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 当年明月 缩写 卉青
内阁“票拟”国家大事,皇帝修改审阅,太监代为“批红”,大明朝在这个简单有效的流程中平静地向前发展着。
一个奇特的宦官
永乐末年,朝廷下旨,大意是:各省市教育系统的官员,工作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到京城当官。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但没有免费的午餐,它的附加条件是“必须净身”。
当大家都把这道旨意当成笑话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在郑重地考虑这件事情。他是一个犯了错等待处罚的学官。他已经娶妻生子,又不甘心庸碌一生,一直在等待一个施展雄心壮志的机会。就在这时候,这样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付出代价!别人不敢干,我来干!这个敢为天下先的人,就是王振。
王振,山西蔚州人(河北),任当地教官,自愿净身入宫教育宫内人文化。王振到了宫中后,在一堆文盲和小学文化者中鹤立鸡群,很受尊重,被称为王先生,名声渐大,引起了宣宗注意。朱瞻基感觉他是个人才,就派他去侍奉太子朱祁镇读书。王振确实是以个好老师,他教导太子读书,对其严格管理。朱祁镇对他也很尊重,称他“先生”,他们之间慢慢培养出极其深厚的感情和信任,而正是因此,最终酿成大祸。
转折的开始
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朱高炽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仁宣之治”,这十一年是明朝的黄金时代,大明帝国空前繁荣强大。
宣德十年(1435),朱瞻基病逝,年仅三十八岁。仁宣之治就此完结。
朱瞻基为九岁的儿子朱祁镇留下了五位顾命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此五人堪称豪华阵容,文有三杨,武有张辅,还有一个专干秘密工作的胡濙,朱瞻基应该走得很安心。
明英宗朱祁镇
提起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人,人们自然会想到他身上的两大污点:土木堡的惨败和杀害北京保卫战的于谦。从皇帝到俘虏,再到囚犯,再到皇帝,朱祁镇的人生不可谓不传奇,但在明英宗这个时代,另外一个强人的登场,使者个朝代更加精彩夺目。
就此开始吧!
从隐藏到暴露
王振不是个简单寻常人。他明白,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牢牢抓住朱祁镇这个稀世珍宝。朱祁镇是王振一手带大的,是他的学生,也是太子,只要有朱祁镇在,他就有机会独掌大权,权倾天下!
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机会来了,但事实并非王振想的那么简单。
障碍
在王振夺权的路上有两大障碍在阻拦着他:一个是以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老江湖为首的文官集团;另一个是一个女人——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
英宗即位的时候,杨士奇已经七十一岁了,这位四朝元老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王振要想大权独揽,首先要过他这一关。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有杨荣、杨浦为首的文官集团的势力,王振只能乖乖地做他的奴才和太监。
然而事实证明,真正对王振起到遏制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碍——一个女人。正统(英宗年号)元年二月,张太皇太后召五大臣开会。在会上,张太皇太后告诉朱祁镇,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和这五个人商量,没有他们的同意,不能做。
嘱咐完朱祁镇,张太皇太后并没有散会,而是命令宣王振进宫。王振进宫跪拜行礼后,刚才还和颜悦色的张太皇太后突然发飙,对王振大喝:“你不过是个伺候皇上的宦官而已,却多有不法行为,今天我要杀了你!”突发的一切让王振魂不附体,瑟瑟发抖。本以为让他进宫的目的是要委以重任,没想到是让他到鬼门关旅游。五大臣也是看得一头雾水,这究竟是演得哪一出?
其实张太皇太后也不是真想杀王振,只不过是想吓唬一下他,不让他干政!不过这一吓,倒成了王振心里永远的痛,以后只要见了张皇张太后就像老鼠见了猫。张皇张太后经常隔三差五找个时间把王振叫过去敲打一下骂一顿,足足骂了七年。
面对强大的障碍,王振及时调整了对策。他对三杨恭敬有加,每次去内阁传旨,都摆出一副羞涩的表情,畏畏缩缩不敢进门。如果三杨和他说上一句话,他立刻表现地受宠若惊,好像能够和三杨说话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慢慢地,三杨做出了错误地判断,认为王振还是个不错的人。而王振却在谦恭的表象下,不断拉帮结派,扩大自己的势力,广结党羽,控制朝臣,还利用司礼监的权力把自己的侄子王山安插到锦衣卫当同知。
王振扫除专权障碍
正统七年十月,张皇张太后病逝。此时,三杨中的杨荣也已经去世,杨士奇和杨溥也是垂垂老矣。
王振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大权独揽、广结同党、控制了锦衣卫,收罗了很多饱学之士。其中最无耻的一个是工部侍郎王祐。明代,大臣们都留胡子,王振当然没有(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当他看见王祐时,发现他也没有胡子,于是便问他原因,王祐答:“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留呢!”真是令人作呕,无耻无界限到如此境界,祖坟上都得冒青烟。
