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22)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4:19 被阅读1次

    55 看到了它,就没有什么需要看的,成为它就不会在这个生成的世界降生,知道了它就没有什么再需要知道的——要知道,这就是[道],或曰[本心]。

    56 它是绝对的存在、空性、觉性、智慧和喜乐,是非二元的、无限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并且它充满四方,上面、下面和中间都充满着它——要知道,这就是[道],或曰[本心]。

    ——选自《本心的智慧》(根据商羯罗《自我知识》改编)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22)

    群里的各位老师、各位师兄,大家晚上好,首先呢,祝大家过年好!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平安,吉祥如意,修行进步。今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分享《本心的智慧》。

    “看到了它,就没有什么需要看的,成为它就不会在这个生成的世界降生,知道了它就没有什么再需要知道的——要知道这就是[道]或曰[本心]”(《本心的智慧》)。

    上一次我们分享到:“当一个修行者,证得了本心之后,就没有更大的获得;有了本心的喜乐,就没有更高的喜乐;有了本性的智慧,就没有更高的智慧。”(《本心的智慧》)然后这一节是接着上一节。看到了它就没有什么需要看的,因为当见到了自性本心的时候,就见到了世界以及我们自己生命的那个终极的真相。

    当这个真相在我们的生命中赤裸的呈现出来了之后,即是最终的真相。自性本心是所有一切现象终极的根源,是显现所有一切现象最终的那个本因。当自性本心的真相被修行者真切的体悟清楚之后,在我们的生命中,就再也没有什么疑惑了。所以说,这个时候见到了自性本心,就没有什么再需要去看的。

    因为所有的一切现象,都是自性本心的觉性作用,当我们把这一点、把这样一个真相体悟清楚了之后,那么对于所有的现象界就没有疑惑了,而对于自性本心本身——当我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体证了它空而能灵、灵而本空的这样一个真性,看清了它无生无灭的这样一个真性,看清了它本自自在、本自光明、本自寂静,本自离于一切,本自超越一切的这样一个真性,并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再也不会被幻相所迷惑时,我们的生命就获得了最究竟的自由和解脱。

    所以说成为它就不会在这个生成的世界降生。展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现象,包括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生,它其实是一种幻生;这个世界的灭,它其实是一种幻灭。我们自己生命的生和灭同样如此。所以说,当我们成为了自己的本心本身的时候——这个所谓的成为,并不是说我们不是自性本心,而是自性本心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见不到他的真相。所谓的成为,就是看清我们的真性,原本就是自性本心。当看清了之后就了悟了包括自己的生命,以及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现象,本质是无生,本质是无灭,本质是空性——这个时候,不管是世界还是我们的生命,都不会再有[生死]这样的一个错误的观念。

    知道了它,就没有什么再需要知道的,因为自性本心是一切现象的见证者。所有一切现象映现在自性本心之中,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生自自性本心,在自性本心中生起,然后又消融在自己本心之中。而自性本心,却超越这所有的一切现象。当我们真切的体悟到了自己的真性,就是这样一个离于生死的存在的时候,所有关于生命、关于生死、关于现象、关于世界的真相,我们就没有什么疑惑了。

    要知道这就是[道]或曰[本心]。

    “它是绝对的存在——空性、觉性、智慧和喜乐,是非二元的、无限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并且它充满四方,上面、下面和中间都充满着它。要知道这就是[道]或曰[本心]。”(《本心的智慧》)

    它是绝对的存在。所谓绝对的存在,就是超越生灭、超越二元的存在。我们对任何用于表述自性本心的语言都需要在体悟这种表述的本身,同时呢,不要执着于文字本身,不要执着于概念本身,而是沿着文字所指引我们去体悟的那个背后的意义,去了悟自心的真性。

    从究竟的意义上而言,其实只有本心存在。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映在本心中的相,这个相同时也是觉性的作用,而觉性的作用展现在觉性之中,它以我们对世界、对现象的不同的感知,而表现成不同的现象。比如说,光影的现象,比如说声音的现象,味道、香气、触觉,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不同的现象。

    所有的现象在我们的觉知中,随缘变化,看似真实,但其实它是在快速的变化之中,而在这个快速变化之中,又找不到一个不变的东西,没有一个东西在那里永远不变。作为任何一个现象中,不变的本质,这样一个本质——当我们去深入观察所有的事物和现象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找不到这样的本质。虽然找不到真实的本质,但所有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显现,之所以能够展现在我们的觉知之中,是因为觉性的存在。觉性本身它既见证了现象的存在,又见证了觉性的存在。它见证了现象的空性本质,同时也见证了自性的空性本质。

