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分享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婚姻家庭篇
刚吼完孩子就后悔?这三点建议让你变回慈爱沉稳的父母

刚吼完孩子就后悔?这三点建议让你变回慈爱沉稳的父母

作者: 兜兜爸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6-07-21 21:05 被阅读793次

我们已经看过或听过太多关于育儿经验和理念的分享:赋予孩子爱和安全感、坚定的表达、不批评、正面引导……有时,我们会在读书或听课的瞬间认为自己是即将被评为“世纪最佳母亲(父亲)”的人。但是,当现实降临,在我们看到孩子拒绝吃饭、大声尖叫、赖皮哭闹的场景,还能够继续充满耐心和理性地说出孩子们愿意接受的语言吗?

“为什么你就不能……”

“你怎么总是……”

“你这个……”

当这样的句式从我们的嘴巴蹦出,怒火似乎得到了发泄,可是在吼完孩子的第二秒我们就会后悔——这都是我们在童年时经常听、也最讨厌听到的语言!然而,我们居然变成了自己最害怕成为的那个人!!!

不用焦虑!现在,兜兜爸将要分享《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这本书中心理学导师海姆·吉诺特的三点建议,如果能在即将吼出恶语的瞬间回想起它们,那么恭喜,我们又会重新变回慈爱和沉稳的妈妈(爸爸)了!

一、用“描述”代替“评价”

“我避免评价孩子的性格或能力,绝不会用诸如‘傻、蠢、坏’之类的字眼,甚至也不用‘漂亮、很好、真棒’这样的词,因为它们没有用,还会给孩子造成障碍。我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我的见闻和感受。”——海姆·吉诺特

兜兜爸的大女儿兜兜非常喜欢画画,她会拿着刚画好的涂鸦兴冲冲地跑过来找兜兜爸:“爸爸,你看我新画的!”

“哦,画得太棒了!你会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兜兜爸觉得自己用好了“罗森塔尔效应”,是一个天才的父亲!

可是,兜兜的反应却让兜兜爸有些失落,她不作声,把画扔在一边,然后开始玩别的游戏。这样的话说多了,她甚至会对兜兜爸说:“你别说了!”

好,现在换用海姆·吉诺特的方法。当兜兜又一次拿着一副画跑来找兜兜爸,兜兜爸看到白净的纸上画了一个煎蛋,兜兜举着这幅画,满眼期待。

“哦,我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小太阳吗?还是一个可爱的煎蛋?它有一个红红的蛋黄,还有金黄色的边,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哈哈,这不是太阳啦!这是煎鸡蛋!我要再去画10个!”兜兜高兴地跑去拿画笔了。

海姆·吉诺特告诉我们,任何评价性的语言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效。比如“你这个懒鬼……”、“你怎么总是不听话……”这样的负面评价不但不会让孩子变得勤快或乖巧,反而会让他(她)更顺应这些标签所赋予的形象。另一方面,“你做得真棒”、“你简直是个天才”这样的积极评价也不会起到太好的效果,孩子们要么觉得你根本不明白状况而只是在敷衍他(她),要么会因此受到过度激励而放弃——都变成“艺术家”了,还要努力做什么呢?

现在,尝试做出以下改变:

当你想说:“你怎么这么懒?连房间都不收拾!”的时候,

尝试使用:“我看到房间乱透了!我现在很不高兴!”作为替代。

当你想说:“你今天是个乖孩子,你真棒!”的时候,

尝试使用:“我今天听到老师说你帮助了同学XX/主动打扫卫生/准确地回答了提问,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这样的改变方式可以有很多,回忆一下,然后开始尝试吧。


二、用“简练”代替“繁琐”

“只要有可能,就用一句话代替一段话,用一个词代替一句话,用一个手势代替一个词!”——海姆·吉诺特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兜兜爸的小女儿多多有些闹了,于是兜兜爸唱着“小手拍拍”的儿歌哄她。这时,兜兜突然很凶地对兜兜爸吼:“别唱啦!很吵!”她眉头紧皱,小嘴也撅的老高。

“我看见你的小眉毛皱起来了,小嘴撅得像一朵小花……”我尝试使用描述性语言。

“别说啦!”兜兜重重地拍打了一下桌子,她拍得那么用力,把她自己都吓到了。

兜兜爸有些发懵——这个方法怎么不管用啊?居然还朝兜兜爸拍桌子,全家人都看着好丢脸。可兜兜爸还是尽量耐着性子:“我没有批评你的意思,你看你对爸爸拍桌子爸爸都没有生气……我只是希望你更开心一点,皱着眉头、撅着嘴巴好像有些不好看,我们……”

“我不要!!!”兜兜以更大的声音叫道,她哭了起来,不停地抹眼泪。

兜兜爸彻底蒙圈了。好在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爷爷出手了,他说“不要哭了”,并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兜兜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了,她开始冷静下来。

爷爷说:“她只是看到大家都在逗妹妹而感到孤单失落了。”

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教育子女时使用长篇大论——这大概是平时无人倾诉所以积累下来的后果,也有可能是急着展现我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恨不得将所有攒下的存货都塞到孩子的小脑袋里。

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说的内容,是孩子想要听到的吗?

