么?
因为宋仁宗从公元1022年即位以来,一直都没有册立太子。
因此我们可以想见:
如果仁宗当时真的突然驾崩,而吕夷简又表现的心浮气躁。
没有及时稳住局面,那将会对朝廷的形势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和震动。
所以,吕夷简的故事告诉我们:
有时候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再做决定。
6、
大将军王德用就是如此:
两军相持之际,面对契丹间谍赤裸裸的挑衅。
他并没有被愤怒和仇恨冲昏头脑,反而将他安然无恙地放走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内心中的那个“滴答声”告诉他:
如果你杀了间谍,契丹一定还会再派更多的间谍。
你越杀,越代表你心虚。
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
终有一天,契丹人会大举进攻。
所以,间谍万万不可杀。
但是万一间谍将情报带回契丹,岂不是更大的损失吗?
这可不一定!因为关键在于:
间谍带回去的是什么样的情报。
于是,王德用将计就计,给契丹的那一个间谍表演了一场好戏。
7、
第二天,他就搞了一场大阅兵。
号令三军擂鼓呐喊,摇旗摆阵。
将士们演练了一整天,进退有序,配合无虞。
最后,王德用还故意导演了一个准备出征的戏码:
他大声下令道:“将士们!准备好军粮,旗帜所向,就是我们的敌人。”
于是,那一瞬间,军旗齐刷刷地全部指向契丹驻军的位置。
那一个间谍在暗地里看得清清楚楚,于是连夜赶回去向契丹报告说:
“大事不妙!宋军可能要对我们出兵了。”
最后的结果是:
没过多久,契丹就主动派使者前来向宋朝求和。
王德用以自己的智慧,逼退了契丹,巧妙地化解了一场战争。
这一切,都得益于他过人的品格:
沉着冷静。
看来老子所说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确实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8、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人在冷静的时候,往往会做出最好的决策呢?
其实这个问题,科学家早就再探索和研究了。
就在前几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两位教授大卫·福斯特和马修·威尔森的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找了许多小白鼠,做一项钻迷宫的实验,他们想看看什么样的小白鼠会表现得更好。
实验的结果有点意外:
那些连续不断坚持不懈地进入迷宫的“勤奋老鼠”,相对于那些进行一次迷宫后便稍事放松、来点小酒的“懒老鼠”,反而表现得更差。
也就是说:
那些习惯于内省和安静的老鼠,往往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决策。
其实,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9、
另一些科学研究也表明:
静谧的时光能使人的神经系统得到恢复,能让大脑更好地适应和响应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处的复杂环境。
比如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一些研究员,在2013年《环境心理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
研究员曾经对四万三千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绩效的相关性展开调查,得出的结论是:
在开放式办公室的工作的员工,相对于在封闭式办公室工作的员工,绩效表现得更差。
为什么呢?
因为开放式办公室会有更大噪音,会让员工的注意力更加分散;
而封闭式办公室里的噪音则更小,员工的注意力自然就更加集中。
这一项研究结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其实,以前大多数人普遍认为:
开放式办公室更能促进员工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实验结果证明:
开放式办公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作用。
10、
那么显而易见:
无论人在工作当中,还是在面临做决策的时候。
必须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必须具备一个冷静的心境。
否则,人在轻浮急躁时所做的选择,往往会追悔莫及。
比如《黄帝内经》里就有一句话叫:
“静则神藏,燥则消亡。”
所以,老子才会特别强调: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第二句】【第三句】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1、
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叫皮浪(前365~前275),跟中国的庄子生活的年代几乎吻合。
更巧合的是:
他那些古怪的思想跟庄子也颇有些相似之处,他还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怀疑主义的创始人。
没错,怀疑一切,颠覆一切,重估一切。
这可以说是皮浪和庄子两个哲学家身上最闪耀的一个共同点。
其实,他们两人还各自独立创作过一个共同的价值谱系。
2、
我们先来看一则庄子曾经讲过的故事:
说是春秋时期有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国王驯养斗鸡。
十天后,国王问:“鸡养的怎么样了?”
纪渻子说:“还不行,它太过于虚骄和浮躁了。”
又过了十天,国王又问:“鸡养的怎么样了?”
