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树丽
书海拾贝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就是每次我们写课题研究论文的时候我总是会遇到瓶颈,太多的内容都需要理论依据,而我手中保存最多的是实践,这是我成长中的尴尬和被动。
很多时候我们写教育叙事或论文,我们写出的这是一个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很难做到深挖,我们的文字还是缺少专业的高度和深度。
由此我才发现自己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短板,这个短板制约着我们行的更远,我们必须想办法帮助自己突破这层结境。
书中有一句话:一线教师只要能够拉长理论短板,就可以更懂教育,只有懂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专家。
陶行知先生的名字叫“行知”,而且他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我们要首先追求“知”,然后在实践中“行”。
我们学会突破自己的成长界限和束缚,为教育生活增添活力,让教育生活更加有乐趣有光彩。
读书是首选。读书,借助新媒体技术求学于名师名家,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平时我们都忙于工作,读书的时间自然很少,但是假期就是我们给自己充电的最好时间。
我们要读专业类的书籍,让自己的思想向专业深处扎根。这个假期我要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和《做最好的英语老师》,我需要真正去参悟一些理论上的概念,比如“核心素养”,“英语教学一条龙”等概念。
通过阅读,一方面我们可以积累理论资料,启迪写作灵感,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我们写专业性的文章大有裨益。
其次,我们要多听高水平的讲座,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信息,结识学识丰富,富有人格魅力的专家教授。
我们要走在教,学,研的路上,边学习边模仿边创新,变知识储备为教学技能。
比如书中提到孙明霞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方法,我认为非常值得借鉴。比如她每个学期都会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日记本,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可以和老师多沟通交流,与学生进行心灵和精神的交往。
孙老师把每一节课称作“与学生的美丽约会”,把与学生在一起叫做“生命的美好相遇”,从她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我们必须向高手学习,亲近更优秀的人,也就是说除了这些我们必须学会向好的团队借力。
团队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的状态,改变人生的走向。在好的团队里面,迷茫的人会找到方向,消极的人能看到希望,怠倦的人能被不断地充电,找到久违的热情,所以我们想经营好自己精彩的教育生活,就必须向好的团队借力。
独行快,但众行远。我很庆幸自己在人生最紧要的路口遇到了对的人,对的团队。比如我们的杏坛网研社,张爱敏名师工作室,读书吧,河南教师读书会等,这些优秀的团队让我找到了归属感,给了我不断学习的最强动力。
当然这一切的归根就是回归写作,用笔发现教育生活的乐趣与光彩。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追问自己写作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写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我用笔记录生活,我的思想会随着文字的增加而变得清澈,轻盈,从而形成自己最真的情感和追求。
即便是流水账,天长日久的“流”,也能汇流成河,成为我们生命中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我们放下功利心,我们才能有最真实的教育行为,我们才能走进更真实的教育,让自己在求真务实中拔高。
还是那句话:教师工作的乐趣与光彩,会在写作中被发掘;教师自身的价值,会通过写作而更加凸显。
新的一年,期待自己的华丽蜕变,期待突破界限那一刻的荣耀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