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是我家小子的生日,我做了一个小视频,附言:"一年又一年,曾经的小不点已经比他老爸还高啦",分享到朋友圈。居然收到了近百个朋友的点赞与评论。甚感意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平时我分享到朋友圈的一些文章,或者是觉得对朋友有益的资料,回应者一般都不会超过10个人。感觉关注我朋友圈的人不多。我一度以为,我的那些朋友平时比较少刷朋友圈,或者是把我的朋友圈闭屏了。
真的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正好看到了我发的朋友圈信息,还积极地做了回应。
虽然点一个赞或留一条评论不能说他对你有多么在乎,但至少说明他是关注着的。而且你发的内容正好激起了他互动的感觉。
平时都没有消息,并不是他不关注你,只是觉得没有互动的必要。兴许你分享的文章,你阐述的观点,他都默默地看着。
也有可能,在这快餐时代,文章多如牛毛,大家都没什么时间去看。没有仔细阅读便没有发言权。没互动也可以理解。
如果这一点成立,我们是否也有必要稍微做一个转型?比如说,从文字到视频,至少从文字到音频。
不管任何时候,写作都非常重要。就算要制作音频,文字也要先行,这样才有比较高质量的音频。因为能像张文质老师那样,出口成章的老师并不多。更多的老师,要想得到团队分享的那样,不管长或短,都要做好逐字稿。逐字稿写好了,你分享起来就更有自信,一些细节也更容易打磨。
要做视频,脚本也很重要。好的脚本可以事半功倍。要写好脚本,文字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张文质老师每天8分钟的音频栏目,做得很棒。首季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后续的实操训练营,其中一项就是要模仿这一个的。这个其实可以有。
李镇西老师不久前开启了教育常识视频60秒,也是一个新的尝试。近70岁的前辈,都能赶上这新的传播方式。年龄不大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改变呢?
现在的极简技术,现在的各种APP,各种软件都可以助力。要制作一些视频,难度并不是太大。最关键的是,用什么作为视频系列的素材?只有找好了素材,特别是系列素材,开启才真正有意义。
不过话说回来,是否可以像写作这样?先做起来,用心坚持,做到哪边是哪边。做着做着,会不会目标就明确了?会不会感觉就上手了?会不会就越做越好了?
简单的说,就是先不管质量,先做起来再说。
话虽这样说,当真正想去做的时候,还是畏手畏脚的。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总是担心花那么多时间与精力跟成果不成正比。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想都是问题,做都是方法。就是说你面对某事的时候,你在那边光想,可能很多问题迎面而来。但是当你真正的去做的时候,可能很多问题倒是能迎刃而解。
这样想着,似乎可以动手做一做。
这么多人关注着,真动手做了,做不好才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