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虽迟未晚

作者: 冰桥烟雨 | 来源:发表于2023-12-23 20:4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65期“迟”专题活动。

    今天在苏陈来回的路上听了《张幼仪传》这本书,一听就被深深吸引了。

    张幼仪、徐志摩、陆小曼几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早有耳闻,但若非要选队站的话我想我会毫不犹豫选原配张幼仪。之所以这样选择并不是因为谁对谁错,若论对错,只能说建制度下包办婚姻害人不浅,张幼仪和徐志摩都是受害者。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下,她是一个有传统思想的人,从顺从、接受、融入、低到尘埃里、再到希望、到争取、努力、学习、改变、蜕变、觉醒、放手(离婚)、活出自己、受到尊重、成为与徐志摩无话不谈的朋友。

    其实,她从小就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人,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争取。开始她为了自己的婚姻存续而努力,后来为了家庭孩子而努力,晚年为了圆满而努力。

    她永远在改变自己,有一颗不抱怨心(争取做不缠足的女子、争取上学堂、到伦敦后受到徐志摩的漠视便要求请家教学习英文、到德国后还继续学习、跟着公公学经商打理家事,而且稳赚不赔很有经商头脑、与徐离婚后还是照顾徐家公婆甚至徐的太太陆小曼等)。

    她始终不以怨报德,胸怀博大,她永远坚韧不拔,坚持学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勇敢追求幸福,尽管53岁了,还是获得一份迟到的爱,所以张幼仪最终还是圆满的。这不禁想起《何以笙箫默》里女主说的怕你看不到我,唯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站到高的地方,才能让你看到我!张幼仪做到了,最后,她与徐离婚后,徐经历了许多红颜知己甚至以为找到了真爱,但是最后却不得善终,陆小曼跟他挥霍无度追求物质生活,弄得徐疲以奔命,其实,彼此离开保有距离感之后,看到张幼仪的点点滴滴,想到彼此一路走来,他是不是后悔了?最好最适合的其实一直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被猪油蒙了心,觉得盲目的自大,追求所谓的自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却忽视了身边最珍贵最爱自己的张幼仪。这一切没法妄加揣测,毕竟只有徐志摩自己知道。或许并不是张幼仪不好,而是她出场的时间不对,她明白徐志摩虽伤害了她但也让她成长。都说张幼仪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子,她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但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委实不易。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是她成功的底色。

    听完张幼仪波澜起伏的一生,从传统隐忍到现代勇敢,从卑微到绽放,从被忽视到被需求,张幼仪默默坚韧终于浴火重生,化茧成蝶,圆满一生!

    她的感悟就是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不要一直在错误中纠缠,这一切值得我们所有女性学习,愿我们都能勇敢地做自己。

    她被丈夫徐志摩抛弃后,她没有自暴自弃。不仅将儿子抚养长大,还替徐志摩抚养父母,最后她也以徐父养女的身份成为了整个徐氏家族的掌门人。后来,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儿子徐积锴不仅读完了大学,也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家庭。此时的张幼仪已经完成了自己作为母亲的任务,她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香港,张幼仪遇到了一个叫苏纪之的医生,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并且决定结婚组建新的家庭,此时的张幼仪已经49岁了。张幼仪知道,自己的婚姻想要幸福,必须征得儿子的同意。于是她写了一封信征询儿子意见:尔在美国,我在香港,相隔万里,晨昏谁奉?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徐积锴的回信情真意切:"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大概意思是,母亲独居守节30多年,将我抚养长大,已经尽到了做母亲的职责。这个时候母亲需要一个伴侣,如果母亲跟此人结婚的话,我会把他看成自己的父亲。这也表明徐积锴同意了婚事,并且会把苏纪之看作自己的父亲。

    张幼仪用她的一生在告诉我们:婚姻和爱情并不是女人全部的依靠,只有那个独立的强大的自己才是最靠谱的底气。打拼来的幸福虽迟未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虽迟未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ec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