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忧虑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感悟】
本章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一以贯之,提示学习践行仁德是提升自己价值观和幸福感的途径。回应第一章的最后一句收束全篇。
“不患人之不已知”,饱含了自信和阳光,“患不知人也。”体现着“忘我”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做事的问心无愧,有真才实学。
一、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已知”
孔子五十六岁时,为鲁国的大司寇兼摄相事,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以至使“齐人闻而惧”,认为“孔子为政必霸”。从此可见孔子的治国才能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非常实用的。
孔子的政绩引起了齐国的忌妒和担忧,于是,齐景公一面离间鲁国的内部关系,一面又送了八十名美女,“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季孙氏和鲁定公欣然接受了,并且三日不理朝政,对孔子的态度也怠慢了,孔子知道治国大计无法实施,率领众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多次遇到过对他的不理解。一次,孔子与众弟子在树林里休息,孔子弹琴自乐。附近河岸边的船上有个老渔夫,他问孔子的弟子:“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贡说:“他就是以仁义而闻名的孔子啊。”渔夫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啊。”孔子听到后,立刻走到渔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渔夫毫不客气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孔子谦卑地对渔夫说:“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
孔子遇到的几位隐者。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以及后来的楚狂接舆,都劝孔子做个避世的隐士,但是,孔子并未动摇积极救世之心,表示他就是想要改变当时的混乱世道。
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 有些人选择“避世”做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其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但是,孔子不赞同、也不愿意采取武力解决的方式。
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只有实践“仁爱”,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但是,孔子对于这些隐者的选择,也给与理解与尊重。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孔子及儒学人文情怀的滋养,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接受和认同。
二、孔子的“知人”
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首先对自己的要求是要了解自己的弟子,并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常常反省自己,是否“患不知人也”。
史书记载:田常作乱齐国,聚重兵伐鲁,当时鲁国的情形十分危急,孔子召集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意思是:鲁国是祖宗陵墓,父母所在的祖国啊,现在国难当头,谁可以出而救国于为难之秋呢?颜渊、子路都表态,愿意出使,但孔子都没有答应。子贡表态,孔子欣然遣之。子贡一出,不出一兵一卒,即取得“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外交成果,足见孔子的知人善用。
当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在看到别人长处,不冤枉人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辨别哪些人是真正可以信任的,哪些人是需要远离的,活在世上要有一双辨识人心的慧眼。
三、“忘我”境界
在读《论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孔子的“忘我”境界: 与人交往时记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回想我们自己,当我们助人一把,“忘我”了一把,我们就会触摸到一种幸福感,那就是:当争强好胜的自我意识减弱的时候,就可以体验到那种久违的平和与温暖。
“患不知人也。”还传达给我们一种智慧:渴望达到“忘我”的境界,不但要减弱自我私欲,而且还要做到对他力的尊重。因为天人合一的本质条件是内在和外在之力的完美统一。人类只有在自己的内省和他者的帮助之下,才能进入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能量和真正的快乐。
当你进入“忘我”境界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不管是谁,只要下了这个决心,他就会立刻觉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他的视野和情怀也就随之开阔了。
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