纪渻子说:“还是不行,它听到别的鸡的叫声,看到别的鸡的影子还会有反应。”
又过了十天,国王再次来询问。
纪渻子说:“它两眼逼人,一身傲气,还是差点火候。”
十天后,国王又过来探视。
纪渻子说:“差不多了!它现在呆若木鸡。
已经具备了斗鸡的一切品质,其他的斗鸡见了它肯定不敢应战,掉头就跑。”
——《庄子·外篇·达生》
没错,庄子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像就是专门为了颠覆我们的常识:
呆若木鸡,才是最厉害的斗鸡。
我想无论是谁,当他第一次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都会大吃一惊。
这是为什么呢?
或许,当我们听了古希腊哲学家皮浪的一次海上遭遇后,会有所醒悟。
3、
有一天,皮浪先生登上了一艘出海的商船。
行驶在半途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商船开始左倾右斜,船上的人们个个惊慌失措,四散逃串。
有的人高声叫喊,有的人在低头祈祷,也有的人在某个角落里互相抱作一团。
这时候,船上有一个特殊的乘客却十分淡定。
他仍然在船上津津有味地品尝自己的美食,悠然自得,泰然自若。
他是谁呢?原来他是船上的一头猪!
面对此情此景,皮浪先生不仅长叹一声:
“聪明的人,就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这头猪后来也被叫做是“皮浪的猪”。
4、
没错,其实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状态:
不动心。
在东方,它表现为庄子的木鸡;
在西方,它则表现为皮浪的猪。
在佛法上,它叫“如如不动”。
在儒家的学说里,它叫“诚性存存”。
比如孟子就宣称自己“四十不动心”,所以他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以上总结了这么多,用老子的一句话表述无非就是: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所以,老子所谓“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只是一个比喻。
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是:
无论任何时候,你都要保持冷静,保持以静制动的主动权。
随时确保自己能倾听到内心中的那一个“嘀嗒声”,从而做出最好的选择和最佳的决策。
5、
你可能会说:
这不就是心态的问题吗?
心态好自然会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啊。
你这么说当然正确,可是问题在于: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处变不惊, 临危不乱”呢?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无法告诉我们的,他只负责提供答案,并没有出示推理的过程。
那么今天,我会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
为什么我们在遇到事情时需要的是冷静,而不是激动。
6、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曾经做过一项研究:
发现人在安静状态下之所以会表现得更好,其实跟大脑中海马体内的新细胞再生有关。
海马体,是人类大脑中影响学习和记忆的一个关键性区域。
比如有这么一项核磁功能共振研究:
当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设想两个朋友家的住所之间最佳路线时,
脑电图显示:
他们的海马的激活水平明显高于基线状态。
而且,科学家们在2005年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也证实了:
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积比普通人要大,并且同司机驾龄呈正相关的趋势。
为什么?
因为出租车司机的空间信息记忆,经过长年累月的刺激,不断地在强化。
所以他们大脑里的海马体就会渐渐地变大,以便能更好更快地处理这些空间和地域性信息。
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其实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出租车司机要想选择一条最优路线,脑子里就必须装一个最全面的地图。
7、
我们要知道:
科学家们为了追求严谨,所以他们的思维往往缺少发散性,结论也往往是局限于一隅。
其实这一条结论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即:
一个人要想做出最好的决策,就必须要看得清整个事件的全局。
为什么我们在安静状态下决策水平会大大提高?
因为当我们享受安静的时候,海马体的活跃性会更高。
也就意味着:
海马体会更好地帮我们拼接事件的各个碎片,从而拼出一个完整的“信息地图”。
就好像出租车司机出发之前,要先在脑海里重现城市的整个地图一样。
这就是出租车司机为什么能够轻易地选出一条最佳行车路线的原因。
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的行驶规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旦在脑海里将事件的碎片拼接完成,我们自然就能从全局出发。
能听到内心中的滴答声,从而选出一条最佳的人生决策。
而当我们处在烦躁的状态下时,海马体是没有被激活的。
或者说,最多只是被部分的激活。
我们的全局观越差,做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就越低。
所以我们必须要安静,必须要做到“终日行不离辎重”。
8、
讲到这里,你一定会问:
现在我已经知道安静的状态有利于我做决策,可是我一遇到事情就容易激动,那么我该如何保持冷静呢?
我们不妨先来听一个范仲淹的故事:
公元1014年,宋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轰动。
老百姓们为了一睹龙颜,前呼后拥,可谓是万人空巷。
庆历书院的师生自然也不例外,全都停课废书,跑出去围观。
只有范仲淹自己闭门不出,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
一位同学跑来叫他说:
“快去看看啊!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要错过!”
