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跟陈蕃一样,李膺也因受胡广提携而步入仕途,先后任刺史、太守、校尉等职。他精通军事,曾率部出击匈奴,屡屡获胜。
李膺为人严肃苛刻,似不通人情,天下士人皆敬畏之。
不过,李膺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华,不论年龄大小、地位如何,都可成为朋友。
比如,李膺跟比自己小十八岁的太学生领袖郭泰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品评人物、议论朝政,把从东汉中期开始流行的品人之风又往前推了一步。同时,引领了名士间的社交形成网络化这种新风气。
李膺在职时,因乐于提携德才兼备的后生,年轻士人到洛阳都以能被其接见为荣,这在当时被称为“登龙门”。被接见者也会因为李膺的品评而身价百倍。
号称“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曾经去拜访李膺,便为李膺赶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李膺被人敬慕竟到了这种地步。
汉桓帝末年,李膺任司隶校尉,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当时,权宦张让的弟弟张朔为野王县令,贪暴无度,枉杀孕妇。李膺正欲对其调查,张朔闻风逃至京城,藏在哥哥家的空心柱中。李膺得报后,马上带人破柱捕之,得口供,立斩之。
此后,宫中大小宦官即使休闲日也不敢出宫,桓帝问缘由,答:“畏李校尉。”
或许是李膺的影响力太大了,搞得一些专权的宦官心里不踏实。
于是,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当时,有宦官犯罪被清流大臣惩治,桓帝在谗言下反治大臣之罪,李膺等人遭到陷害被下狱。后经大赦天下,李膺等人被放出,但其亲族、门生,都不得为官。
不久,汉桓帝死,汉灵帝即位,李膺等人又被朝廷起用。
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再次爆发。当时,宦官为彻底压倒和消除清流朝臣的影响力,诬其为“钩党”,罪名是“相举群辈,欲为不轨”,朝廷开始逮捕与之有牵连的党人。同乡人对李膺说:“可以走了。”李膺回答说:“侍奉君主不躲避灾难,有罪不逃脱刑罚。这是我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和生都由命中注定,能跑到什么地方去呢?”便主动到朝廷诏令指定的监狱中去,被拷打而死。他的妻子儿女被流放边境,他的门生、故吏和他们的父兄,都被禁锢,不准做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