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年树人我有酒,你有故事吗杂文院
随笔:灵魂的忠实记录者——写在陈忠实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

随笔:灵魂的忠实记录者——写在陈忠实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

作者: 耕夫呓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5-23 06:58 被阅读202次
随笔:灵魂的忠实记录者——写在陈忠实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

有些书,在我的书架上寻不到,但我却一直把它珍藏在心里。有些人,昙花一现的荣誉过后,会迅速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心甘情愿地做一个隐者,而只让他的作品说话。

直到有一天,噩耗传来之时,大家才恍然记起,原来在中国当代的作家群里,还有这么一位重量级的作家,曾经创作出一部重量级的作品。

《白鹿原》就是这样的一部书。它的作者陈忠实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

在三位成就斐然的西北作家里,我的心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路遥,一个是陈忠实。

他们都是用泪和血忠实地记录自己的灵魂的作家。八百里秦川孕育的灵魂,黄土地上勤劳的耕夫。他们的作品,或如秦腔一样雄壮浑厚,荡气回肠,或如信天游一样的哀怨悠长,响遏行云。

贾平凹不在我的心里。尽管我读过他的两部长篇----《废都》和《秦腔》。

不客气地说,废话连篇的《废都》,最终会变成废纸。它如同那个年代满街充斥的色情杂志和淫秽录像,解决某些人性欲饥渴的材料而已。

《秦腔》较之《废都》,厚实了一些,但仍浮于层面,再揉进作者在《废都》里惯用的魔幻主义的手法,使得作品金光灿烂,但缺少深沉和大气,你惊叹它的反映现实的深刻,但却没有心灵的震撼。

再后来,我读了贾平凹先生的《古炉》,才深深地体会到,没有这三位作家,中国文坛上何以能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以他那样的年龄和精力,《古炉》可能是贾平凹先生的最后一部长篇作品了。他说,他不习惯于在键盘上敲字,写空了100多支水笔。

关键的是,贾平凹先生在这部作品里,借文革这个题材,开始了对人性和灵魂的深层次的反思、拷问和鞭挞。

但我总觉得,它始终无法超越《白鹿原》。

我这里,绝无厚此薄彼的意思,因为要抬高某个人和他的作品而故意贬低另一个人及其作品。我只是凭着自己的真心说着真话,而不管这想法和说法的对错于否。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一部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作品,是用这么一句近乎于低俗的话开头的。

它如同一条闪着神秘而诡异的光亮的深不可测的裂隙。二十年前,我就是顺着这条裂隙,挤进一个阔大而奇妙的洞穴里。

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斑驳沧桑,光怪陆离,磅礴厚重的历史画卷。

我在这画卷里忘却和迷失了自己。我的身心已经和作品中的人物那起伏跌宕的命运紧紧地融为一体。眼为之流泪,心为之流血。

穿过洞穴,我的眼前豁然开朗。那是广袤无垠的起伏着无边的麦浪的黄土地。我被这土地上的淳朴的风物人情征服了,我被这土地上野性的自由震撼了!

不可否认,《白鹿原》里有情色的描写成份。然而,在陈忠实的笔下,情欲已经不是肉体的快感,而是灵魂的哀鸣。

在当代文学史上,《白鹿原》注定要成为陈忠实在黄土高原上用心血和汗水挖掘出的一块金子。

杰出的作品,无一不是作者真实的心灵笔录。

陈忠实先生,是灵魂的忠实记录者。

八百里秦川是一个大舞台。黄土地,孕育了朴实,豪放与粗犷。那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山药蛋”是一个久违的词了。自从赵树理把它捧到读者的面前,它就成了填饱头脑的必不可少的土特产。它在自己的土地上,种自己的庄稼,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人,说自己的事。

山药蛋,你把它炸成酥嫩的条子,,再沾上甜腻的蕃茄酱,它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拉拉杂杂,闲言碎语。以此悼念陈忠实老先生。

陈老一路走好!

