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教佛学与哲理三千佛学
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07)

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07)

作者: Shinseki | 来源:发表于2017-12-19 00:06 被阅读205次

    文 | Shinseki

    前一场我们说到,提婆的“俗谛假有”理论和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很像是同一口锅里烙出来的,从某种层面来说并不是巧合。事实上,中国佛教史确实有一段时期是用道家理论来阐释佛教教义的,而这种阐释从一开始的“等量代换”逐渐消解原始佛教基因,最终演变为“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系统。

    第七场:道可道非常道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同学!你认为如何呢?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么?如来说过什么法么?”佛陀的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愣,没说过法,那前面的算什么?闲聊天么?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须菩提多鸡贼啊,他才不上这个当呢,于是回答:“按照我理解佛的意思,压根儿就没有一种定法可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一种定法如来能说。为啥呢?如来说的法,不管哪一场,都要不得,也不能去跟别人说。不是法,也不是非法。”

    定法,各位想必已经猜到了,又是个佛教术语没错。毫无悬念地,各部派和经典的解释也形形色色。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被分为十类——嘿嘿,分类狂魔又来啦。由于太长,我就不引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在卷31、卷40。《舍利弗阿毗昙论》的定义简单些,不过意义也更模糊:“何谓定法?若一心,是名定法。何谓非定法?除定若余法,是名非定法。”(卷21)那什么又叫做“一心”呢?其中有多种解读,也许正是因为某种程度上的模棱两可,让这部经典在中国佛教界颇受冷落。自415年由昙摩耶舍、昙摩堀多等人译出后,仅有汉文本流传下来,原典已经散轶无踪了。《入楞伽经》的说法则与《金刚经》比较契近:“菩萨摩诃萨,不应着于言说名字。大慧,名字章句非定法故,依众生心说,诸佛如来随众生信而说诸法,为令远离心意意识故……”(卷6)总而言之,回到提婆的那个理论,凡是看得见摸得着、语言所能表述、常识所能理解的,都算“俗谛”:既不全面、也不彻底,看看就好,万不可当宝贝,更不能生起执着。南怀瑾老爷子在解读《金刚经》时就说:“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无所谓入世。”要是回到宋代,南老师这套说法一定会被花式嘲讽的。按原教旨来说,其实真的很有所谓,只不过佛教理论变着变着入世精神越来越重,讲佛谈禅又变成人生励志了,这是时代大风气使然。而“无有定法”云云,实在为后世机锋公案大开方便之门,渐渐越谈越玄,不得要领。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为什么要这样呢?一切圣贤都是因由无为法而产生差别。”鸠摩罗什在这里删掉了一个词,玄奘又给填上了:“补特伽罗”(梵文Pudgalāstikāya),就是前面讲过的“众生”或者“有情”。那“无为法”又是什么?“佛告善现:若法无生、无住、无灭可得,所谓贪尽、嗔尽、痴尽,真如,法界,法性,法住,法定,不虚妄性,不变异性,离生性,平等性,实际,善现,此等名无为法”(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6)。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由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无为法”形成的——这里的“无为”同样强调的是空性。大家还记得《道德经》怎么说的么?“道可道,非 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卷1)这样对比着一看的话,真可谓是“道”的佛教版解读了,难怪魏晋南北朝时期玩儿得飞起。

    佛教和道教真的是一对欢喜冤家,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两家就没放弃过在任何场合相互diss,并且在首场PK时就以道教的失败而结下梁子。这个故事记载在《汉法本内传》里,说在汉明帝永平三年的一天晚上,明帝(刘庄)梦到个金人,身长丈六,头顶还有白光。第二天明帝让群臣解梦,傅毅就启奏说陛下梦到的金人大概就是西方的佛祖吧。明帝第一次听到“佛祖”这种高级词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组建了一个访问团去印度,让他们把佛带来看看。访问团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归国,带回来一些经文和两个僧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然后在首都洛阳建起了白马寺,这被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到了永平十四年,道士们坐不住了,来自五岳十八山的690名道士在正月一日上奏皇帝,要求与和尚约架斗法。约架的地点就选在白马寺,这是摆明要来砸场子了。然后挑战书也流传了下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写得非常欢乐。和尚也不怂,欣然应战。到了斗法的那天,和尚站一边,道士站一边,各自发功,互较高下——是不是很像《西游记》里车迟国斗法的那一场?我觉得吴承恩的灵感八成就是从这儿来的。然后没什么悬念地,和尚胜出;并且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还瞅准机会飞到空中,秀了段神通freestyle。这一下把大家看懵了,本来约架砸场子的一帮道士除了为首的几个,剩下的全都叛教投佛,明帝皇宫里230个宫女也都剃度出家当了尼姑。估计当时明帝也站在那儿喊:“圣僧~竺长老~快快收了神通吧~~”然后立马从国库拨放专款,一口气建了10座寺院。到了这儿,作为基础设施的寺院CBD、比丘众、比丘尼众全都齐活,弘法传教的根据地也就算规规矩矩地建立起来了。而约架失败的南岳道士费叔才,因为法力不如和尚,最后竟愧愤而死。

