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试读(1)

作者: 一道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14:52 被阅读512次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初见梁惠王,时在公元前320年左右。我们知道,梁惠王(前369-前319)是魏国的第三代君主,正常的称呼应该是魏惠王,可是为什么又叫梁惠王呢?

这是因为战国之际,强凌弱,众暴寡,天下动荡如沸,日甚一日。魏国在西面秦国不断进逼之下,感觉压力非常大。因为秦国位处西陲,若想统一天下,必然需要东出。东出中原,可以说是秦国世代不移的野心。当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前659-前621),一辈子求得也是东出,只是当时被晋国这铜墙铁壁阻挡,不能如愿。到了晚年才不得不死心,开始向西发展,“并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为之后的秦国打下了一份基础。现在,晋国被瓜分了,秦国东边紧挨着就是魏国。

俗语有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但对魏国来说,他的卧榻之侧睡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别说不让他人酣眠了,他自己就先睡不好觉。秦孝公的老爸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一共当了23年君主,前十几年闷头改革,积蓄国力。最后几年,秦国积累的能量几乎全部倾泻在魏国的身上了,尤其是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年)的石门之战,秦献公下令秦军攻打魏国,夺取秦国的故土河西之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国境内到石门(山西运城),斩首六万,估计把魏惠王很是吓了一跳。为什么呢?因为石门距离当时的国都安邑非常近,不到30公里,再往前一点,刀尖就能戳在魏国的心脏上。

所以,在魏惠王六年(前364年),魏惠王就把国都从靠近秦国的安邑(山西夏县)迁到了东边的大梁(河南开封),一下子东撤了近800里,因此魏惠王也叫梁惠王,其实都是一个人。

众所周知,三家分晋之后,历史已经进入战国时代,魏国的文候(前445-前396)、武侯(前395-前370),也就是魏惠王的爷爷和爸爸都是非常贤明的君主,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又任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田子方等一批人才,所以风头日盛,一时折桂于诸侯,使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为强大,也最有实力和可能“定天下于一”的国家。

这一点仅从魏惠王的称呼也可以看出来,他的爷爷和爸爸都称候,可是到了他这一代,他就公然敢称王了,而且是战国诸侯里的第一批王。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334年,史称徐州相王。

无论怎么说,称王这个举动,想必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应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当时周天子还在,名义上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尚书》上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说起来,天下是王的天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都是王赐的爵位。现在魏惠王竟然公开称王,置周天子于何地呢?这个王号透出来的信息,岂不是像贾谊《过秦论》里说的那样,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

当然,楚国越国也有王,但楚、越国向以蛮夷自居,不用中国之号谥。可是魏国不同,它是周天子礼法系统里的一个诸侯国,所以魏惠王称王的举动,这是明显的僭越。礼崩乐坏也久,如今却连这层遮羞的窗户纸也都不要了,一切都变得赤裸裸。果然,自魏惠王开了风气,后面的诸侯国也相继跟着称王了。到了公元前284年,有些诸侯王连王号也不满足,秦国和齐国,又搞了个东帝西帝的闹剧,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但是魏惠王这个人呢,就和《红楼梦》里的晴雯一样,“心比天高”,现实却很残酷。因为之前还是龙头地位的魏国,到了他的手里,西迫于秦,东败于齐,南辱于楚,不但霸主之位已成空梦,更兼丧城失地。所以,到了晚年,魏惠王深受刺激,也许是觉得愧对祖宗吧,是以卑身以下士,厚币以迎才,打算重振魏国声势。孟子这才有机会来到魏国,孟子之来是求仁义之政行乎天下,时年孟子52岁。

说起来在战国时代,52岁已经算是老人了,所以魏惠王就称呼孟子为叟。魏惠王称孟子为叟,实际上他比孟子年纪还大,已经80岁了,再过一年就去世了。现在虽然还没死,但黄土已经埋到了脖颈,可以说名副其实的耄耋老朽。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魏惠王见了孟子之后,开门见山,问孟子不远千里而来,将何以强大魏国呢?在此需要注意,魏惠王所谓之利,并非孟子后面曲解之利。这一点即便从词性上也可以看得出。魏惠王“何以利吾国”中的利是动词,是指如何富国强兵,而孟子的“何必曰利”的“利”基本上就变成名词了,是利益。

孟子对此固然心知肚明,但问题是,他为何要故意转换概念呢?