五十年前,朱元璋在宫门口立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碑,上面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王振感觉每天看见这玩意儿很刺眼,于是命人移走。如果老朱还在,一定把王振这小子抓起来,剐上三千刀。第二天上朝,大家看见开国皇帝的手迹不见了竟然自觉地集体保持了沉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才是正理。
王振虽然气焰滔天,有一个人却不买他的帐,他竟也奈何不得。正统六年,张太皇太后病危,骂不动王振了,三杨也势微,王振实权在握,当时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都要孝敬王振一下,表示对这个死太监的尊重。但有一个却不屑一顾,气得王振牙痒痒,准备编制个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人意料的是,不但地方上的官员、老姓帮他说话,甚至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有些藩王也出面了。王振一看势头不妙,只好放了这个人。
这位硬骨头的仁兄就是当初骂朱高煦一骂成名的——于谦。
抱负
人心不足蛇吞象。掌握朝政、统领群臣,这还不够,王振还梦想着像他的偶像朱棣先生一样横刀立马,建功立业。
一个人有梦想是好的,但脱离自己的实际能力谈梦想就属于痴人说梦了。
王振是一个极品,所以一定要搞出点奇葩的事情来才肯罢休。偏偏时局还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敌人出现
当年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瓦剌首领马哈木的儿子脱欢很有本事,他用了六年的时间就统一了瓦剌。之后他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开始攻击阿鲁台。宣德九年,阿鲁台被击败,战死于大漠。正统四年,脱欢也死了,但他的儿子也先更强悍,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蒙古统一,把矛头指向明朝。
蒙古人会打仗,但很穷。一直以来他们都是通过交换和抢劫的方式得到生活必需品。朱棣时代,他们开始和明朝做生意,每年定期入京交易,用他们的牛羊皮毛换明朝的手工业品,明朝处于贸易优势。到了也先时期,需求量增大,朝贡贸易剧增。每年都有数次朝贡,几千人来,明朝的手工业品供不应求,仿佛掉进了贸易陷阱。期间也先还玩了几次阴招,马匹以次充好,使者中混入强盗小偷,几乎不是来做生意的,简直就是抢劫来的盗匪。
蒙古部落的倾销强盗行为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其中态度最强硬的竟然是王振。当然,他不是为了国家,他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当初也先来做生意每次都给王振行贿,时间久了,竟然忘了这茬了,王振愤怒了,命令核实使者人数,一下子就减去了应付金额的五分之四,也先几乎血本无归。本就磨刀霍霍的也先,正好找到了借口,战争一 触即发。
延伸阅读
不能生育的“翁父”:朱祁镇对王振极其恭敬,言听计从,有时候正在商讨政事,看见王振过来也要起身行礼,口称“王先生”。上行下效,王公大臣们都厚脸皮地称王振为“翁父”。就这样,这位王太监摇身一变,成了儿女遍天下的“王爸爸”。既然认了瓮父,那见面就得跪。最开始,跪拜王振的都是那些溜须拍马急于攀附的小人,后来时间一长,跪拜就成了一种规矩,王振也把这当成了一种特权。有胆敢不跪的,不是被关进大牢就是贬官发配。
朱瞻基的错事 :朱瞻基做的最严重的错事就是废后。他的原配胡皇后贞静贤淑,贵妃孙氏年轻妩媚,工于心计,更讨朱瞻基欢心,后来又生下太子朱祁镇,更是宠爱有加。朱瞻基密令胡皇后以多病无子的原因主动辞去皇后的身份。后来,朱瞻基也很后悔自己的“少不更事”,但他已经开了一个坏头,在他之后,明朝又多次发生了废后的风波。
太皇太后知多少:从西汉的吕后到清朝的慈禧,一共有42个女人曾获得太皇太后的尊贵身份。其中最年轻的太皇太后当属汉代的上官氏。她6岁就成了刘弗陵的皇后,十年后 刘弗陵驾崩,昌邑王刘贺继位,她又成了皇太后。结果不到一个月,刘贺被废,汉宣帝继位,她成了太皇太后!虽然汉宣帝比她大三岁,依辈分还是要叫她一声奶奶。
不准歧视我:王振曾为了博取三杨的好感,特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跪劝朱祁镇不要贪图玩乐,让三杨大为感慨。虽然在三杨面前小心翼翼曲意奉承,但在朱祁镇面前王振却很威风。正统六年,三大殿建成后要大宴文武百官,照惯例,这种场合是不允许太监参加的。王振暴怒道:“我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为什么没有我的一席之地!”朱祁镇也怕委屈了王振,连忙令百官迎接,甚至还开了东华门的中门。(明清两制,外臣、内宦均走掖门、旁门)
虎父犬子:教子无方是杨士奇人生最大的败笔。其子杨稷仰仗着父亲的权势骄奢淫逸,横行乡里,甚至还搞出几宗命案。当有人告诉杨士奇时,他还将信将疑。于是利用回家扫墓为名试探他的儿子,知父莫若子,他的儿子在父亲面前夹起尾巴做人,把杨士奇哄得团团转。不久,王振抓住这个把柄大做文章,杨稷最终被绳之以法。遭此打击,杨士奇声誉扫地,告老还乡,第二年就含恨离世,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