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刘老汉失业了。
没了工作,刘老汉的魂似乎也丢了。每天呆在屋里不出门,见到谁都垮着脸,细小的眼睛黯淡无光,脸上粗黑的褶子愈发深沉。早年中风过的右腿无力地拖着步,裹在肥大棉袄里的矮小身子一高一低不停在屋里踱来踱去。正月里,家中人来客往,刘老汉躲在角落也不愿多搭理。老婆秀英看在眼里,私下骂过几回“没出息!”。刘老汉总算挤出一丝笑,逢人便说工作的事,央求别人帮忙打听。听的人都应允着,也有劝慰的:不愁吃穿,有儿女养着,一把年纪了在家歇歇吧!现在大学生都难找工作,何况一个年近七旬的老汉?
刘老汉活了大半辈子,苦了半辈子。九岁时娘死了,和聋子爹相依为命,俩家爹妈做媒,二十一岁时就把秀英娶回家。秀英才十九岁,还是个大孩子哩,虽说娘家也不是大户人家,可哪里见过这么穷的人家——一间破瓦房,什么家当都没有。新郎个头还没自个儿高,细眉细眼的,心里头百般不乐意,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年轻时的刘老汉对秀英百般呵护,田里的粗重活儿都不让秀英做。女人的心都是水做的,日子久了,秀英看着刘老汉倒越来越顺眼。秀英也不是娇生惯养的女人,手脚麻利,处事聪慧,家里家外收拾得妥妥贴贴,刘老汉终于尝到家中有女人的好日子。
有了儿女后,俩人起早贪黑,除了庄稼活,年底做起了瓜子生意,走街串巷,哪里有庙会就赶去卖瓜子。卖瓜子有季节性,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久刘老汉和堂叔合计着收稻子、小麦,这一做就是十多年。期间家里的瓦房改建成三层楼房,楼房新建成的那些日子,刘老汉喜笑颜开,如喝了蜜般,见人就热情地招呼进家喝茶。后来秀英搬去城里照看孙子,刘老汉也跟过去。虽然住到城里,每周他都要回村打扫房子、通通风,楼上楼下走几遍,四处瞧瞧。
县里大力发展螃蟹养殖,农田围成了蟹塘,粮食没人种了。刘老汉托人找了份门卫的工作,上一天歇一天,没干几年,厂倒了,刘老汉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他开始到处打探工作——门卫、清洁工,即使扫厕所他都肯干。可是人家不是嫌他年龄大,就是不缺人。这样过了几日在家闲得发慌,喝着最爱的酒也浑身不舒畅,看秀英做啥都横竖不顺眼——厨房里锅碗堆放杂乱,浇花水滴在地板上,晒好的衣服没收……这些都让他恼火。秀英被说火了:“你赶快出去上班!你不在家清净得很!”刘老汉一扭头蹬上那辆跟着他十多年的破旧自行车出门,一直到下班时间才回,罕见地满面红光,真被他找到工作了——就在小区做清洁工。仅千余元的工资,刘老汉做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周休一天,上午7:30上班,他每天5点起床,6:10就到了;下午1:30的班,他必定在12:30到岗。这么早赶去上班,是家离得远吗?家和那小区只隔一条马路,骑车不过五分钟路程。每天刘老汉第一个到,烧水、打扫办公室,隔壁办公室连着一起打扫、烧水。不管刮风、雨雪、酷暑的日子,他负责的卫生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杂物。别人会偷个懒找个地方歇歇,刘老汉很不屑于这样。他的工作自然得到了主管和业主们的赞扬,以为能这样做下去,谁知还没过年就通知他不要来了——物业裁减人员,年龄最大的刘老汉首当其冲。
正月十五一过,刘老汉去隔壁小区看望以前同事,诉说着在家的苦闷。三天后,主管打电话来通知上班,原来有人嫌薪水太少辞职了。
那晚,刘老汉多喝了两杯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