    不过,历史故事嘛,精彩归精彩,我读完也觉得善了个哉的,佛教真牛逼。可惜,都是假的。但是从思想层面来看呢,佛道两家又确实存在某种相近。老子提倡无为自然,佛祖宣说性空无相,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来看去难免会疑惑:“咦?这两家说的好像是同一个意思诶!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样吧?”所以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有更加系统的输入,而道家玄学又在知识分子中时髦流行,两家理论便毫无悬念地发生融合,我认为这便是“有中国特色佛教思想体系”的发端。比如范晔论佛教就说:“详其清心累释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见《后汉书·西域传论》)。还有擅长用老庄之学来解读佛经的和尚,比如释慧远:“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年二十四便就讲说,尝有客听讲,讲实相义。往复移时,弥增疑昧。远乃引庄子义为连类,于是惑者晓然”(见《高僧传》卷6)。还有法雅:“少长外学,长通佛义……雅风采洒落,善于枢机,外典佛经,递互讲说”(见《高僧传》卷4)。而在这一帮以老庄解喻释迦的学者中,思想源头其实更早,应该从这部经的翻译者鸠摩罗什大师那里挖起,可以挖出僧肇,当然也挖出我认为最猛烈的竺道生(这一段思想演变历程说起来有点啰嗦,我就挪到后面再细讲了),正因为道生这个革命和尚的出现,让佛教的本土化程度空前加深,也让佛教教义渐渐偏离原教旨主义,后来更成为玄奘西行求法的主要动因之一。

    最后再岔一小段题外话。魏晋南北朝,随着学者们用老庄之学阐述佛经的风气越来越盛,道家冒出一个“法统论”,说佛教其实是道教的一点儿皮毛边角料而已,远不及老子思想来得深邃透彻。咱们都知道,传说老子在函谷关写完《道德经》后骑青牛西去,不知所踪。后世编造的结局是老子从昆仑山羽化登仙,上至天界。然后魏晋时代呢,道士们说这是瞎掰,祖师爷其实去了印度,并且变身成为印度人,在那里教化民众。而和尚们崇拜的佛祖释迦牟尼,只不过是我们祖师爷的小跟班而已,然后煞有介事地出了本《老子化胡经》。唉,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这部《化胡经》一开始只有1卷,然后随着时间推移,陆陆续续被扩充至10卷之多。不过文化沙文主义者也先别鸡冻,和上面的故事一样,这一大段传说也是假的,全系后世附会之辞。所以我一直说,很多史书都是时代越晚,字数就越多,细节也越丰富。即便是道家第一圣典《道德经》也没逃过这个尴尬场面,在郭店竹简本《道德经》出土之间,文中被增删、润色的铁证便早已被火眼金睛的史学家发现了。至于我们一般诵读的《道德经》更是到了晚唐才基本定型的本子,所谓《道》为上篇,《德》为下篇,凡五千言云云,这都是唐玄宗搞出的名堂。圣旨一下,古籍原貌尽失,时间一久,大家都以为这就是老子亲笔写的完整版。要晓得造假这门传统手艺可从未失传,不单现在有,古代照样玩儿得溜。尤其宗教经典这类特殊文献,往往反映的并不是教主的生活史,而是信众的观念史,这也正是我们读古书不可不慎之处。

    延伸阅读 | 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

    第一场:来,开个会

    第二场:一个和尚

    第三场:船不在大小

    第四场:别在那儿呆着

    第五场:颜值从来不靠谱

    第六场:靠谱的真不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bv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