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怀我二姐时,正是农村吃食堂的时候。
吃食堂、吃食堂。
家中不留半粒粮,
到点大小团团坐,
一会功夫饭菜光,
慢的打狼吃不饱,
快的吃完晒太阳,
盆底剩下几个粒,
不饱下顿再商量。
其实,当时的重庆农村,远比诗里描写的还严重。
我妈当时能怀上我二姐,算不错的,因为我父亲在公社上班,好歹能吃得饱点。
如今,有时侯我在楼下卖水果家,聊起这事,他这人说话比较粗俗:“那时侯的人,能闹圈都不错的了;还怀孩子?!那时侯,没几个能怀孩子的。”事实也是如此。
在我二姐前面,本来还有一个偏颈姐姐,她要活着,才叫二姐。当时才两三岁,就死了。她本身又有点病,加上缺医少药,又才两三岁,年级幼小,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很差,还缺吃的,这样的人当时就得死。不死她这样的,还死谁去?!
妈妈成天在食堂里,只能分得二两米饭,后来,连二两米饭也分不上了。这哪能添饱肚子呢?!根本不能。你以为像现在大家营养过剩,吃二两主食还算多了啊?!要知道,当时我妈妈又要顾五岁的大姐(大姐是小孩当时只供应一两米饭),吃完饭还老嚷嚷:“妈妈,我饿!我饿!……”我妈还得给她来几口。妈妈还得兼顾怀在肚子里的二姐。你说,苦不苦?!
妈妈后来经常跟我们念叨,多谢了你堂爷爷。堂爷爷年龄大,被生产队安排去放牛。堂爷爷总是穿一件长衫,到了放牛的地方,他就一边放牛,一边装着到蚕豆地里拉屎粑粑,半天也不出来,偷偷地剥点蚕豆,卷在长衫里,悄悄地带回来家。路过我家时,又总是偷偷地,或多或少给我一两把。就这一两把,就是救命粮。
家里又没有锅,锅都被生产队拿去大炼钢铁了。晚上夜深入静时,我妈才偷偷爬起来,偷偷地用家里唯一留下的铁水瓢,来生火煮蚕豆埴填早已饥饿的肚子,充点饥。重庆的山区,基本上都是单家独户的。
后来,我妈对我们老说:“当年要不是达办你堂爷爷,说不定妈妈早就饿死了。那还有你们!”
那时候,那些快要饿死的人,全身都浮肿,临死前都总不忘说:“能给我一口饱饭吃,再让我走也好啊!”上哪里满足他们的心愿去。现在,临死前的人,还大鱼大肉,饱餐一顿才上路。今非昔比!
后来,二两米饭也难保障了,饥饿的人们,把能吃的野菜都挖光了;把能吃的树叶都采摘干净了;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没什么吃的了,就到处找神仙土吃去。
邻居家饿死一小孩,大人们实在是饿得难受,忍耐不住了,晚上悄悄地把自己死去儿子的屁股肉,也削了下来,煮了吃了。过后人们都问他吃人肉是什么感觉,他就回答:“像吃猪泡渣似的!”如果当时的人们,不饿得发疯了,会吃死人肉?!还是自己死去的孩子。饿极了,是什么滋味?!就是这滋味。
妈妈三十几岁时,就是过的这样的日子。我像妈妈三十几岁的时侯,中国的农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只要你想吃愿吃能吃敢吃,都有你吃的。
重庆火锅,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餐饮形式,在今天,其繁荣昌盛已经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从祖国的天南地北、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海角天涯到全球的大洋彼岸、狮城宝岛、红场圣地、沙漠丛林等等,都有重庆火锅的美味。重庆火锅风行与盛行更加体现了“盛世出美食”的道理。有朋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赶紧做重庆鸳鸯火锅去——
1、用100克牛油、菜籽油,下锅熬化烧热。
2、下入花椒、辣椒,煸香。
3、加入姜蒜煸香。
4、再下入郫县豆瓣酱、永川豆豉煸酥煸香,煸出红油。
5、香料(大料、桂皮、香叶、山奈、丁香、小茴香、千里香等等)、花椒快速炒香。
6、加入事先熬好的牛骨汤,烧开后盛入鸳鸯火锅的一锅中烧开。
7、下入醪糟汁、冰糖、料酒、精盐、鸡精、胡椒粉等,烧一会儿,打净浮沫,就可开烫火锅。
8、另起一锅,将老母鸡、猪棒骨等洗净,冷水下锅焯去血水。
9、用清水洗净。
10、食材放入锅中,掺入4000克左右的水,先用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后改中小火。
11、吊出鲜味后,放在鸳鸯锅的另一锅,加入食盐、鸡粉、胡椒粉、料酒、香葱等即可开烫。
好日子了烫起来!今晚,朋友来了,就红红火火痛痛快快热气腾腾烫起来!烫起来!烫什么?!
青山横北郭
来个鸳鸯锅
美人卷珠帘
莴笋有点甜
缘愁似个长
火锅唰鹅肠
晚来天欲雪
下个羊肉卷
千山鸟飞绝
毛肚是一绝
怀君属秋夜
还要菠菜叶
空闺人独愁
再加个黄喉……
火锅里,开满了花椒,煮沸了红油,不分青红皂白,麻醉了亲朋好友的嘴唇与舌头,大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鸳鸯火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