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康磊老师
班会创意拟“惩戒”
近日,因为班级一次收缴五部手机,着实突破了我的信任底线,我震惊之余,决定用非常手段给学生一个教训——
学生内心总存在侥幸心理,我就想让他们明白侥幸有多大作用。
我准备当众把手机丢进水里,并让学生迅速捡出来,如果幸运,手机无损,如果侥幸,后果自负。
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如果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挑战”。
为此,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班会主题: 手机AB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8355/85f2d557762ed152.png)
我设计了“模拟人生游戏”。
游戏共设置了11个环节的选项,通过不同的选择,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会付出代价。
最终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图片上传中...(image-ca8c56-1639751736779-1)]
我暗自想象着学生们在这一步步的选择中,会逐渐迷失方向,最终把自己(手机)推向被损的地步,以此起到惩戒震撼的效果,给他们上一节惊心动魄的心理课。
与家长沟通
我把这一创意说给爱人听。
同为老师的爱人提醒道:“手机也算贵重物品,还是跟家长沟通一下吧。”
我猛然从得意的幻想中醒来:光顾在在看似游戏、实则陷阱的活动中陶醉了,居然忘记了得给予家长知情权,以免事后只为了发泄情绪,给学生造成财产损失,也给自己带来麻烦。
我想,我是应该与家长沟通一下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事情了。
我给涵的妈妈留言,说明了情况和想法。
不一会儿,涵的妈妈语音回复:老师教育孩子,我没意见。手机不给他也行。
有了一位家长的支持,我心里似乎有了底。
我又拨通城的妈妈的电话。
对方确认并没有给城买手机,也不存在同校七年级弟弟带手机进校园的情况。
当我讲到想给学生一个教训惩罚时,城的妈妈说:
“给孩子点厉害,让他长点记性,我支持。只是我担心孩子不知道拿谁的手机,人家家长是个不通整理的人,怎么办?”
我也陷入沉思。
确实,因为教育我班孩子,给家长带来财物上的纠纷,实在得不偿失。
豪的爸爸得知我的做法后,也表示质疑,委婉地说道:“老师,明天周五,我去接孩子,把手机直接交给我吧,我保证不再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去。”
看来,对于这样冒险的处理,家长还是有顾虑,我也只要放弃早已准备好的“大胆创意”,改弦更张吧。
手机虽多是二手,但教育却是一手。
学生在乎手机,毕竟它不但是贵重物品,更是学生的放松方法、社交工具,甚至是精神寄托。
教育学生管理手机,不一定非把手机损坏,把学生推向绝境,也许内心的触动,足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诫勉谈话
上午来到学校,我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两份“情况说明书”。
城与豪都诚恳地说是自己带到学校,想着过了周一没交,怕被老师没收。
他们承诺以后再不带手机到学校了。
看着满满两张的材料,我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第一节下课。
五位“机主”来到办公室。
“老师,我们想好了。”他们主动提出要给学生讲讲手机的问题。
“好,说说你们的想法。”我问道。
城讲手机的危害,翔讲纪律要求,涵保证不再带手机……
我听后说道:“老师并不在乎手机本身的问题,在这件事中,老师最生气的地方在于,已经告诫你们的要求,这周还明知故犯,老师很失望。”
几个人低下头。
“你们重点讲一讲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正确的要求吧。”
几人答应了。
我把城留了下来。
让他听妈妈的留言,并与妈妈打电话。
电话里,妈妈告诫他要听从老师的教导,不羡慕别人的东西……
我看着城眼圈儿红了,似乎有所触动。
放下手机,我没再对城说更多,让他带着愧疚的情绪回去了。
集体教育
下午最后一节课,我把五名“机主”叫到讲台上,让他们来讲手机的问题。
城主动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手机管理。
然后,按照之前的约定,围绕手机讲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8355/42c86a82baf6a8b7.png)
他们讲完了,我让他们转过身,背对同学。
我想让同学们也参与其中。
“大家觉得他们讲得到位,你从中受到了教育,并相信他们能做出承诺,请举手。”
“哗啦——”教室里举起了一大片手。
“好,看来大家还是友善的。”
多数同学表示相信他们的承诺。
这件事就到此结束。
我又补充了关于手机管理,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教育。
放学了,我跟着学生的队伍走到校外的接送点。
等城、豪、佳的家长来到,我亲手把手机交到家长手上。
家长当面表示,一定管好学生。
翔、涵的家长没来。
翔想要走手机,我让他承诺期末成绩,翔想了好久,终于答应下来。
晚上,翔和涵的家长打来电话,保证管好孩子的手机。
我也在此事中得到收获:
处理学生问题,不能用情绪来决定,再有震慑的处理,只是针对学生的行为;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尊重学生的需求,才是有益的教育;
物质的损失易引起纠纷,不必纠缠在物本身,应到教育的焦点放在人身上;
堵的办法,也许只是管出一时的行为,可能会激起更隐私的应对方式;
网开一面,结学生留出改过的机会,比一味的打压更有长远的教育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