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里有个男生,叫会灯,比我大三五岁的样子。
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
听村里人说,本科毕业他考到清华读硕,后又去美国读博。
他的求学生涯就是个奇迹,而他也成为村里的传奇人物。
父老们在警醒孩子好好学习时,总会提起他,要求读书的孩子以他为榜样。
母亲便在我面前提过他,让我向他学习。
我也常听其他人谈起:
会灯学习之努力、刻苦,达到骇人的境地;学习成绩之好,有很多学校抢着要他。
在县一中读书,每个月回一次,几十里路,靠一双穿着破解放鞋的双脚,连车也舍不得坐,这孩子,真能吃苦。
家里母亲病重卧床,缺钱,交不起学费,他自己靠奖学金来给交学费。
真厉害啊!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还是名牌大学!去读大学时穿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衣服……
父老乡亲提及会灯,莫不交口称赞。
其实,我几乎没见过他,所以,我们之间也不可能有什么交集。
但我听着他的传说长大,每听别人念起,便心生艳羡和佩服。
心中暗道:太厉害了!我也要努力刻苦,成为像他一样厉害的人!
那时幼稚,只羡慕他是人们口中的榜样,只看到他努力拼搏。
却未曾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努力?为什么要刻苦?为什么不穿好的衣服?为什么不坐车回家?
当然啊,以那时的思维和经历,更别提关注他那不幸的家庭。
直到自己慢慢成长,也经历贫穷带来的困苦屈辱,也想发愤图强,改变这令人难堪难受的现实。
那时不懂,若不努力学习,我们的生活还能有什么?若不努力学习,那生来贫苦的命运如何改变?
每受到委屈,或被欺负,甚至是侮辱,我都在默默忍受中无数遍告诫自己,想摆脱卑劣处境,只有努力学习,增强实力。
在求学的路上,我吃过不少苦头,初中家里穷困到几点,没钱交学费,曾辍学打工,挣些学费后再回校读书。
在一中读书时,有段时间,一天三块钱生活费,从不敢多吃一碗面,不敢喝一杯牛奶。
每当在艰辛中前行,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个场景:那个很少见过的会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旧旧的解放鞋,走在学校和家之间那条几十里长的路上,孤独又坚韧。
后来,我也成为了别人学习的榜样。
但那并不值得骄傲。因为我认识到,别人眼中的学霸,那么厉害的人物,其实不过是为生活所迫、所折磨的窘逼。
而努力学习、通过考试、成为学霸,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对抗命运、力所能及的有效途径,也是所能依赖的最好武器。
2
大学时有五个室友,一共六人。
刚进大学的一两个月,基本都是整个寝室成员集体行动,军训,吃饭,理发,洗澡,逛街,还有上课……
但上课,并不等于学习。
六人中,有两个来自城市,两个来自城镇,总之都有一定家底,吃穿不愁,不是那种学习不顺便感觉人生晦暗无望的那种,无需把学习看得多重,吃喝玩乐游戏泡妞,只求过,不求优,学习上顺其自然,随性就好。
而萧子来自西北的一个地方,一进大学便风风火火,没多久开始找兼职,缺钱缺的嗷嗷叫。
大冬天,东北那地儿,零下二三十度,萧子除了上课,很多时间在外跑兼职,家教、传单什么都干。
萧子曾刷新整个寝室成员的认知:一个学期,一条裤子,直到破弃。
我们都曾以此嘲笑过萧子,但萧子从不以为意,也跟着乐呵呵大笑。
后来,寝室成员逐渐分化,除非专门召集,吃饭玩耍通宵什么的,否则很难聚齐。
夫子的大学,过得飞一般潇洒快活:打打游戏,泡泡妞,不时换个女友,开个房。生活费用光了,就给新加坡的妈妈打个电话;当然,自己也会自力更生。听从他妈妈的安排,雅思考过后,大学毕业待业半年,然后便直接去了新加坡。
虽然我和萧子有共性,都缺钱,但具体情况还是不同:萧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有早已能独当一面的大哥,母亲也经历过某些场面,无需为家忧虑。
萧子对独立有股执拗的追求劲儿,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向亲人开口。这是我很佩服而欣赏的。
而我,即便到了山穷水尽之境,也不忍向家里开口;有时即便开了口,也只能徒增叹息,还要感受电话那头的愧疚和无奈。简言之,向家里开口,对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
萧子和我,整个大学四年,结下很深的羁绊,因为我们都没有钱,都没有牛逼的父母可以依靠。
家庭殷实,父母能干,读大学宛如在度假养生,那就是一种享受。
而母亲告诉我:你要靠自己,你也知道,我们即便想帮也是有心无力。
靠自己并不是什么坏事,但相形之下,总感觉有那么丝丝悲壮;走向独立的悲壮之歌,只有经历的人才懂那种悲凉。
3
有人以为是炫耀,因为他们只看得到学霸表面的光鲜亮丽;根本体验不到的却是心酸。
只有自己清楚个中原委;只有自己才品尝得到个中滋味。
刚进大学,处于迷茫中几个月都没缓过来,临近学期尾声才发现:时光在恍惚中荏苒了,学习在茫然中荒废了。
当意识到自己甚至有可能挂科时,那种慌乱、绝望、惊恐至极的体验,恐怕很少有人能感受到。
如果连引以为傲的学习和成绩都失去了,那生活除了剩下绝望还能有什么?
