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书非借而不能读也”,《浮生六记》于我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借人之书,读来甚快,但细细想来,也少了几分版本选择上的自由,少了几分日后闲来翻阅的自由。所以趁所借之书尚未归还,记录个三言两语,全当作是纪念。
一、经典版本介绍
《浮生六记》在当前来看,是一本颇为有名的著作,因此也犯了有名之作的“通病”,译本颇多,让人无从下手。但由于本人只读了张佳玮一个译本,对其他版本并不了解,无法进行评论推荐,因此整理一些豆瓣以及知乎上面的评点和数据,来帮助大家进行甄别。
非译本:也就是沈复所著的文言文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一版本是当前关注和评论人最多的版本,也是很多豆友力荐的版本,豆瓣评分8.9分。
张佳玮译本: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市面上来看,当属最为受欢迎的一个译本,销量最大,但在诸多知名译本里,这一本评价稍低,豆瓣评分8.1分。
林语堂译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应属最有研究价值的译本之一,林老学识深厚,且对原著赞赏有加,因此他的译本里加入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翻译艺术,更有一些读者专门就其翻译艺术进行剖析和研究,想必值得一看。这一版本目前受众程度不高,豆瓣参评人数不足千人,但评分较高,达9.2分。
此外,知乎上的知友还另举了两个比较有趣的版本,其一是周公度(诗人、随笔家)译本,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译本对原文进行了很详细的注解,方便进行文言研习。
另一个是关熙潮(作家)译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据说内容上可能参考了林语堂先生的译本,形式内容比较丰富,包含一些苏州及沈复故居的景园图片,以及对应的音频、纪录片讲解,适合全方位的学习了解。
以上两个版本豆瓣参评人数均不过千,评分也均在8.0以上。
所有译本都能如此受欢迎,不得不说还是原著的功劳。
二、张佳玮版本简评
由于笔者看的是张佳玮版本,所以就着重介绍一下这一版本的特色,供大家参考。
译者张佳玮,80后,现已算是新兴成名作家,出版过不少的作品,拥有不错的文字功底,且较为符合当前年轻人的口味,此外其本身属于网络起家,坐拥大把粉丝,因此不难了解这一译本风行的原因。
从可读性来看,这一译本还是及格的,文字表述直白通俗,在“闲情记趣”以及“坎坷记愁”两个章节,洋洋洒洒,读来让人甚觉畅快。而此书本身的排版布局,也颇为简介,非常适宜闲来翻阅。
从整体的译本翻译情况来看,正如张佳玮本人所述,尽可能地尊重原文进行翻译。对于这一做法当然持有不同的声音,有人称出版社这样的钱太好赚,也有人声称这样的方式更有助于原汁原味了解原文。
笔者看来,凡是经过翻译的作品,无论再怎样遵照原文,也必将失去了原有的滋味,但并不是说这样的译本就完全没有价值,毕竟当前很多年轻人对于文言并不甚懂,甚至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此类能够更贴近读者的译本,想必经典终遭雪藏,让人失了兴致。
而反观译本的存在,读起来确实差点味道,也反能激起我们的兴趣,去研习文言原著,倒也算是个不错的促进作用。在这一版本中,就保留有原文著作,可以供我们对照参考,学习品味。只是不知与周公度厚重的注释本相比,读者诸君更喜欢哪一个。
三、全书介绍
《浮生六记》虽说是六记,但了解过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两记已经遗失了,所以任何版本的书里,所能呈现给我们的,都只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这四个部分,而从其内容上来看,这分明是两篇夫妻日记,一篇居家装饰日记,以及一篇游记。
首先来说夫妇日记,也就是“闺房记乐”、“坎坷记愁”这两个章节。这是笔者最为喜欢的章节,也是作者沈复与其妻子陈芸情最真、意最切的两个章节。在“闺房记乐”中,主要记述了二人的相遇、相知、相爱,一些生活的琐事、趣事,妙语连出,无不渗透着一种平静喜悦的幸福。而在“坎坷记愁”这一章节中,二人情况急转直下,在家中频遭误解,被双双赶出家门,颠沛流离,终导致陈芸客死异乡。读来又让人觉得心如刀绞,实为这个可爱的女人叹一声不值。沈复本人更是自责不已、撕心裂肺,将心中真情化为笔端字句,不禁让人觉得,世间真情比任何一部虚构的小说作品,更能触人心弦,让人久久难忘。
