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佛心得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国学
【南怀瑾老师】寂静到了极点才可以得到轻安

【南怀瑾老师】寂静到了极点才可以得到轻安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19:31 被阅读31次

    寂静到了极点才可以得到轻安

    “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如果观想明点或观想佛像,定静到了极点,慢慢的,有一天,头顶发生清凉穿透全身,得止,得定了,就是轻安境界。这种清凉舒服,使人对富贵功名都不再有任何贪恋,这还是轻安的粗相,头顶清凉直透全身。当然大家现在没有得轻安,只有粗重,清凉轻安是形容舒服,如果你觉得身体内部有一股凉气,那是伤风感冒,这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智慧了。

    再说头顶先发起的清凉轻安,容易退,比如上午这一堂坐得很好,头顶清凉得轻安,中午看到素菜好,多吃两口,轻安退了,头胀,发闷,消化不良,下午这一堂就坐不好,轻安又变粗重了。所以饮食、衣着都很重要,刚刚发轻安,会发暖,自以为不怕,就脱一件衣服,或坐风口吹吹风,下午不但粗重还流鼻涕,伤风了,又完了。这一转不晓得一个月或两个月,多久才能回来。所以修行用功同世间发财建房子一样,建起来难,什么都要调整好,这就叫做修行。

    寂静到了极点才可以得到轻安,头顶发轻是轻安的前相,真正的轻安到了,也就到了密宗道家所说的奇经八脉、三脉七轮等,一下子都通了。这时整个的身体,自己觉得像树叶子在空中飘一样,都是轻松的,没有任何地方不轻盈、不舒服。一个人得到轻安,并不是修成功哦!也不是脉解心开的境界。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第一类的人,属于大菩萨的种性,“悟净圆觉”,他悟到了心就是净土,此心本来清净,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的心从来就没有龌龊过。就是有龌龊,坏事想过,但是,它沾不住的。心同虚空一样,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但是,下过雨以后,还是干净的。不管天晴也好,阴雨也好,虚空仍是虚空,毫无障碍。学佛要先悟到此心本来清净,本来圆满。这个很难哟!虽然很难,但是,也很容易。如何容易?只要你悟到“平常心就是道”,就可以了。此心本来清净,好好的,何必另外再求个清净?但是,有些人喜欢。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很多人认为内心清净才叫修行,把自己的念头静在那里,用什么方法静呢?“由澄诸念”,什么是澄呢?把一杯浑水静止摆在那里,摆久了,水中的杂质慢慢沉淀下去,水就澄清了。所以,很多人一打坐静下来,妄念反而特别多,怎么办呢?不理它,如同那杯水慢慢就澄清了。

    念头澄清了以后怎么样呢?“觉识烦动”,又起个妄念,很讨厌。你不要讨厌它,释迦牟尼佛已讲过“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不要讨厌人家,它来也蛮好嘛!认清妄想是第六意识在动,不要讨厌它,慢慢你就晓得每一个妄想与你都不相干,如此用功下去,需要时间,时间就叫工夫。所谓工夫,就是方法加上时间,加上练习,加上实验,然后得到成果。

    “静慧发生”,不断地静下去,于是另外开发一个境界,“身心客尘,从此永灭。”我们的妄想都是客,来了会走,留不住,你的主人则没有动过。例如各位坐在这里,我讲的话,各位都听进去了,这个话是客,属于外来的。什么是主人呢?你听到了,觉得有道理,我懂了,这个是主人,他没有动过。我们心理上的动态是心理的客尘。什么是生理的客尘呢?打坐腿发麻、发胀,气脉通啰!这里动了!那里跳了!这些是属于身体上的客尘,知道就好,不理它。你不理它,一切不管,慢慢就过了!可是,一般人都被生理上的客尘拉着走,哦!气脉通了,不得了了!于是,便玩弄气脉、工夫去了,心也就无法真正静下来,这样修行怎么会有成果呢?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身心客尘澄清了以后怎么样呢?“便能内发寂静轻安”,注意!这个“内”不是指身体内部,此内是不分内外之内,不以身体为标准,所以,中国的禅宗称身体叫“色壳子”,或叫“臭皮囊”。你慢慢静下去,身心澄清了以后,由寂静而发生轻安,身体轻灵,心理清明安详,生理上的酸、胀、麻、痛都没有了,内心宁静平安。其实念佛也可以达到轻安,但是,我看到你们打念佛七,走着念,坐着念,一天忙死了。走着念、坐着念,没错,但是,要慢慢地念,不能急着像赶集一样。只要方法对的话,也可发生轻安,头顶清凉。

    轻安只是第一步,还有其他很多境界。佛说:“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因为寂静到极点,十方世界诸佛的心在你心中显现。为什么诸佛之心会在你心中显现呢?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这个方法称为奢摩他,奢摩他翻译成中文是“止”的意思,这是真正的大止观,不是小止观,小止观中六妙门中的最后一步“净”,是这里的第一步。

    关于这一段“寂静”与“轻安”的止——奢摩他,再作补充说明。求止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守窍、炼气、念佛、观想等,都是把心念专一止于一点上,这些修法也属于奢摩他,但是,这是属于小乘的奢摩他。这些修法有四个原则,第一步是求得“专一”,止于一点。第二步骤是“离戏”,离开了“空”的境界,离开了“有”的境界,离开了“非空非有”的境界,离开了“即空即有”的境界,这叫“离戏”,离开了戏论,戏论就是说笑话。达到了“空”的境界,不要以为了不起,不要以为“空”就是道,“空”是戏论、笑话,“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些境界,都一样是笑话。离开了这些笑话,算不算“寂静”?还没有。接下来,第三步是“一味”,在静中,在动中,始终如一,始终不变,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不受内心情绪的干扰。第四步是“无修无证”,不须用心做工夫,也不认为证得什么道。到此阶段,才是“寂静”,无事而不定,无时而不定,无处而不定,这才是大乘的止。

     

    再说“轻安”的情形,初步的轻安,由头顶发生清凉,然后下降遍及全身。清凉以后,便是得暖。得暖不是发烫、发热,得暖是有温暖的感受,但不是发烧。得暖是全身的肌肉、骨节、经脉都柔软了,所以,打坐入定的人,不可以拉他,不可以碰他。得“暖”以后,再进一步是得“顶”,自己的精神可以与天地相往来,与宇宙合一。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是气脉通不通的问题,气脉只是初步而已。再下来是“忍”,把一切忍住截止,所有烦恼妄想,以及忧、悲、苦、乐都切断了,但不叫作“空”,如果还有一个“空”的境界,那是戏论。经典上说大乘菩萨可以得“无生法忍”,没有生起动的作用。再进一步是“世第一法”,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等。“暖”“顶”“忍”“世第一法”叫作四加行,修任何一个法门,乃至外道法门,在工夫境界的阶段上,都有四加行的作用。四加行都成就了,才是大乘真正的“轻安”。

    《圆觉经略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寂静到了极点才可以得到轻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dp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