范仲淹头都没抬,淡淡地说了一句:
“将来再见也不晚。”
第二年,他果然取得了殿试的资格,然后受到了宋真宗的召见。
——(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譜·太宗皇帝:淳化七年甲寅》
为什么范仲淹在“虽有荣观”的情况下,能够不动心?能够做到“燕处超然”?
表面上看是心态或者意志力的问题,其实从本质上说是如何做决策的问题。
9、
有一点显而易见:
范仲淹是从全局出发去思考和行动的,其他同学则是戴着近视镜去学习和生活的。
比如说,同样是去看宋真宗:
其他同学只贪图一时之快,扔掉了手中的课本,享受着当下的热闹。
看似占了便宜,但是从长远来看,减少了自己的学习进度。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愚蠢的选择。
范仲淹则不计较一时之得失,只管做好当下的事,读好眼前的书。
看似受了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进度。
所以,这才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决策。
而最关键的是:
我们的人生之路处处都是十字路口,天天都需要我们去做决策。
只有当我们具备了全局的观念,具备了长远的眼光时。
我们才能少走弯路,选出一条最佳的人生捷径。
10、
曾经看过美国的一个街头调查,关于追星问题的。
实验人员会随机在街上采访一些路人,询问他们曾经追星时做过哪些疯狂的事。
有的人说曾经为了看某个明星的一场演唱会,排了几天几夜的队去买票。
有的人说曾经为了找偶像要个签名,请假的时候不惜跟上司吵架甚至是辞职。
有个妇女说当初为了到偶像的城市陪偶像跨年,不惜欺骗家人说公司加班。
还有个女孩说因为喜欢的一个歌星闹出了丑闻,她为了去新闻发布会现场去支持,放弃了给男友过生日。
当然,这些最新的时候都是几年以前甚至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
最后,实验人员问他们说: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去做那些疯狂的事吗?
大部分人都回答说:
不会了,现在想想并不值得,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太傻了。
我想,范仲淹的那些同学们在几年后恐怕也会发出相同的感慨吧。
没错,如果我们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想一想:
十年后的自己,会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的决定呢?
一句话:
如果我们总是让未来的自己做决策,或许,我们人生中就会减少许多愚蠢的时刻。
10、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曾经跟他的弟弟合写过一本畅销书叫《决断力》。
他们兄弟二人在书中就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决策观念:
“10-10-10法则”。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你面临决策的时候,要像旁观者一样从远处看。
这里不是指空间距离上的远,而是指时间尺度上的远。
当你做一个决策的时候:
10分钟之后,你会做何感想?
10个月之后,你怎么看待今天的选择?
10年之后呢?你会因为今天的选择后悔还是欣慰?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为什么我们上台演讲的时候会紧张,会害怕?
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全局观,只看到眼前这片刻的时间。
如果我们把上台演讲放到整个人生的尺度去俯瞰的话,就会发现上台演讲是很小的一件事。
即使你在台上真的出了丑,10个月之后,10年之后,除了你自己还有几个人会记得呢?
没错,如果我们常常以十年后的自己穿越回来去审视当下的自己时,就会发现: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天大难题,或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
这就是一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只有冷静,才能更好地激活你大脑中的海马体,使你超常发挥。
11、
历史上的常胜将军岳飞之所以总是能以少胜多,就跟他的全局决策水平有关。
据历史记载:
“(岳飞)尝以八百人破群盗王善等五十万众于南薰门;
以八千人破曹成十万众于桂岭;
其战兀术于颍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
——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杂论·子部》
或许,面对岳飞的忠武情怀和悲剧情节。
后人在记载时,免不了会增添一些夸张和虚构的佐料。
但是,岳飞惯常以少胜多必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心法”。
元朝人编写的《宋史·岳飞传》就记载了一个岳飞打仗的秘诀,只有五个字:
“猝遇敌,不动。”
意思是:
突然遭遇敌人的时候,绝不自乱阵脚。
而是一律岿然不动,见机行事。
所以金朝的军队最后都忍不住赞叹说: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2、
岳飞的“心法”虽然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到:
他在遭遇敌人的时候,想到的绝不会只是当下的困境。
肯定是将自己置身于事外,让未来几年后的自己去看待现在的遭遇。
所以,他才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这种安静的心态,激活了他大脑中的海马体,放出了他内心中的“滴答声”。
最后,他自然能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选出一条最优的策略,从而战胜敌人。
岳飞的为将之道,可以说是完美的诠释了老子所说的话。
即: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第二十六章上半部分【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