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注(第四十章)

作者: 沉醉的文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1:53 被阅读117次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规律,守弱是“道”的用途。天下万物从“道”中获得具体的形态和性情,有是“道”的显现,“道”是有的根源,所以有生于无。

“反”者也可理解为“返”,日月循环往复,万物按照冬,夏,秋,冬四季,生生不己,太阳升起为“往”,日中之后为“返”,月亮在初一为“往”,十五后为“返”,植物在春季为“往”,到了秋季后为“返”。“反”也可理解为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返”是一种趋势,“反”则可是瞬间的改变,比如说人到壮年后,头发就开始变白,牙齿开始脱落,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衰老,再比如说植物从春季发芽到夏季的成长,可是到秋季,生长就停止了,开始变得枯黄干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反”是“返”的开始。

“弱者,道之用”,老子一直强调知强守弱,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因为“弱”者体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而“强”者则体现出一种向弱的趋势,比如,刚出生的婴儿,虽然看起来柔弱,但他具有走向强盛的自然力,再比如,刚刚发芽的幼苗,看似弱不经风,但数十年后,它可能就是参天大树。守“弱”就是永远持守柔弱,不与他人争锋,不与自然争功,不与社会争利,即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有好生之“德”,“德”是“道”的体现,天地万物无不从“道”中获“德”,因而“德”即是万物的具体形态和情状,也可以表达为万物自“道”中有了形状,所以“德”便是有,有了万物之“德”,便有了万物生生不息。既然“有”即是“德”,“无”即是“道”,“德”又是“道”显现,“道”又是“德”的根源,所以“德”生于“道”,有生于无。

本章是老子对“道”的运行规律和实用价值做出的说明,他认为世间万物运行规律无不是循环往复的,无不是按照产生,发展,极盛,哀老,最后死亡的规律运转的,按照庄子的理论,人死之后只是回归于自然,而人的生命仍然来源于自然,这样加上前文的生,老,病,死就又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圆环。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新注(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规律,守弱是“道”的用途。天下万物从...

  • 《老子》新注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解: 对立反抗是道的能力,柔弱不足是道的需要。一切事...

  • 【道德经】第一章:妙,不可言

    面对面诵读《道德经》活动第四次,正式开始逐章讲解《道德经》原文。 1 我注《道德经》or《道德经》注我 我读《道德...

  • 《道德经》新注(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何,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 《道德经》新注(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道德经》新注(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四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四十章解读。 上章回顾 德经的开头两章...

  • 初识《老子》第40章

    第四十章二十一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帛书《...

  •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走马观花道德经(40) 十、道德经第十景区——柔和之区 本景区包括第四十章至第四十三章,以柔和为线索,强调空无柔弱...

  • 《道德经》新注(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新注(第四十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zp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