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快乐的秘密2:情绪的惯性》里提过,一个人快乐与否,50%是天生的性格使然……40%的快乐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而情绪有惯性,“只会选择最熟悉的情绪。即使是焦虑和不悦的情绪,只要成了习惯,大脑就会安心。”
对习惯的改变之难我们都有体会。情绪和思维习惯有关,其改变更是难上加难。虽有“40%”的改善可能和努力空间,然要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
既然如此,如何防患于未然,在情绪形成阶段通过积极塑造、引导正面情绪的形成,继而保持良好的惯性发展下去呢?
答案就是,从娃娃抓起。
和成人相比,幼儿个性具有相对的可塑性。
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大。
2
儿童心理发展有其规律性。
我们的很多俗语蕴含着对这种规律的认识,比如,“3岁看大,7岁看老”,已被现代心理学证明其科学价值。
儿童心理学家把从0-3岁称为婴幼儿期,3-7岁被称为学前期。
婴幼儿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其中,1-1.5岁,分离焦虑到高峰;3-4岁之前是情绪发展稳定期。
专家指出: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而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我们常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其实,真正的起跑线不是名牌服装、贵族学校,而是良好的个性、品行,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3
对儿童情绪管理的研究,很多文章是针对情绪表达、情绪克制或调节等方面。
事实上,幼小的儿童虽然已经是情绪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但受心理发展规律所限,主动意识非常弱,情绪具有被动性,表达、克制或调节应是儿童情绪管理的结果或高级阶段,而远非其全部内容。
真正的儿童情绪管理,应始于婴儿时期。具体来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其谈情绪管理,不如谈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是第二阶段的重要基础。
第二阶段,才是情绪识别、情绪引导、情绪表达和调节等,是第一阶段的结果和延伸。
只重视第二阶段而忽略第一阶段,是舍本逐末,效果微乎其微。
4
20世纪五六十年,美国著名动物心理学家Harry F. Harlow做了一系列罗猴实验,研究依恋关系会对婴儿产生什么影响。
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被养育、生后孤独长大的猴子,行为十分反常。它们不具备与其他罗猴进行很好相处的能力,缺乏性兴趣。
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鲍尔比受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依恋理论的关键概念:
(1)依恋是一种生物性需要,是婴儿本能反应的结果,他们需要与照看者的亲密感;(2)当儿童依恋母亲或其他经常性照看者时,儿童能够以此人作为安全基地,并从她出发进行对环境的探索;(3)每个人都会形成对早年依恋体验的心理表征,它的基本成分是母亲的关爱和认可。这是儿童信任和自信的基础。
鲍尔比把依恋关系的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l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到6-8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选择性,对母亲和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和反应。;
l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到2岁),婴儿开始特别愿意和依恋对象在一起,这个依恋对象大多是母亲,也可以是父亲和其他给予婴儿情感呵护的照看人。只要母亲在他身边,婴儿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围的环境。
l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后),在这个阶段,婴儿获得了自我的观念,并且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观点。知道了母亲爱自己,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到母亲的需要和兴趣,同时会据此调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心理学家指出,6个月至3岁是幼儿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
相关研究还发现,在12或18个月是安全依恋的儿童,到了2岁时比那些非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大的兴趣解决问题;当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时,也较少发脾气,更多地接受母亲的帮助。
安全依恋的儿童积极性情感较多,而消极性情感较少,他们较少发牢骚,攻击性也较弱。
5
依恋主要通过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它是婴儿与抚育者(母亲)之间积极的感情联系与互动过程。
一项针对孤儿院儿童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流于形式而没有情感互动的看护不会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正确的做法是,婴幼儿在需求没得到满足而哭闹时,妈妈(爸爸)要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做出反应。
温柔的怀抱,慈爱的笑容,甜蜜的亲吻等,都可以帮助婴幼儿疏导不安情绪,提供其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保护、支持和舒适感,让ta感到被爱和安全,进而形成信任和亲密的情感。
错误的做法则是愤怒、威胁孩子再哭闹不听话就不喜欢ta了之类,或粗暴的贴标签等。
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调节机制,促进孩子今后探索周围世界的行为,为儿童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写到这,想到《步步惊心》里面的四爷,他在母亲临死前,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竟然是希望母亲给他唱一首摇篮曲。那一刻,他不是帝王,只是一个从小和母亲疏离,内心渴望关怀、渴望母爱的孩子。
6
只有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幼儿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或感到紧张、害怕等心理压力时,才会转向妈妈(或其它抚育者),寻求与其紧密联系和交流。
而妈妈的及时关注,或采取的某些措施来减轻孩子的不适或痛苦,也会使幼儿重新感受到安全和舒适。
这也就是情绪觉察和引导的过程了。
情绪可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其中正面情绪比如勇敢、自信、愉快等能够产生动力;而愤怒、怨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则会消耗心力。
幼小的儿童主动觉察乃至调节的意识较弱,还有很多时候,幼儿会“口是心非”,这就需要父母及时察觉其情绪,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不断强化正面情绪。
比如,一次带K在小区里玩,一个小姑娘单杠玩的很好,忍不住随口夸了一句,“你真棒!”正玩着的K突然停下来,说想回家了;一次上早教课,见我抱着她同学几个月大的妹妹,她立马跑过来往我怀里挤。
后来找了机会和她谈心,她说出心里话,“我怕你夸(抱)别人就不爱我了。”我抱着她,“郑重”的告诉她:无论我怎么夸别人,最爱的还是你呀,因为你是我的宝贝。
有时冷不丁会问,“妈妈,如果我十岁了,你还会爱我吗?”“当然爱你了宝贝,永远爱你!”反复几次,确认我的爱,她便安了心。
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粗暴的贴标签“自私”甚至开类似“你不乖的话我就让别人做我的宝宝了”的玩笑,只会加剧他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7
通过游戏“寓教于乐”,引导儿童情绪或某些能力的发展。
有一次,K参加英语机构的生日会,其中有“抢凳子”的游戏。
前两轮她都顺利通过了,第三轮刚要开始,她突然跑下场来,说不想玩了。我一时愕然,但没说什么,只鼓励她待会想玩了就自己上去。
游戏进行到最后一轮,两个小朋友抢一把凳子。音乐结束,被淘汰的一个小女孩,六七岁的样子,开始大哭起来,直到我们离开,她还在那抽泣。
而K也一直没上场。
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儿童抗挫力的问题。我不想她以后像游戏中那个女孩,便开始有意识的经常和她玩对抗性游戏,使形成游戏就是有输有赢的概念,并且输了“也没什么的。”
后来参加了haba四次体验课,类似桌游,老师反馈她反而经常鼓励一起上课的比较急躁的小男生,“没什么的,我有时还不是会走错。”
效果还不错。
当内心充满安全感时,他们会更有信心探索世界,更有意愿主动表达情绪。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陪陪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亲亲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抱抱我”
儿童情绪管理,从父母的陪伴、拥抱、亲吻,从“爱”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