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被老婆疾风暴雨般的一番数落激励出了些怒发冲冠的豪气。
他有时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觉得老婆的话说得也不无道理。学校是个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论学问论能力,谁都有两把刷子,单凭工作成绩走上领导岗位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打倒了“四人帮”以后的这两年,很多单位突击提拔后备干部,许多经过文革洗礼的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权力才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投机钻营的也不乏其人,学校这块号称是社会的最后一块净土也变得越来越不那么干净了。爬上去披着一张谦谦君子的人皮大行龌龊不轨之举的领导大有人在。
正义的光芒在张老师的眼中已经越来越暗淡了,生活的困窘和工作的疲惫已经压得他越来越没有仰望星空的勇气。每当想起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他都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他冲出家门,抱着豁出去了的勇气,准备去放手一搏,不论结果如何今后也就认命了,最起码对老婆也有个交代。否则的话,整天听她在那里唠叨:“我嫁给你这么一个窝囊废,算是倒大霉了。”这句话,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
本来从儒家传统礼法排行“天地君师亲”里,老师的身份还要高于父母亲的。正常情况下,就是拜年也应是家长领着孩子给老师拜年才对啊,现在可好,他一个堂堂的重点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却要战战兢兢地去给学生家长拜年。一想到这儿,张志刚的心里就有股憋屈压抑的惆怅。再想想,谁让自己有求于人家的呢,人不求人一般高,站人房檐下就不能再把头昂得太高了。如果不教人家的孩子,恐怕连这个拜年的由头都捞不着呢。等人家孩子一毕了业,也没人认识自己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问题是这个年是怎么个拜法呢?就空着手去吗?恐怕也不太好。那买些什么呢?
一想到要买东西,张老师才意识到刚才和老婆赌着气出门时穿了一身干净衣服,兜里连一分钱都没揣,那还买个鬼来。
只好又调转头灰头土脸地往回走,边走边又想道:淑琴没有工作,两个孩子一个小学即将毕业,另一个初中即将毕业,都是要花钱的时候。家里除了过年,平时从不买肉,一个夏天都不舍得给孩子买个棒冰,自己喜欢看的《百年孤独》那本书也一直都没舍得买下。
那给市委书记送礼买些什么呢?贵了还有些舍不得,便宜了又拿不出手。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现实问题就把这个一站上讲台就口若悬河能指点江山的重点中学毕业班老师难为得无从下手了。
推开门,进了屋。李淑琴正在往一个手提袋里装东西。看见张志刚进屋,李淑琴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一改前面的愁容满面。她饶有兴趣地对丈夫说道:“志刚,把前两天那个家长拿来的两瓶酒带上吧。”说着,把手提袋递给了张志刚。
张志刚这才突然想起了前几天黄小青妈妈提来的两瓶茅台酒,心里顿时有种轻松的感觉。要没有这两瓶酒,家里又要破费一笔钱了,到时候孩子开学的学费恐怕都成问题。这下就不用着急了啊。
张老师是文革前云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一向以能在有赫赫名气的“西南联大”光环笼罩的云南大学读过书而自豪。他从骨子里敬佩有知识分子风骨的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的高风亮节。当年多少个凉风习习的深秋夜晚,他和同学好友漫步在金黄的银杏大道上,听着微风掠过耳畔的低吟,看着漫天黄叶打着转簌簌落下,他都禁不住对人生和大自然生出一股肃然起敬的顶礼膜拜之情,仿佛世界就如眼前之景,永远是美好而温馨无比得令人陶醉。
可是,走上社会以后,他才发现社会这本大书是讳莫如深的,完全和他想象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特别是十年的文革,颠覆了整个社会的文明体制。面对真理时,人们往往从利益出发,说起话来黑白颠倒,虚伪媚俗,老实人被滑头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他想顺势而为,走上领导岗位对学校的治学风气做个力挽狂澜。与其让小人张狂玩弄权术,倒不如自己上去有所作为。何况他已经在学校兢兢业业工作了将近20年了,对学校的大小事宜都耳熟能详,执掌一方学校大印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就这样想着,他敲响了聂书记的家门。
网友评论
——————
然。。不止是张老师。。。
好厉害
如果觉得文章写得好看,你应该点赞。
窗口射进一束阳光
像一道焰
焰,风一样的云烟
焰,梦一样的幽兰
读你的文章,心尖上的一道香焰
喜欢,就为你点赞👉👉👉👉👉👉👉
求回关注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