对,我就是那种人,过的就是那种人生:学习落下了,人生就灰暗无光了。
而身边的人,很多根本就不在乎丝毫,挂科而已,重修不就好了,多大的事儿?
那时候便知道,虽然我们的生活以读书而暂时被安排在一起,因此有了交集,但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因为,他们不当事儿,于我却是天大的事儿。
对于关系到命运的事情,鲜有人能做到举重若轻。
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依靠的我,心里明白得很,自己其实连当学渣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当学渣,在父母的羽翼庇护下,可以任性,有相当的财力物力用来挥霍,还心安理得。
而我曾被父母一遍一遍地告诫,你要靠你自己,我们没用,帮不了你。
告诫的声音,充满自责,无奈,愧疚,心酸,至今在我脑海回荡,未曾消失。
他们是真的无力帮助我。
所以只能逼自己独立,让自己通过努力,能看到生活和命运改变的希望。
4
走向独立的辛酸,不论是努力学习挣尽可能高的奖学金,还是利用空闲做勤工助学、跑出去兼职,或是利用暑期在工地浑汗如雨、或是起早贪黑尝试做些生意,都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尽。
有人羡慕不已,你真厉害,学习恋爱赚钱都不耽误;我就只能向父母要钱。
我说,学习恋爱确实没耽误,但是哪敢谈什么赚钱,不过是为了生计。
如果可以,我宁愿蜷缩在那个温暖的避风港,恣意享用每个月父母打来的生活费;
如果可以,我宁愿尽情享受父母的照顾和呵护;
如果可以,我宁愿只争取那一年一度的奖学金。
实在不明白,自己这副窘逼样,有什么好羡慕的啊!?
真真好笑,居然有人羡慕这样一个穷困落魄的家伙!以为这样很幸福。
殊不知,你才是那个真正值得我去羡慕的人!是那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有能干的父母经营的家庭为你遮风避雨,你只管做好你该做的、想做的事情,这本身是多么重要而巨大的幸福!
相形之下,我与你们的差距,至少是一代人的时间啊!
你们现在能享受的待遇,我却只能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得以实现。
这么比较,是不是觉得命运特么的厚此薄彼,很不公平?
然而,如果为此抱怨、自暴自弃,那么自己根本就混不到今天这个样子,也许就会像隔壁叔公家的孩子、那个大我几岁的堂叔一样,好吃懒做,拿偷抢掠。
因为他觉得世界不公平,凭什么有人生来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自己却要辛辛苦苦流血流汗才能吃饱穿暖?
有时,自己也在想:
凭什么啊?想安生上个学,却交不起学费;想要点生活费,却连一周三五元也得不到。
5
这个世界,真的有公平吗?我无数次问自己。
当经历越多,走入生活越深,见闻也愈繁,我终于下了结论:
这个世界,毫无公平可言。
现实如此,但:
出身寒苦的会灯,凭着自身的坚韧,如今早就过上了绝大多数村里人根本无法企及的生活。
家境萧条的萧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如今也过得潇洒幸福。
所以,你看:结论其实以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怎么去做?怎样才能最大限度改变自己的命运?
面对不公平,无聊的人抱怨;懦弱的人受害;聪明的人跟随;清高的人逃避;勇敢智慧的人,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
如果你不够勇敢智慧,至少不要无聊,也别借口连连掩饰懦弱。
请把焦点放在自己力所能及事情上。
这是最好的应对方法,没有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