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作者: Utpalavarna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18:41 被阅读210次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文化与历史之《中华通史: 绪论.先秦史》【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研读历史】【何谓中国史与中国通史】&《君子兰赋》

                主讲人:  陈沁

a.  《中华通史: 绪论.先秦史》之【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研读历史】【何谓中国史与中国通史】 原著整理

一、什么是历史

(一)历史的广义为,举凡宇宙间一切过去的现象,都是历史;

历史的狭义为,一般所谓历史,则仅指人类过去的一切活动,单研究返人类过去活动的状态,才算是历史。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二)历史有“历史本身”与“历史知识”的分别。“历史本身”叫做“纯客观的历史”,是一切人类过去的真实事物之本体;

“历史知识”叫做“主观的历史”,我们从过去事物所留下的遗迹与记录中,来间接地去体认这些人类的往事,即可从体认中收获知识。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三)“历史知识”的构成,凭借的是前人所留下的遗迹与遗物,与当时及后人的记录,这类遗迹、遗物与记录,我们统称为史料;

“历史知识”或“历史学”也称“史科学”;

“写的史料”——古今文字记录

“实物史料”/“非写的史料”——文字以外的遗物

“直接史料”——古人手里直接传留下来的,如笔扎手泽

“间接史料”——记录传钞

“地下史料”——考古者从地下发掘出来的遗迹遗物,以及还有更多仍然埋存在地下没有发掘出来的遗迹遗物

“地上史料”——广大流传在社会上的史料

“第一手史料”——史料最接近于“历史本身真相”者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四)总概:  历史就是一项知识,系统地来认识研究我们人类过去的一切活动,这活动包括生活的体力活动与思想情感的心灵活动。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二、为什么要研读历史

(一)目的:  一是为了“求了解”,一是为了“供参考”。

(二)意义: 适应环境促进生存,认识了人类过去演化的程序,多少可以体会到人类未来的趋向;

历史的经验价值具备因果关系,加之因果关系往往有其共同之原则,可以作为后人的参考。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三、何谓中国史与中国通史

(一)史学就体例性质来分,有普通史与专门史之别

普通史就是一般概括性的历史;以空间分,有世界史、区域史与国家史(或称国族史)之别;以时间分,又有通史与断代史之别。

专门史则是专记述某一部门,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学史、哲学史等。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二)中国史(中华史)属于国家史,其断代史较细,除了有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现代之分,习惯上又多以朝代为段落,如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三)中国通史不在详,不在专,在于贯通,关于史实的叙述,政治制度的缘革,民族的抟合发展,学术思想的演变,都要一气呵成,将历史因果的纵横脉络交代清楚。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四)通史之“通”,固然有赖于编撰者分析归纳的组织功夫,也要这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具备“通”的条件。

“中国通史”不仅是一个历史体例的名辞,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本身的一个特征”。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b. 《君子兰赋》原著及释义(之前发表因网络资料有误,竟以为剑兰是君子兰,抱歉)

一、《君子兰赋》

        君子兰赋

          ——拟古赋兴词.東友张淑冉

          词: 陈沁

长春有兰,美曰达木。鳞茎如帔,文且秀立。拙而挺然,风姿纤兮。

长春有兰,又赋君子。只宜庭设,春夏盛之。我心寤寐,遥遥望兮。

长春有兰,却闻入药。其叶似剑,不足畏之。忧处燥地,娇心养兮。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二、《君子兰赋》释义

释义:  长春有种兰花,其美名曰作“达木兰”。茎上布满“鳞”,叶片又似古人所穿的帔那样从中间叉开,文雅且秀立。比及众花虽没那么好看,却依旧保持挺立的样子,风姿赫然,纤纤玉立。

达木兰又名君子兰。只适宜摆设在庭院里,春季和夏季都开得茂盛。我的心整日在思念和憧憬,远远地望着它。

长春的达木兰,听说可以入药。它的叶子虽像剑一般锋利,却不足以惧怕,担忧它处在庭院这样干燥的地方无法生活,我便小心翼翼、宝贝地供养。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c.  主讲人后记

一、  《中华通史》是台湾史学家陈致平所著的史学巨作,全书共十二本。其内容记述完备,叙议兼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通史教材,故由我整理出每本每章每节的内容,视情况插以小说情节助述(本期比较简单),提高在座及陈某的文史水平,更多资源还请各位自行购买此部书,本人为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只作网上整理,不予后期出版、发表。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二、《君子兰赋》是今年6月时,班内的张淑冉同学兴致忽至,邀陈某仿《诗经》任一首再作一篇,即应了所谓的“拟古”(模仿古代风格)。陈某写《君子兰赋》,把君子兰当做一位女子,外表非艳丽,且冰冷,不好接近。但她懂得欣赏自己,亭亭玉立,有益于其他人的地方,亦有自身芬芳的时刻。我爱怜她,圈在庭中娇养似地宠,令全诗表达一片仰慕之情!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胡足额:👏👏👏👏👏👏👏👏这文笔,😱
    Utpalavarna:@胡足额 哈哈哈过誉,前一千字是大师的,大师是琼瑶姨的父亲
  • 牛犁:太精彩👍
    Utpalavarna:@牛犁 哈哈,借他人的智慧而已,您过誉啦!

本文标题: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七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pr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