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今日看点
中国式的诗意与自然之道

中国式的诗意与自然之道

作者: 十月桃花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08:48 被阅读262次
人有诗意,才不会做一些有悖自然之道的事情。

文:十月桃花雪

今天刚看到一篇文章,是这样说,中国式的诗意,建筑也好,绘画,诗歌也好,都是依托山水的,崇尚自然,若哪天山水完全被破坏,诗意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文化,自然还是都需要守护的。

友的一句话说的甚好,人有诗意,才不会做一些有悖自然之道的事情。

诸如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若只凭想象,断不能写出画面感如此精妙的诗句,是得在游览过后,有得这美感的体验,方能作出好文章。

若是没有实景,也断断是不能有如此意境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我较偏爱的诗句,月、松、泉、石,在自然中是以各自的形态单独呈现,但是互为映衬在一起时,又会形成整体的画面,自然成诗。

我曾在山林中,见过这样绝美的意象,一处松林,山野岩石,有清泉自竹林深处来,唯留声音悦耳。

“小桥流水人家”,在苏杭一带,这样的建筑风格尚自留存着,若你看到这样的建筑,也难免会吟诵这样的诗句了。

“月上柳梢头”,某个季节,曾在一个江南小镇逗留,闲游,黄昏天色将暗时,新月半隐半现的掩在云中,恰有垂柳低眉似佳人,屋色青黛,屋檐飞扬。此般可以入诗入画的景象,“人约黄昏后”,是再恰当不过的事了。

但若没有这自然之境,怕是绝无可能有此佳句产生了。

而中国建筑的风格也是如此,依托自然,依托山水,遵循自然之道,遵从自然之理,依着自然的走向,借景,生景,借境、造境。

中国建筑的格局向来是讲究对称的形态的,是为对称之美。这也是受了中国儒家文化与中庸之道的影响,不偏不倚,调和阴阳。

在园林的造景中,则是讲究以自然形态入胜。

许多文人雅士的山间小居,表现的更为明显,也多能看出传统文化对于格局的影响。不以破坏自然为美,而是以顺其自然,人与自然相融而居为美。

中国画的意境,也是甚有意思,只需寥寥几笔,便会勾勒出无限悠远的诗意。中国画的意境,也是讲究全局的,若没有诗意,也就没有它的格局存在了。

中国画多以山、水、鸟、鱼、花、树等事物入画,且讲究大量的留白,即我们所说的意境。

留白,既让主题画面突出,也是留出空间,去自行想象各人心中不同的意象。

一幅鱼戏水的画面,可能只有两条鱼,或是数条鱼游弋在画面中,并不画出水,也并不画出水的纹路,只以鱼儿灵动的神态,鱼儿游动的走向,来体现鱼儿游在水中的易趣。

不见水,水却已在画中,画面无水,却可以看到水的流动,还有鱼儿搅起水波的形态。

或是一只喜鹊踏花枝,体现春色满园,诸如此类,着实有趣的很。

中国画的另外一种作画体系,也有不留白的形态,这样的作画,则突出的是画面的整体性,相融性。

诸如一幅山水画,山水必然相依,人物,房舍处在其中,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意贵乎自然,若自然遭受破坏,那么这种诗意,以及关于诗意的想象,也将不复存在了。

                               ---止---

相关文章

  • 中国式的诗意与自然之道

    文:十月桃花雪 今天刚看到一篇文章,是这样说,中国式的诗意,建筑也好,绘画,诗歌也好,都是依托山水的,崇尚自然,若...

  • 解密乐老师的写作理念

    语文教学的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从一个角度说,就是人性之道;人性之道,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天性之道。道法自然,就遵循了...

  • 自然之道——努力与等待

    自然之道——努力与等待 雪峰 人生最可悲的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悲莫悲兮生别离,”有人说“哀莫大于心死...

  • 世俗规则与自然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生长在社会,自然带有不同社会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对于现...

  • 道~笔

    书一道字,握笔横沉,形神意我,阴阳之间,随笔自然,与合天机,生之道,缘之道,死之道,空之道,道缘于心,承缘于程,是...

  • 教育孩子本是天下难事,当焦虑与烦恼时,不妨调整一下思维,转向大自然,体悟自然的变化之道,万物的生长之道。 春看小草...

  • 诗意的自然生活

    在我读过的书中,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瓦尔登湖》是较为与众不同的一部。不过现在回想起来,略微有些遗憾,因...

  • 大自然的诗意

    打开窗户,走出房间拥抱这一片蓝天放飞那一只风筝看彩虹悠然自在地打盹听云雀信心满怀地歌唱青山绿水,书写着一代人的年轻...

  • 精致的生活未必就是诗意的生活

    享受“诗意的生活”也是需要成本的。 比如喝茶,茶有品质优劣之分,高级龙井与粗茶茶梗味道自然不同,诗意是否也有差异。...

  • 自然之道

    每一次读书,都是快速地在人生的道路上疾驰一次,酣畅淋漓地疾驰一次。 人要和宇宙和谐相处,遵守自然法则。这也是人的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的诗意与自然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qg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