另一篇“闲情记趣”更像是居家装饰日记,笔墨多在于二人如何精心装饰和布置自己的小窝,唯美温馨,处处透露着文人的品位、意趣与追求。而在这些悉心的谋划与布置之中,陈芸这个角色又从爱妻化身为一个谋士,时常在细小又重要的环节,别出心裁,不经意展露自己的才智,让人叹服。更让人敬佩其不失为古往今来一个贤妻的典范。
在“浪游记快”中,笔墨着重于沈复身为幕僚期间,所游历的一些名川秀水,大江南北皆在其笔下熠熠生辉。只不过笔者认为,这一部分放在最后实在不够妥当,当夫妻二人各安天涯,生死相离之时,那些山川流水,不要说沈复个人觉得少了些灵动的韵味,就在读者看来,也味同嚼蜡,实在提不起兴致。仔细回想,这可能也是这一作品成功之所在吧,一个女人的离世能够使读者丧失了读书的心情,不得不说也是沈复所述之情颇为真切的功劳。
四、全书赏析
可读性与文学性
实事求是地说,笔者本人读书较为浮躁,因此初读此书,实在觉得可读性欠佳,这在四个章节中,唯有“坎坷记愁”一章读来浑然一体,颇为畅快,而情感反应也最为激烈。其余三篇,多是些生活琐事、或景物概述,虽能感受其所绘之景甚为美好,文笔颇佳,却总觉得少了点推动人读下去的趣味。
但不得不说,此书在文学界仍颇具影响力,文辞率真,情感真挚,不经浮华雕琢,却能直入人心,正如俞平伯所评价的,“只见明莹,不见透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此外,《浮生六记》还被文学界尊评为“小红楼梦”,可见其思想价值及艺术价值均得到了很高的认同。在《浮生六记》中,很真切地反映了清末平民的生活状态,在压迫与剥削之中的苦难,家庭矛盾、女性地位,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不着痕迹,不刻意渲染,却令人咋舌,甚至悲愤万分。
陶冶情操
此书堪称为陶冶情操的尚品。其一,从读书的角度,此书必须慢读,慢读之下才能感受其字间真情及句间韵味,而慢阅读本身就是一件极为陶冶性情之事;其二,此书无过分深入的思想值得挖掘,更无广博的知识需要记忆和理解,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戒备”之心,畅快感受阅读的过程,而不至于被知识焦虑时代的纷扰之态所干扰;其三,沈复与其妻在苦难之下仍能心存爱意与诗情,在坎坷之途仍能体察世间疾苦,感受沿途风景,这中旷达的处世之态本身也值得借鉴学习。
情感价值
《浮生六记》这本书中,最为让人感动和感叹的,莫过于沈复、陈芸夫妻二人之间的深情。二人从富贵到贫穷,从顺风顺水到颠沛流离,始终不离不弃,坚守着“布衣饭菜”之乐,正如林语堂先生有云:“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而传达这种最美丽的东西,无异于此书最重要的价值。
五、读者荐评
作为一部文学性很浓的作品,《浮生六记》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看,看得好了,能够了解一些清末文言的遣词造句,陶冶一下性情;看得不好,则容易弃之一边,束之高阁,浪费了东西。
在阅读上,笔者建议要尽量慢下来,可置于床头,心静时闲暇翻阅,不必划定期限,强迫自己几日之内必须读完。当下的很多读者,在阅读时,充斥着焦虑,读书草草,求量而不求质,这对于某一些书是可行的,比如闲话小品、比如名人传记、比如流行小说……但对于《浮生六记》来说,其韵味是需要细品的,尤其是文言版的原文,更是需要我们假以时日,琢磨推敲,才能理解其中的韵味。而囫囵吞枣往往不得要领,也就失去了这本书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在当今来看,读者读书,最为重要的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明确自己读书的目的,是确乎有某方面的知识需求,还是想借此博古通今;是闲来娱乐,还是领略一下文人雅士的风采,陶冶一下性情。而《浮生六记》恰恰是这样一本书,它可以陶冶性情,一睹文人风采,它足以呈现清末的一些贫民百姓的起居生活,足以让我们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青山秀水、人情冷暖、世间百态,但却不足以娱乐,不足以让我们透彻与通达,不足以满足我们对于某些知识性、学术性上的渴望。所以在选择时,当为慎重。
网友评论
另外作者也说了:“读书,最为重要的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明确自己读书的目的” 。文章写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