读过《孟子》的人,可能知道孟子曾提到两种政治模式,一种是霸政,霸政决以力,决以战;一种是仁政,仁政决以仁,决以义。动辄言尧舜的孟子,自然是反对霸政的,现在魏惠王为老不尊,开口即问强国之术,全然不提仁义,似乎很有向往霸政一路狂奔的趋势。所以,孟子就不接魏惠王此问,而是偷梁换柱,曲解利字之意而岔开话题,杜源塞流,期望将魏惠王引入仁义之政,也就是从霸道切换到王道。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弃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乘,兵车,是春秋时代一个军事作战单位。春秋和战国不同,春秋时代曾流行车战,一车四马甲士三人曰一乘,所以后人常用乘来代表国力强弱,类似于今天我们用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一样。用什么样的名词作为衡量国力的标志,透露出一定的社会风气。我们现在用GDP,是重视经济,春秋时代则用乘’,是重视军事和人口。《左传》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由此,你也可以看出春秋之动荡,战争之频繁,生活环境不那么安全。记得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统计了春秋200多年的战争次数,大概1100余次,亡国丧死者不计其数。

孟子在此对比了君主求利与行仁义的不同后果,如果上升一点,则是行武力霸道和行仁义王道的不同后果。一种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和“不多不厌”直至“弑君国危”,而另一种呢则是“不遗其亲,不后其君”。在孟子看来,两种结果高下立判,所以他反问魏惠王:“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之心,我们现在大体都能了解。但观孟子所言,多有不切现实情理之处。因为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政出于公门”,各国诸侯常有政卿弑君夺权的事情,如所谓晋六卿,鲁三家,齐国有田氏高氏之流。但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传统领主封建制已近末路,尤其是各国纷纷变法之后,中央集权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卿士可以有爵位有厚禄,但能威胁君主的造反力量日渐缩小,可谓干愈强而枝愈弱。所以,孟子这是拿着百年前的故事来做当下时代的理论论据,后来司马迁说孟子“迂阔而不切于情事”,其实并不算冤枉孟子。

另外,仔细琢磨一下,孟子说“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他从王、大夫和士、庶人等不同阶层入手来说明“上下交征利”的现象,似乎也从反面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性在利益面前的无力,即便不是节节败退,至少也是受到巨大的冲击。

人为何求利呢?

很简单,为了生存。任何人只要活着,必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撑,卑鄙小人需要生存资料,贤达君子难道就可以吸风饮露,不食五谷了么?孟子此处虽没多说,但我们不妨发挥一下,孟子实际上是承认人有求利之欲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相对于取之有道,也许取之有度更加重要。

有度,则是为了约束欲望的无限膨胀,不至于唯利是求,使人心沉沦于利益之迷津而万劫不复。何况,人生于世上,所需之物不只有利,还有诸如亲情,爱情,有情,理想等其他需求。如果一个人时时把利字当头,那么他就可以无所不为而无羞愧之心,这就与禽兽日亲日近,与君子渐行渐远,所以不可不慎。

相关文章

  • 孟子《梁惠王》试读(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初见梁惠王,时在公元前320年左右。我们知道,梁...

  • 孟子《梁惠王》试读(5)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

  • (1035)读《孟子》1:仁义为先

    孟子拜见梁惠王。见面之初,梁惠王就问孟子:“老先生,您千里迢迢赶来,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吗?” 孟子当即回应梁惠...

  • 读孟笔记1

    梁惠王上(1) 一、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

  • 《海说孟子》修订版9:众人皆杀(傻)我不杀(傻)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梁惠王篇:孟子遗憾离开梁国 孟子和梁惠王谈了这么多,惠王好像很感兴趣,可...

  •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

  •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

  •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每日悟经典6: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惠王,感召其行仁政。...

  • 孟子-梁惠王-0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正站在池塘边上,观赏着那些奔跑飞...

  • 义利之辨学习笔记

    学习【孟子.梁惠王上】之义利之辨。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网友评论

  • 唐瞬:道兄,求求你写点生活周边的,活色生香的,或者讲个段子也行。
    唐瞬:@一道 感觉有点像当年凯歌的《道士下山》的前传呀。
    “潜龙勿用”,好!
    一道:@唐瞬 哈,欲射长箭,先引深弓。现在这个大潮中叨叨逼逼,很容易熄火。我以为。所以先躲在少林寺中练功夫,先不慌下山啊:smile:
  • 米老爹:读《孟子》读得很细致。
  • 紫侠狼:原来这多人不喜欢孟子?

