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院(七)

作者: 许登祎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9:42 被阅读59次

枣红马走了,带着快乐和辛福走了,它把希望的种子埋进了言午村饲养院一窝窝沃土里。这些种子将在这里发芽,开花,破土而出,在这片大地上欢快地蹦蹦蹦跳跳,它们将象祖先和父辈一样,犁地,拉车,碾场,磨面,驮货物——然后,生儿育女,生老病死,周而复始。

热闹了几天的言午村恢复了正常,热闹了的饲养院恢复了平静,人们按照高音喇叭的喊叫出按部就班地出工收工,牲口们安安静静地吃草,吃草拉粪,喝水屙尿,日升出院,日落归圈。

立了春,天气日渐暖和起来,地皮已经悄悄返潮,积雪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在阴凉处留些濡湿的痕迹,蛰伏一冬的虫虫蚁蚁开始伸手踢腿了,静默的花花草草也开始揭开枯黄的盖头悄悄探头睁眼了,就是河里明晶晶的冰块也哗哗哗碎成冰凌,悄悄的钻到水下溜走了。

男人们进了饲养院,牵了牛,马,骡子或驴,套了夹套,背了犁,磨删,女人们扛着榔头,锄头还有背篓零零散散朝村外的地里走去。

村长李翻身的大嗓门被他房背后白杨树上最高处架着的大喇叭夸张地放大后随风到处乱窜“出工了,出工了,今天的任务是到四平犁地翻地。”

人们都往四平聚拢,同时言午国番也向四平走去。他这次是极不情愿,极其消极,虽说他现在被李翻身安排放队里的确切的说是自家的羊及自家的羊被收到公家集体后产下的一些说不清是自家的还是公家的羊崽,自己当然是羊护杖,羊护杖出门总是握着一把放羊铲,这把放羊铲是爷爷做的,这是一根柏木棍子,棍子下头套了一个四指或者五指宽的窄铲。棍子全身尤其是上半段经过了手掌常年摩挲已经发黑发亮遛滑无比。

四平,他很小的时候跟着祖爷爷开垦过。当年,由于家口日益庞大,现有耕地养活偌大人数,自己爷爷带着家族青壮前往四平开荒,尽管那地流传唐朝佛教兴盛时兴建了一个辉煌大寺,名叫“东山寺”,但无根无据,只是代代相传。但在犁铧深翻时,却有青砖红瓦,坛钵碎片次第掘出,数量至多,范围之广,与代代相传的口语基本一致。爷爷大惊,佛祖所住之地,非大贵大圣之人,凡人不可轻举妄动,否则灾祸随至。爷爷命大家掘一大坑,捡所有翻出寺中之物,悉数埋进。但在掘坑至三米以下,似有一坚硬之物挡住了镐头,待从侧面围而抬出,拂去泥土,是一石碑。再细擦表面,用手指扣开上面凹槽,细看时,铭文依稀可见,虽有些文字不甚认识,但脉络痕迹尚能勾画而出,爷爷急用草纸羊毫一一记之,回去日夜揣摩,终于顺畅读出。

铭文《东山寺》

荒荒千年,悠悠万载。

三皇五帝,劈地开天。

黄河之畔,先祖稼穑。

天降灵石,兴栖二山。

龙脉东延,度步千余。

北转十里,及至东山。

山势雄浑,河川起伏。

狼行山巅,兔绕半腰。

鹰隼击空,鸟雀伏地。

猪獾潜走,长蛇腹行。

藤蔓铺地,野刺横戟。

黄土腾空,衰雁坠地。

何年何月,溯至千年。

许敬李杨,先祖来此。

栉风沐雨,披荆斩棘。

焚草掘地,博狼斗狐。

刀耕火种,茹毛饮血。

披星戴月,筑土为舍。

洪荒之地,渐成家园。

自此后辈,朝作暮息。

背靠东山,怀拥田原。

左望金县,右眺宛川。

对面白虎,延及金城。

前河后沟,依季奔流。

麦豆遍地,瓜果飘香。

上窑下窑,丰盛富饶。

黄花垂髫,日耕夜读。

诗书常翻,孔儒日学。

苍天灭兽,炎阳绝禾。

隔年大旱,饿殍遍地。

祖先智慧,掘井捧饮。

甘甜清冽,捧迎四邻。

天下男子,皆为兄弟。

地上女子,均为姊妹。

风清德高,佛祖显灵。

世尊慈悲,先祖善念。

一果一粥,一纸一香。

一砖一瓦,一钟一炉。

老者扶苗,幼者浇水。

妇者纳衣,男者铸鼎。

未出几代,延至百晌。

善念如灯,照亮幽谷。

佛心似星,闪满苍穹。

东山之寺,辉而煌之。

晨钟暮鼓,余香袅袅。

十里闻声,百里闻名。

信众善女,如云而至。

求愿许信,善念至诚。

佛祖永恒,慈念不断。

东山之寺,永泽后人。

根据此诗文字,此寺应该建于西汉之后,隋朝之前,因为诗中有“金县”二字,而金县名称的出现,史料这样记载:

金城郡,古建制名。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初辖6县。属凉州。建制多有变迁。隋开皇三年(583)废。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县(今甘肃永靖县盐锅峡镇),领允吾、金城、(今兰州市西固区)、榆中(今县境甘草店)、令居(今永登县西北)、允街 (今兰州市红古区花庄)、枝阳(今兰州市红古区岔路村)、袍罕(今临夏县双城镇)。浩门(今永登县连城)、白石(今夏河县境小麻当)9县。属凉州。

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并入陇西郡,明帝复金城郡,仍治允吾县,领7县,领允吾、金城、允街、枝阳、浩门、令居(今永登县西北)、榆中县。

三国魏金城郡移治榆中县,领榆中、金城、允街、枝阳,浩门、令居6县。

西晋金城郡,仍治榆中县,领榆中、金城(今兰州市西北)、白土(今永靖县和青海民和县之间),浩门(今永登县西南)、允街(今永登县南)5县。

十六国前秦金城郡属河州,领3县。后凉金城郡属凉州,领6县。后秦属雍州,领4县。南凉属凉州,领6县。北凉因之。

北魏金城郡属河州,仍治榆中县,领榆中、大夏2县。西魏因之。北周仅仅领金子城1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金城郡,治金城县(即子城县、改称五泉县,今兰州市城关区),领金城、狄道(今临洮县)2县。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武德二年(619),改金城郡为兰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至此,金城郡不复存在了。

由此看来,东山寺实在是历史悠久,有悠久的历史。

现在要开荒,现在要破四旧,这块地就是最好的战场,谁说是佛祖呆过的地方不能动?动了要大祸临头?看我的,村长李翻身说,到虎娃山头的黑虎灵官洞里几撅头就把灵官解决了,什么头啊,脚啊,手啊,胳膊啊变成了一块块土旮旯,你灵官的威风,灵官的法器,灵官的神神鬼鬼都到哪儿去了?我就对你不满了,以前我跪你敬你,给你烧香磕头,是想让你保佑我抬举我发达,你抬举了吗,保佑了吗,明里暗里相助了吗?去你妈的,不是东方升起的这颗大救星,我还是言午国番家的老长工。

四平,开犁——

相关文章

  • 饲养院(七)

    枣红马走了,带着快乐和辛福走了,它把希望的种子埋进了言午村饲养院一窝窝沃土里。这些种子将在这里发芽,开花,破土而出...

  • 饲养院(五)

    果然,老丁,也叫小丁,这个丁晓强说“这不配套。” 这不配套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好马配好鞍,好金镀菩萨,自己万万配...

  • 饲养院(四)

    天没亮,老丁便起了床,出了院,朝后山走去。 他知道,后山的荆棘丛里,背阴的地方估计有当归生长,在寻找了几处溜阴凉处...

  • 饲养院(八)

    言午国番按照村长李翻身的安排,操着他的老本行,放羊,但是羊在圈里的时候,必须随大家一起出工,不得闲。羊在冬天的时候...

  • 饲养院(六)

    如一道闪电冲过来,发出了巨大的响声。紧接着红白分开。小白马摇摆了一下身子,站稳了。枣红马从小白马背上翻下去,往侧面...

  • 饲养院(二)

    正午时分,等许大蹶子领着老丁走进翠花她娘院子的时候,翠花娘的铲勺响了最后一声,翠花娘端着最后一碟菜——土豆丝进了上...

  • 饲养院(三)

    枣红马对旧日的青驴老情人轻车熟路,单刀直入,用充沛的精力把饱满的精子注入到青驴子宫。 他的表现得到了许大蹶子和嘴里...

  • 饲养院(九)

    再说朱老二自从老娘死后,整日里游手好闲,东打一啷头西打一锤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最后村里建起了打雨礅,保长便安排朱...

  • 饲养院(十)

    此时二狗子也站在打雨礅上在看云识天气,他在看,也许是在欣赏,泯一口二锅头,抬头欣赏一下火红的五彩缤纷的万丈霞光。泯...

  • 饲养院的生灵们(一)

    在这个饲养大院里,人们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如登台的戏子,来了,唱上一折,走了,有的又转回来,有的不再回来;院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饲养院(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dr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