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脾气火爆的野芽和公公产生了分歧。
虽然,两人都动了肝火,但顾及到孩子在场,不宜争吵,我们只得尽量克制自己,用只有成人间才能听懂的语言小声刺痛对方,之后便彼此压抑着散开。
“憋”了一架后,公婆回到卧室,关上灯,躺到床上,想着自己如此小心翼翼地疼爱儿媳,却换来如此的“报答”,不免伤心,只得在漆黑、冷漠的房间里默默流泪。
他们的眼泪并没有浇灭野芽心中的怒火,我依旧感到郁闷、窝火,无处安放的怒火在我体内四处乱窜,那一刻,我已然被冲动的魔鬼附身,我还想要攻击,继续攻击。
我渴望有一场真正的战争。
“真正”的战争,就像我与母亲之间那样的战争,怒吼,大骂,哭喊,持续不断地相互攻击,直至把关系逼向绝境。
我渴望与公公之间发生的战争模式,正是我和生身父母的相处模式,“忍耐忍耐再忍耐,忍到忍无可忍,便一触即炸,冲动失控地攻击彼此,使事态走向无法挽回的极端”。
似乎只有这种为我所熟知的相杀模式才能使我找到安全感、归属感、被接纳感。
可是,我明明非常讨厌与亲生父母的相处模式,却被它的熟悉感吸引。
据听说,心理学上将这种不知不觉地反复制造机会,以体验某种情感的现象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重复是为了使过时的情景再现,就像《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不断地回到原点,只是为了修改历史,疗愈自己。
2.
回顾历史,或许我与母亲的矛盾根源在于,母亲在乎“别人”的眼光远胜过在乎我的感受。
这种矛盾渗入每一件小事情。
我与婆家的小姑子们,因喜欢彼此的穿衣风格,也因衣服穿腻了丢了可惜,便时常交换彼此的旧衣物。虽说是旧衣服,但实际上都很新,因为我们都很臭美,爱买衣服。
有一次,我拎着旧衣服,开开心心地站在穿衣镜面前试穿。
妈妈见了,张口便说:“难看死了,这都谁的衣服?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还要捡小姑子的旧衣服穿!我们到这种程度了吗?别人怎么看你?没钱的话,我给你!”
“别人怎么看……”是妈妈不自知的口头禅。
妈妈的话总是劈头盖脸而来,活像是春风里的冰刀,杀尽温暖,割在人心上生疼。
为了替自己赢回公道,我总是努力辩驳,然而我的哭喊无声又无力,我张大嘴巴,大吼大叫,却像是一场独角哑剧,母亲从没听见过我撕声的呐喊。
因为,她不在意我说了什么,她自动屏蔽了我的声音,她只坚定地认为她是对的。
她的否定和忽视,喂养了我心中那头狂躁的野兽,野兽一天比一天壮大,我愈长大愈不安。
在快被逼疯时,我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大逆不道的言语脱口而出,那些过激的词汇会让妈妈流泪,而她流泪时,我才感觉到她爱我,我才发现她看见了我。
我喜欢母亲的眼泪,那是我被爱过的证据。
3.
所有的“求而不得”,都会变成更加疯狂的索取。
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的东西,我们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此放弃,而是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疯狂的索取。
我们会尽可能的从那些爱我们的人身上索取,婚姻成了我们的续命稻草,我们趴在婚姻的颈上,贪婪地吮吸着。
内心越空洞的人,就越会将一切无理的欲望和需求,抛给另一半。
显然,我也是个空洞的人,我对“被爱”上瘾。
与公公“憋”架后,我将所有的窝火和郁闷都转向了老公,挑刺,挑事,在语言上攻击老公。
攻击,像是一把夺爱与泄愤的利器。我竭尽全力地攻击老公,就像未被完全满足的婴儿通过撕咬母亲的乳房来释放自己的不满,和试图获取母亲无条件的爱----即使我很坏你也要爱我。
在爱人面前,我们的确会退行,而退行的程度,取决于你未被满足的程度。
4.
穿过外在的行为与情绪,看见内在渴望,才会成长。
穿过我的攻击与愤怒,我看见我的渴望-无条件的爱。
我渴望来自外部、一个实实在在的“别人”来爱自己,而不是一个虚构的、想象的精神支柱,就像一个干渴了很久的人,需要的是一杯真真实实的水,而不是一颗想象中的梅子,对于一个从未被真正看见过、爱过的人来说,望梅止渴已经远远不够填补他内心的黑洞。
所以,我一直在寻找这样“无条件的爱”。
有人说,我想要的那种爱根本不存在,心理学上也教我们要先试着“自爱”。
可是,如果我想要的“不存在”,那我就要来创造一个“存在”。
奇迹总需要人来创造,不是吗?
5.
相信奇迹的人,才可能创造奇迹,而比起奇迹我更相信爱。
因为爱,会创造奇迹。
攻击老公时,孩子躺在我的身旁睡着了,我看着那个小小的身躯,一股暖流慢慢地在心间漾开。
我对老公说:“停止对其他事情的讨论,将所有精力聚焦在改变上。”
无意义的争吵,只会耗尽彼此,聚焦正向、积极的内容,才可能改变千篇一律、糟糕透顶的人生。
于是,深夜里,我们积极地探讨了针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6.
越逃避,越恐惧,越面对,越有力量。
虽然,我和老公当晚已经讨论出了对策,但第二天,当我一个人面对问题、执行策略时,我又想退缩了。
在决定逃避前,我给自己留了5分钟放空的时间,我站在阳台上,看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仰望着干净广袤的天空,整颗心静下来了。
我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勇敢尝试自己从未做过的事,虽恐惧,却不逃避。
本来,我别扭的性格是不可能再去理公公的,但因为对孩子的爱,我并没有逃避公公,然而可巧,当我们自己发生改变时,世界好像也变了。
一向倔强、自以为是、从不低头的公公,竟然也主动和我沟通、言和。
那一刻,有什么压在我们彼此心底的东西飘走了。
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我感到心里某个角落在发光,很微小,却很有力量,再细细的看,那是对女儿“无条件的爱”。
在寻爱之旅中,我意外发现除了“被人无条件地爱着”,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去爱”,同样能给人力量,创造奇迹。
比起奇迹,我更相信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