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世纪六零年代的故事。
六零年代,因为家乡贫困,老抠和他的大哥前后脚离开老家,来到一个农场安家落户。因为怕岁数大农场不给落户,老抠给自己小报了八岁。
老抠被分配到了农工班,其实就是干农活。
在连队晒场干活时,老抠每次都会穿件很大的衣服,蹬一双很大的鞋,每次都走得最晚。
后来细心的人发现,原来他的大衣服里有个大兜,每次里面装的不是粮食,就是一些绳头、磨刀石等家用东西。
尤其是他的那双大鞋,每次回到家里都能倒出好多的粮食。
一次,他正往家偷偷带粮食时,被晒场保管员抓了个正着。为此,连队专门组织职工群众,在他家开过一个偷盗批判现场会,老抠家的仓房里,摆着两麻袋粮食,二十多块磨石,十几条麻袋,还有两大团麻绳、几把镰刀和其他农用工具。
虽然多次被连队批评教育,可老抠还是改不了他小偷小摸的习惯,他家里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就又多了起来。
可是,如果有人来借东西时,他总是赶紧挡在门前,瞪着小眼睛说:“我家什么也没有…..”
老抠对连里的人如此,对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
有一年,他的老母亲从老家来看他,娘俩好几年没见了,应该做点好吃的。结果他是上顿疙瘩汤,下顿疙瘩汤,住了十多天没见到一点肉腥。
一天,他母亲说想吃炒鸡蛋了,他却说:“这鸡蛋还留着抱小鸡呢,吃了太白瞎了。”气得老太太抱着小包裹,连夜搬到老大家住去了。
后来农场改革,私人承包农场,因为老抠不交人,办事也不敞亮,大家成立的生产合作组,没人愿要他。
眼看要下岗,老抠狠了狠心,拎了两瓶酒和一只大母鸡,晚上悄悄来到了队长家,软磨硬泡承包下连队的养猪场,带着媳妇和儿子一起养猪。
可是他抠门儿的毛病总也改不了,克扣猪的饲料,不舍得喂粮食,这猪场的猪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直打晃,队长发现后对他是一顿狠训,并告诉他如果再不好好养,就收回猪场的承包权。
这回老抠是真害怕了,养猪也上了心。猪场的效益连年增长,没两年他就成了农场有名的万元户。
在农场的电视台新闻上,还专门播出过老抠勤劳致富的专题片。
一时间,老抠远近闻名,走起路来腰板也挺得直直的,头抬得高高的,可是他平时依然很抠门儿,一身破衣服,不舍得买包卷,天天卷大炮,抽到哪都是一副穷酸相。
好景不长,有年,附近农村出现了疫情,连队职工家养的猪接二连三出现了死亡现象,连队的兽医让老抠赶紧打预防针,采取防疫措施。可老抠有上百头猪,光打预防针就是一大笔开销,老抠又犯起抠门的老毛病,只是在猪场里撒了点白灰进行消毒。
一个星期后,猪场里的猪开始大批犯病,死亡。由于防疫措施没到位,每天都往外推死猪,短短半个月,老抠就损失了50多头猪,气得老婆直骂:“你就抠吧,这回猪死光了,你高兴了吧…..”
从此,猪场一蹶不振,老抠也耷拉了脑袋。
儿子在母亲的支持下乘机夺权,夺取了养猪场的财政大权和经营大权,老抠,也由猪场场长,变成了纯粹的打工仔。
但是,打工仔并不闹心,当了打工仔的老抠,天天小酒喝着,小烟抽着,卤肉吃着,日子快活着呢。
老抠前年才死,活了70多岁,算长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