在教育子女的初始阶段,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其实不是如何说服,而是如何倾听。只有把说教变得简短,才能腾出更多空间来倾听孩子,判断出他(她)内心真正的需求。对于孩子而言,他(她)愿意并且能够接受的只是一个明确的指令,比如“不要哭了!”、“好好说话!”、“停!”……接着,我们才能掌控局势,去思考孩子不合理行为背后的诉求:“你是希望我陪你一起吃饭吗?”“你是不是有些感到害怕?”“是我们和妹妹玩让你不舒服了吗?”……

所以,当你想要开始对孩子进行一番絮絮叨叨的说教时,请回想起以下三点:

第一,闭上嘴巴,先听他(她)说;

第二,思考,感受他(她)的真实需求;

第三,用一个手势、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表达的你的情绪。


三、用“变化”代替“刻意”

“有些表达方式很有说服力,但必须谨慎使用。就像口味浓重的调味料一样,放得太多会让食物难以下咽。”——海姆·吉诺特

简洁带来权威,只有弱者才反复强调!当兜兜爸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立刻开始了对语言的改造。

这天,兜兜又把一大袋芭比娃娃的细碎零件全部撒在地上,兜兜爸是这样分步骤进行的:

首先进行描述:“兜兜,我看到地上有很多你扔的零件,但是现在地面必须要清理干净。”

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兜兜爸就开始加筹码:“现在!去清理零件!”

依然没有得到回应,兜兜爸就发出绝招:“你如果不想挨揍,就去把地面收拾干净!”

到了这一步,一般兜兜都会乖乖去清理了。

兜兜爸觉得这一招很管用,不知不觉将这样的语言带入了很多教育场合中。

有一天,当兜兜爸再次说出:“你如果不想挨揍……”的时候,兜兜开始变得愤怒了,她对我大喊:“你又说这个!”

这时,兜兜爸才发现,我已经过度依赖于这样强有力的表达,虽然简洁,但是也造成了孩子“都是套路”的感受,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于是兜兜爸改变了方式:“你如果再不收拾好地面,我就要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注:《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是绘本名

然后兜兜就乖乖去收拾了。

有时,某些成功的教育方式会给我们带来强大自信,也会形成思维惯性,似乎我们不使用这样的语言和行为就不能产生效果。而实际上,一点小小的变化就能让孩子感到新鲜,并且在这样的刺激下不会产生低落的情绪,而要达成这一切,只需要我们小小的动一下脑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c9f4c40fc05:我不是有耐心的人,但是为了孩子我已经算是努力管理自己的情绪了,但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每次吼完孩子,看到她委屈的眼神,我就后悔得不行,所以控制好情绪也是父母重要的一课!做了父母才知道要学习的太多了
    兜兜爸讲故事:不要太自责,教育专家早就指出:孩子是人,但父母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情绪,控制不住情绪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始终在向宽容和仁慈的父母方向努力,不断前进,永不放弃,我们就是好父母!加油!
  • 805a84e78143: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了。
    兜兜爸讲故事:@飞Yang 因为环境在变化,面对变化,现代父母需要学习的是顺应,因为抵触是无效的,而且会带来愤懑的情绪。放轻松,每一代的孩子都不一样,我们也曾是孩子:blush:
  • 860005d75815:有用
    兜兜爸讲故事:@木斜纹 谢谢您的关注:smile:
  • 鱼目:话题吸引到我了,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我的侄女不听话,我就会大声吼叫,之后就会后悔。看见她哭就好过意不去。想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兜兜爸讲故事:@雨又又 其实都是每个父母的必经之路,兜兜爸以前也吼过兜兜。不要太紧张自责,只要我们想要改变,一切都会慢慢变得更好。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加油!
  • 464e6cda51a6:学习学习,马上当爸爸了,哈哈
    兜兜爸讲故事:@秃头大郑 恭喜恭喜呀:clap:

本文标题:刚吼完孩子就后悔?这三点建议让你变回慈爱沉稳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gb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