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留意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

作者: 芭蕉绿了 | 来源:发表于2016-12-24 19:59 被阅读621次

    1

    在八十年代的农村,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真是干了不少农活。大人们每天家里地里忙得顾不上吃饭,大点的孩子们也都是“丢下耙儿拿扫帚”,能干活的都要干。烧火做饭、喂猪养牛,割草垛柴、打麦收豆,种烟炕叶,这些农活我们都再熟悉不过,因为我们都曾亲力亲为。

    面对每天总是干不完的农活,从不到十岁时的被动承受,叫苦连天,每干一样活都不停地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干完”,到长成十几岁少年时积极主动地去帮父母分担,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中间是经历了转变的。这应当是一种成长吧。

    谁会留意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

    也许是得益于父母的日常教诲,也许是得益于八十年代蓬勃向上的社会风气,也许是得益于自己的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当一个身材单薄的乡村少年,开始主动负荷起繁重的劳动时,少年便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成长。

    正是这种精神上的最初觉醒与自我教育,使我慢慢清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干活也由最初的被动承受转变为主动承担。知道这不仅是为父母减轻负担,自己也要主动地去锻炼自己。最终,年少时繁重的劳作,也成为温暖的回忆。


    2

    比如挑水这件事,现在看来就远非一项简单的活计。那长长的扁担,肩头挑起的是岁月,心里收获的却是成长。意气风发的少年,虽然力气尚未长足,心气却是不小,总是乐于主动去承担一些什么。

    熟练掌握一项农活和技能,对于我来说,具有不一般的意义。我一开始学挑水的时候,也是累得腰酸背痛,但从不会叫苦,因为内心是昂扬的,是自己主动要吃苦的。

    我妈老爱唠叨了,总说我干活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七九六十三,干啥啥不沾(不行)”,说的就是我,从我小时候一直唠叨到大,直到我考上大学。

    诚然,我从小由于体弱,一直到大都是细胳膊细腿儿,繁重的农活对我来说其实无异于沉重的劳役,所以总不如别人家大多数小姑娘,没上到三年级就辍学帮家里干活,我们上学的当然比不上她们经受锻炼的干活那样麻利(熟练)。

    但我和堂妹、妹妹等几人上学都是从小到大成绩好,在学习上我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妈妈很少说这个。虽然妈妈并不反对,其实也一直比较支持我们上学,但在那个时候在每天干不完的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面前,成绩好有什么用啊,倒不如一个能干活的劳动力来得实惠。更何况,能不能考上学还是远在天边的事情呢。


    3

    我就是想向妈妈证明,也让别人看到,我是个学生,我不仅能文,而且能武,干农活也不比别人差。

    上了初三,我们学了《孟子二章》,这样一段话就在我心里打下了烙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都默记在心,并且身体力行。这更加坚定了自己主动吃苦,主动锻炼的思想。

    不谙世事的少年,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开始追求独立,渴望成长,但其实又很幼稚,很不成熟。不过那时我们是极易受到某种引导和影响的啊。

    这样一篇课文,很多人在自己的少年时代,都曾大声朗诵过: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yù)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每天就这样背着,念着这样的文字,真的以为自己就如鹰如虎。那样蓬勃的少年朝气,那样昂扬的奋斗精神,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中,构成了少年时代的浓郁的精神底色。

    没有人会留意一个乡村少年的精神成长。但对少年自己来说,却是意义深远。


    【目录】最后的农业社会的生活,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童年系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会留意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yh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