    我倒是觉得孟老夫子很可爱,高中的时候天天度,偷偷抄写。

    今天终于知道魏惠王为啥叫梁惠王了。

    一道兄的文采风骚依旧,大赞!
    一道:@紫侠狼 刚才在写文章,我不知道原来狼兄是孟子粉丝啊,不喜孟子相对而言,孟子善辩 但有时候辩得有些强词夺理。
  • 陈观南:我与诸兄相反,爱孟子要胜过孔子。以前读《孟子》,好几次感动得满眶眼泪。言辞虽激烈,有时觉得孟子比孔子心更柔软单纯。:pray:
    一道:@陈缃眠 陈兄好久不见。最近潜心读书去了么?相对于孔子,孟子的理想主意更甚,生的世道又更混乱.可谓,金钏儿掉进井里,也难怪你感动于心。说不喜孟子,是因为我更钟情庄子。如果有空,看我后面的试读好了,呵呵:pray:
  • 霍子荷:利义之辩,真是一个基础问题啊
    自从“就在这晒,晒足一百八十天”演魏惠王之后,我看到他就觉得喜感,真完蛋。。。
    一道:@霍子荷 只看过小说:joy:,你说的是电视剧演员啊,哈哈
    霍子荷: @一道 大秦帝国看过吗😊
    一道:@霍子荷 你的评论看的我一头雾水:joy:,啥意思啊
  • 嘉雄说:66666
  • 乐之读:开新坑了,哈哈。同不喜孟子
    清澈的北风:@一道 厉害啊!
    一道:@乐之读 我喜与不喜是性情的问题,文章还是一点点啃,想为日后打下个基础,:smile:
  • AB774卢卢:我知道孟子提出了心战。人惧死,人爱性,恶抓住人怕死,以兵夺天下,善以你支持我喜欢生你就不会死。……这一节彼有意思。善恶之争,何时断过。所以读仙行让人糊涂,飘飘欲仙。读史则使人明是非,更有利于人的智慧方面的成长。
    AB774卢卢: @一道 对。要说好玩的吸引处,势毕玩不过电视。但文字也有其得天独厚处。人不可能永远是学生时代,嘻哈时。好家境也难保人嘻哈一生。
    一道:@d5ac56bca774卢卢 哈哈,说起来,还是情与理,所以不管读什么书做什么事,总是希望把人往合情合理上走。:smile:
  • 米喜:我来补课了:blush:
    米喜:@一道 那估计孟子不乐意,他那滔滔雄辩,你吃不吃得消:smile:
    一道:@米喜 :smile:别把米老师带到斜沟里去,哈哈
  • 879703f47719:层次很杂,还需精炼。
    水底石:@一夫_dc23 原来还有高手,关注了
    一道:@一夫_dc23 :v:
  • 传说中的超超:有人说人性本善,我持怀疑态度,依靠道德是很难令天朝成为礼仪之邦,要么嘴上说的都是仁义道德,做的shi都是衣冠禽兽。。依靠法律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还有可能。。
  • 恺然:道兄又开始了孟子模式👍
    盆小猪: @一道 俺也不喜欢孟子😀~~不过一道兄的文章一如既往的舒服🙏
    恺然: @一道 孟子的之言在战国时期虽然大多不合现实情理,那是在战国时期儒学不比春秋时期显赫,再加上儒墨之争十分严重,墨学有压倒儒学的气头,而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所以一定要重振儒风。孔子就是提倡以仁义得天下的,论语里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尧禅位于舜,天下大治,武王伐纣,天下亦大治,但前者以仁义,后者以无力血腥为代价,孔子更赞赏前者。孟子就是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思想,但战国时期的情况就像他笔下痛批的“春秋无义战”,可他又无能为力,只能到处游说,重明孔道,就像进学解里写的“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他身上肩负着儒家的使命,所以时局利害、天下形势都不能夺其志。
    一道:@恺然 哈哈,只是读,实际上并不喜孟子。
  • 山民遇水:难得一见,“试读”就能读到这种程度,希望哪天能拜读“精读”之作。
    一道:@山民遇水 :pray:

本文标题:孟子《梁惠王》试读(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to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