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简书时间不长,但关于老蒋的事看得不少,让我想起了很早的一篇小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事情虽然不是类似的事情,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敢于挑战,乔厂长是主动放弃了电器公司经理舒适圈,下沉到亏损企业大胆改革,干成了一番事业;蒋厂长原本帮阿舅跑跑供销,家里的日子也蛮好过,年过不惑才开始创业办厂,也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顶住了不少压力,才有了现在的成功。
一个人其实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很多人是因为环境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人是自我要求、自我鞭策、自我加压,不断地去释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目标、追求和价值。老蒋应该是这样的存在,办厂之初就瞄准了国内大型汽车厂家,还不愿意借力阿舅,自己闯出了一条创业之路,成为了一名企业家。
办企业就好好赚钱吧,老蒋偏偏还要舞文弄墨,据说是当工程兵时埋下的文艺种子,面对着滔滔淮河水,文思泉涌,下笔如神,出口成诗,落笔成文,成了随军记者,还当了文书,还因写稿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离奇的是,期间还当过炊事员,喜欢上了烹饪,真是应了“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口号。
退伍后的老蒋笔耕不缀,1996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梦里水乡》,至今已经出版了散文、诗歌、长篇小说等30多部,简书上每天都会上新多篇文章,文字总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九十一万,已经成为了简书会员合伙人,更主要的是,他是江苏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成了名副其实的作家。
作为一个农村人,没有专门的培训,诗歌、散文、小说样样都能写,委实不易,不要说其他人不理解,家里人也有想法,但他的家子婆还是很支持的,她明白,老蒋不在家写文章,就会在外面白相瞎混。先允许我不厚道地笑两声,很多农民企业家都是这样败的家。老蒋对此说的轻松诙谐,写字如此孤独、寂寞、无聊,我都喜欢的无可救药,到了歌舞厅就会像吃了迷魂药一样痴迷,所以不去。
老蒋是将白相的时间花在了读书写文章上,而且是把经营企业之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上面。已故NBA球星科比有句名言:“你知道凌晨4点钟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的?”老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竟然是凌晨二三点就起床,写文章,读文章、评文章。原本我并没有在意,只是觉得老蒋每天上2篇,怎么这么能写,后经其他书友提醒,才发现发文时间都在凌晨3点左右,真是给惊到了。
老蒋是个宝库,越挖越有货,等着慢慢挖矿,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