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五种业因受卑贱的果报

作者: 善书之馆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13:31 被阅读0次

《辩意经》上说,五事常生卑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地位称之为贱。

佛说五种业因受这果报。

第一是「骄慢不敬二亲」,二亲是父母,对父母的态度傲慢,对父母没有尊敬,不孝,他来世会得这样的果报。

第二「刚强无恪心」,恪是恭恪,就是恭敬,这一类的人也会有这个果报;自以为是,处处不肯让别人。佛在这经上也常常感叹的说,「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为什么佛难教?习气很重,这是我们一般讲个性很强,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劝导。

第三种「放逸不礼三尊」,三尊是说三宝,轻慢三宝。前面第一条是不敬父母,这是不敬老师。世出世间大道就是孝亲尊师,不敬父母、不敬老师,三宝是师道里面第一表率。佛法是师道,是老师里面的模范,老师里面的典型,你怎么可以对他随随便便,一点恭敬心都没有?

第四个原因是「盗窃以为生业」,一生干偷盗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偷盗的手法很多,一定要懂得盗窃真正的意思,在佛法里面讲「不与取」,那都是叫盗窃,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不义之财。你要是取不义之财,做你生活活计的,那就犯了这一条。你不应该得到的,你要把它占有、取得,这也是卑贱的业因。

第五「负债逃避不偿」,欠债的不肯还债,这一生不肯还债,来世遇到了还要还,躲不过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欠债一定要还,欠命还得要偿命,

佛家讲因果通三世,不是这一生。这一生你躲过了,来生怎么办?还有后生,生生世世遇到的时候还是要还,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钱。除非对方觉悟,只有学佛才会觉悟;对方觉悟了,「你欠我的算了,不要你还,你欠我的命也不要你还」,了了,那才行。如果遇不到觉悟的人,他念念放在心上,来讨债、讨命,那就没法子。

在佛家文字记载里面,汉朝的安世高大师,安世高的传记,在《高僧传》第一卷,他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过去生中,他也是误杀了两个人,这一生当中来特地还两次命债。这两次也是误杀,他误杀别人,人家也误杀他。

相关文章

  • 佛经:五种业因受卑贱的果报

    《辩意经》上说,五事常生卑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地位称之为贱。 佛说五种业因受这果报。 第一是「骄慢不敬二亲」...

  • 卑贱的业因

    卑贱的业因 再看下面一段,这一段是「下贱求悔」,这是修忏悔法。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

  • 无题摘

    前生有造种种业,故今生有种种果报——灾难痛苦之事不知忏悔修行,而一昧求神托佛,不是‘缘木求鱼’一样吗?佛经说如是因...

  • 完美人生的业果差别

    上节课学习的是十种不善业果报差别、依十不善业说十善业,业的种类 十不善业的果报差别分为三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

  • 口业的果报!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 这是讲口所造的四种恶业所得果报。恶口是一种,毁谤就要含摄...

  • 感觉事事不顺而不知原因?《华严经》中有答案

    皆仁法师 有人问起:“师父,造下口业有何果报呢?” 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六十华严》中关于口业果报的开示吧。 《六十...

  • 什么是佛经中所说的嫉妒?它有何果报呢?

    什么是佛经中所说的嫉妒?它有何果报呢? 皆仁法师 有人问起佛经中所说的嫉妒指的是什么? 当时,如果是网友听闻这样的...

  • 了业了果报

    终于明白为什么叫镜花水月世界做梦中佛事。 当时我还说这个师父摄受力不够。其实是我没有定力。 就像倒影的镜像一样。在...

  • 佛教术语种种

    我们先讲业力因果,我讲了,业缘是有因果报应关系的。 “业”分三业,由此产生戒律。“业”分善业和恶业,通常讲的“十善...

  • 人生酬业

    孽海茫茫黄粱梦, 生死业缘本无常, 今生为人来酬业, 切莫三途果报还。 ——诚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经:五种业因受卑贱的果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kb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