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你抓住了吗?
文/乔平
身边有许多很上进的人,把自己逼得更紧,经常把一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始终处于紧张忙碌状态,一旦没有完成计划,就陷于深深的懊悔和自责中,认为自己不够努力。也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没什么空闲,经常是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可回头一想,时间都浪费在应付琐事上,重要的事反而耽搁了,于是总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虽然很忙却一点也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前者是有时间管理的,但因为精神高度紧张或没有完成计划,使时间管理陷于崩溃。后者则是一直处于精疲力尽的忙乱状态,根本无法实施时间管理。他们的问题出在哪儿呢?《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这本书告诉我们:看上去你每天都在不停的工作,而实际真正有高效的时间,其实可能只有2小时,你只需要抓住2小时的高效时间,就可以搞定你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7642306/72f0540daadd1080.png)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作者乔西·戴维斯博士,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神经学专家。书中总结了心理学、行为学关于人类自控力、注意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介绍了如何用最高效的状态来完成最重要的事、实现对“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的高效利用。
01 找到抉择点,专注于重要的事
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有些惯性,比如网上购物,只要一打开你会一直点击,直到最后满载而归,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是被某件事打断,你很难停下来。比如刷微信朋友圈,原本是只想看一眼,然后就不自觉地一条一条看下去了,甚至还会跟着某个链接转移到其他战场,等大脑反应过来之后,几十分钟或1、2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这时的大脑开启了自动模式,它会一直按照你给的任务做下去,完全忽略周围的环境和时间的流逝。怎样让大脑从自动模式中跳出来?通常我们都是下意识选择一个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并立即开始行动。这个转折,作者称之为抉择点。与其靠下意识,我们完全可以有意规划一下,好好考虑哪些工作值得做,哪些工作可以忽略,学会寻找抉择点,并好好利用它们,这样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任务最重要了。专注于做最要事情的根本,是掌握好在不同工作之间的转换时机。
02 把有限的心理能量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我们每天做事情消耗最大的是什么?是体力还是脑力呢?作者说消耗最大的是心理能量。所以,如何高效运用自己的心理能量,把它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才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做了一个试验,让两组学生完成一次选课任务,一组需结果发现,不需要做选择的一组学习了11分钟,需要选择的一组学习8分钟就放弃了。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发现甚至是不重要的选择,也会影响大脑做其他事情。
人的注意力、选择能力和自控力都是像力量一样可以被消耗和补充的,我们常做的拒绝、选择和约束都是会消耗心理能量的,大脑的心理能量损耗,会影响我们做最重要的事需要的精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身体节奏,知道哪种情况会消耗精力,哪种情况会补充精力,调整好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把充沛的精力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03 用最好的精神状态去做必须完成的事
提到精神状态的好坏,我们通常认为是情绪问题。乔西•戴维斯博士认为,恰恰是运动和饮食,可以立竿见影的提升你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说,当你手头恰好需要马上做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通过运动饮食这两点,可以瞬间让你满血复活。
大多数人认为运动只会增强体质,同时会让自己变得很累,实际并非如此。研究表明,运动不仅可以使体质变好,更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增强大脑自控能力、缓解焦虑情绪、补充心理能量、提高人的注意力。饮食更不用多说了,比如:脂肪让人的执行能力大幅提升,并能够维持3小时之久;体内如果流失2%的水分,会损伤人的短期记忆力和注意力。吃太饱容易犯困,喝咖啡可以使人兴奋等等。
人的精神状态是有高低起伏的,不可能随时都精力充沛、充满干劲。但是,如果你特别需要马上有一个好的状态怎么办?这就是我们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解决。掌握自己关键的2小时,需要提高对饮食和运动的认知,并努力践行,把别人不重视的事,放在自己心上,是成功的最好的捷径。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是一本框架合理、脉络清晰、重点分明的书,它没有高深的套路,读起来通俗易懂,很容易掌握,但也容易被人们忽略。
如果我们能熟练运用书中的策略,把最高效的状态用于完成最重要的事,做到每天高效2小时,去不断提升自身创造力、想象力、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出色完成每天的关键任务,效率自然会高。这样的良性循环,会让我们带着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去做更多事情,生活的意义也会更大,幸福感也会越强。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