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反思令正翔语小说连载
晚餐,总在夕阳西垂时

晚餐,总在夕阳西垂时

作者: 林建明 | 来源:发表于2020-11-09 00:14 被阅读0次

夕阳透过西墙的窗户进屋,在灰色的水泥坪上,投成了一个三角形的舞台近景。在这静静的时光里,低矮的锅屋内,像突然抖进一片斜斜飘舞的轻纱,它柔柔地披在小桌边的母亲身上,静静的披在母灰白色的头发上,却再也反射不出一缕光泽,哪怕是淡淡的一丝。

每次回家,返程前一天都要遵从母亲的叮嘱,回程家墩吃一顿晚饭。第二天就要出门了,总有聊不尽的一些家常话,我对母亲的反复嘱咐,自然也有母亲对我即将离去的难过,不舍。还要询问我准备带哪些老家的土产品。

晚餐吃的是面条。父亲在世时,每次回家,他都会上街,江鲜河鲜,带鱼鸡翅,蔬菜也是挑最新鲜的,好像我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他总嘱咐母亲挑我喜欢吃的做,哪碗菜只要从我嘴里说个好字,那几天的餐桌上必然少不了这碗菜。自从父亲走了以后,我的味蕾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容易打发。母亲记住父亲的话,忘了我以前的种种最爱,只记住了我喜欢吃面条这一嗜好,只是荷包蛋从两只变成三只,四只。其实吃什么都吃不了多少,倒是话,越聊越多。一份牵挂都是扯出来的,像一团麻丝,越扯越长。

“明天走了?明天真的走了?”母亲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像头发上落下的一缕夕阳,我知道夕阳周边已被大片的夜色包裹起来。“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说这句的时候,有一声轻微的叹息,母亲耳朵不怎么灵,她肯定以为我同样没有听到。脸上的笑容没有了,似乎明晃晃的夕阳瞬间消失殆尽。

我的心也随着夕阳西垂。

外出三十多年,返程的步伐由于有了私家车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便利,心情却越来越沉,总觉得有双无形的手在撕扯,在生拉硬拽,似乎渐渐摩破了心脉,血,渗了出来。

记得是父亲赶我们出门的啊。他用棍子先赶走输掉了做生意本钱的弟弟。那根大拇指粗的树枝断成几截,挨了打的弟弟坐在江堤的边沿,头埋在双腿之间,一袭褪了色的草绿色军大衣,变成了一堆枯草。那天的黄昏,从太阳还未落下的江面上,驶来一艘轮船,终点是南京,弟弟就在夜色还未降临之前,挤进了轮船的铁门。

我也是在一个黄昏随轮船东去的。和弟弟不同的是,父亲没用棍子,而是用语言送我出村的。“不出门,靠一亩地喝西北风,喝风还要看天气。”那时,我已成家。成家的人不再是孩子,父亲的棍棒自然不会落下来,况且,他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但有些语言似鼓励也似鞭子。

冬去春来,岁月的脚步不会停歇。回家的路途由轮船变成大客,又换来高铁。变化的还有无奈的心境。

只有夕阳不会变,依旧又大又圆挂在村西的树梢上,就像一幅宁静的画。但黄昏是日子转的一个弯,稍不留神,夕阳坠落,仅存的一点余光很快就被夜色铺盖过去。

所以每一个黄昏来临,都是那么真挚动人,我的心一次次被震颤,从村庄出来,渐渐走进夜色,走向华灯闪烁的地方。

相关文章

  • 晚餐,总在夕阳西垂时

    夕阳透过西墙的窗户进屋,在灰色的水泥坪上,投成了一个三角形的舞台近景。在这静静的时光里,低矮的锅屋内,像突然抖进一...

  • 旭日东升夕阳西垂

  • 谁在天边慵懒地洒下那些黑蓝墨水。 谁在寂寥的田野里,留下那些坚定却不舍的脚印。 谁在夕阳西垂时,痴痴地望着霞。 谁...

  • 说蚊(其四)

    夕阳欲西垂, 蚊虫已外出。 八方寻遗物, 几次功成回。 2011年7月书

  • 大封神第六十七章:老丞相商容闻听杜元铣梅伯噩耗,不由心灰意冷要辞

    老丞相整整睡了一日,悠悠转醒,已是转天太阳西垂而去。 一缕夕阳透过窗户洒向屋中。 并不夺目,十分柔和。 只可惜夕阳...

  • [魔幻] 咸鱼死灵术士与他的助手 (171)

    黎云天睡了整整五个多小时。直到落日西垂,大地被夕阳的昏黄光芒笼罩时他才终于醒了过来。 他慢慢地睁开眼睛,然后就...

  • 最美的 总在夕阳下

    每次回家 总能收获一道风景 于我而言 这是我的“产地”小镇给予我最好的礼物 工作在异地他乡的人 回家是心里总是充满...

  • 今天真热,不想待客(2/2)

    (接上篇) “阿耶,你给我讲讲《兰亭序》里的用笔吧。” “好。你看,这幅字的用笔主要有三种……” 日暮西垂,夕阳橘...

  • 夕阳时

    夕阳西下, 小小的笔难易拿下,已不是青春小伙,少年狂生。 生活的艰辛,刻下了道道伤痛,忘记了多少花前月下美景,意志...

  • 原创组词《琴~棋~书~画》

    * 《琴》 风吹干泪、沽酒只求一宿醉 夕阳西垂、他乡怎做故乡回? 客驿古道、西楼邀月共举杯 阁内伊人、是否对镜轻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餐,总在夕阳西垂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cc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