耕读堂主人

作于2017年4月3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赛腾烟:学会活着的时候对人亲切或关怀,等死了再写华章,纪念赞扬心里总觉缺少什么。
    耕夫呓语: @赛腾烟 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着。🙂
  • 江左融:感觉是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圣人是因需要制造出来的。白嘉轩与鹿子霖两人随着时空、环境、社会形态的变化各有善恶的转换,人性使然。倒是田小娥这个人物,带着女人们自身的蔑视嫉恨和男人们都冒着欲火的渴求,是怎样一种生生美丽!她卑微、低下、在欲望里翻滚、在报复里快意的活法,才是对女性最真实的记写!......浅见陋识,一笑而过。:sweat_smile::sweat_smile:
    耕夫呓语: @江左融 说得好!
  • 燕山松:拜读。西北作家群,应三足鼎力。路遥,贾平凹,陈忠实三位。一部《废都》禁不住,己经说明是部好书。
    燕山松: @耕夫呓语 应该读过《金瓶梅》吧,文学大家都读过,像茅盾等人,且写书评,能说这不是一部好书吗。文学手法,一点不次于《红楼梦》
    耕夫呓语: @燕山松 是的。对于《废都》的评论,我也可能失之偏颇。阅读好长时间了,记不清楚了。整体感觉很颓废,社会丑恶现象的大杂烩,偏重于色情描写,且机械模仿明清白话小说的形式,此处删去多少字。感觉在搞噱头,无艺术可言。哗众取宠,适应那个时代低俗文化,这也可能是被禁止的原因,越禁则读者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越强,所以流行了。
  • 耕夫呓语:人性是因为受到极端的压制才逐渐变得扭曲,虚伪和丑恶的。卢梭推崇的自然教育法则,提倡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大美的教育。
  • 老呐:白嘉轩说:“白鹿村的戏楼这下变成烙锅盔的鏊子了!”朱先生也曾耍笑说:“福贤,你的白鹿原成了鏊子了”。

    老呐读罢,良久无语,哈哈。

    《白鹿原》真正称得上名著。
    耕夫呓语: @老呐 是的。我曾经在一篇说魏晋历史的文章里说,两千多年的中原大地, 一直是烙铁和砧板,百姓是烙铁上的饼和砧板上的鱼肉。这烙铁,就是指的鏊子。鏊子,是北方平原上,用来烙饼的炊具,像一口倒扣的铁锅,但弧度要比锅底小,三条腿支撑。我小时候,家里经常用来烙馍馍。
    老呐:善与恶本身就是人自己定义的,同时也要受到时空的限制。所以,古时之善,未必是现在之善;同样,古时之恶,也未必是现在之恶。我倒觉得,《白鹿原》的深刻,就在于“鏊子”二字。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鏊子”之中,实在是苦不堪言。
    耕夫呓语: @老呐 我觉得,在《白鹿原》里,陈忠实试图表现的,还是人性。白嘉轩和鹿子霖代表了两种人性,即善和恶。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善的人性总不会被历史所曲解和冤枉,恶的人性也不会历史所青睐。
  • 雨晴天空:写的很好。我也喜欢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
    耕夫呓语: @雨晴的天空 端午节要来了,这是屈子说的。
    雨晴天空:@耕夫呓语 爱文字的人出口成章。
    耕夫呓语: @雨晴的天空 谢谢!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 淘猴侯孙行:路遥我也喜欢,且读过他几部作品。给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耕夫呓语: @淘猴侯孙行 歇歇可以吗?🙂😞
  • 泰山寒梅:这是一篇纪念陈忠实先生的文章。本文精准地剖析了陈忠实的作品,充分地肯定了陈忠实崇高的文学地位。
    耕夫呓语: @泰山寒梅 是你的老乡吧?
  • 握着指南针的鱼:我也喜欢的两位作家。那时朋友推荐《白鹿原》电子书,看了一部分眼睛吃不消就耽搁下来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三部一口气看完哭了好几次,特别感动!
    耕夫呓语: @握着指南针的鱼 是的。👌
    握着指南针的鱼: @耕夫呓语 是啊!所以才有那么震撼人心的力量!
    耕夫呓语: @握着指南针的鱼 精神和物质双匮乏的年代,文化饥渴的年代,才能产生这样的作家和作品。是时代永恒的音符。
  • 早的布布与茶茶或早布布:贾被称谓为鬼才哈!😍😍😍
    耕夫呓语: @早的布布与茶茶 你是说,《废都》有自传的因素了?
    早的布布与茶茶或早布布: @耕夫呓语 这人好色,他写废都的这些时候把结发妻给弄丢了。
    耕夫呓语: @早的布布与茶茶 也许是他的《废都》把我的印象弄坏了。评价一个作家,要全面了解他的作品。在这篇文章里,只是顺便说说。

本文标题:随笔:灵魂的忠实记录者——写在陈忠实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kw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