    但不仅如此,它在见证自性空性本质的同时,它还见证了自性觉性的本质,也就是自明的本质。这种能知、能觉、自知、自觉、自明的性质,是我们超越一切现象的这个空性之心本自具足的本性。所以说,自性本心它是绝对的存在,而这种绝对的存在,是离于一切相的存在。

    既然离于一切相,那么我们就无法用任何二元对立的概念去描述它,不管用什么样的概念去描述它,都是一种错误的描述,都不是自性本心的真相。我们只有穿过这所有一切现象,穿过这所有一切概念,然后将目光返回到自己的内心之中,返回到当下这个觉性,这个觉性当下自在,一直在这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要去深切的体会它、体悟它。

    而自性本心的智慧,所谓的智慧,其实就是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觉性——这觉性能够照见所有一切现象的空性,能够了悟一切现象的空性,能够见到自心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的真相,能够见到自心本自清净、本自自在的真相。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而不被任何现象所迷惑,始终保持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宁静和清明、安详和喜乐,这就是自性本心本具足的智慧。

    在之前的分享中,曾经说过:在我们感知的所有的一切的世界之中,一切时空之中,都没有绝对的虚无,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虚无,而只有本心周遍一切。即使是在所有的虚空之中,本心仍然周遍一切。所以说就像文中所说,它是非二元的,无限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并且它充满四方、上面、下面和中间都充满着它。

    文中的这样一种说法,其实是为了便于我们去理解它,而真正的真相是,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它是本心中幻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幻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它是本心的觉性作用在因缘变化所体现出来的相,呈现为了时间和空间。

    就像我们通过一面镜子去看镜子里的时间和空间一样,镜子里的空间——不管是上面,还是下面,还是中间,还是东南西北,它其实在镜中的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并不真实存在。它仅仅是存在了这样一个幻相,而我们的本心就相当于那个镜子的本体,时间和空间,以及时空中的一切现象,映在我们自心之中,就像镜子中的幻影一般。

    那么,对于我们念佛修行人而言,如何更好的去体悟自性本心呢?除了之前跟大家分享的《念佛观心法》之外,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

    这个方法是这样的:就是我们一边专心地念佛,在开始的时候,将我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内心的佛号上。一边念佛一边观照着佛号在心中的生起。这是第一步。然后当我们能够非常专注于内心的佛号,心不再散乱的时候,就可以同时去观照周围的色、声、香、味、触的现象,然后去观照这些现象与内心的佛号,同时在我们的觉知之中、在我们的观照之中,生灭着,变化着,这是第二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这个观照,它仅仅是像镜子一样,这样照着,在这个镜子之中有佛号在生起,有我们周围所觉知到的一切在发生着……但我们的观照不去干涉任何东西,仅仅是做一个旁观者,然后我们的内心那个一心念佛的念头,仍然在相续不断地念佛。第三步,当这种状态稳定了之后,在这个观照的同时,去体会那个观照本身,体会这个观照它的本体在哪里,体会那个观照的状态是怎样的,因为那个观照本身就是觉性之光。

    这样一个训练,每一步都要稳定了之后,再进入下一步,然后一步一步的观照和体悟。最后,当我们能够在非常宁静的状态下,去返观观照本身的时候,去深入地体悟它,体会它。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起任何的念头,不要起任何的判断,继续去直观地观照[观照]本身的真相即可。

    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你体会到了那个观照的宁静,那么就不断的去深入地融入那个宁静。如果你体会到了那个观照的清明,那么你就不断的深入地融入那个清明,如果说你体悟到了,体会到了那个观照的空而明、明而空,它离于我们的身体,它又离于一切的现象,它本自超越的这样一种性质,如果说你体会到了,体悟到了,那么就深入地融入到这个空中,融入到这个明中,与这个空明融为一体。而不要去分别,不要去分别它。

    在深深的融入的过程中,去体会自心的真性,就是这个明空一体的、能照能觉之性。在这个过程中,深入的去体会它,直到你确定无疑。

    当你在自己的心中,体悟清楚了之后,验证了之后,验证清楚了之后,再来对照这样的文字,你就会发现,它仅仅是对你自己生命真相的一个传达,它是绝对的存在、空性、觉性、智慧和喜乐,它是非二元的,是无限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它充满四方、上面、下面和中间都充满着它。

    要知道。这就是[道]或曰[本心]。

    那时,你会发现所有的这种关于自性本心智慧的经典,包括不同宗教的经典,其实都是在阐述着你在自己的内心之中所见到的那个生命的真相而已。

    非常感恩大家,今天晚上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

    PS:非常感恩西莲师兄将微信语音整理成了文字,辛苦您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fd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