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豪哥”13岁了,背完一篇《论语》后眉飞色舞的开始自夸:爸、妈,我厉害吧!
正在看书的爸爸抬起头:就你这速度全背完了得半年。
妈妈也跟上了:就是,你这么聪明,背过一篇有什么厉害的?
“豪哥”不大乐意了:爸,要不你背?妈,要不你来背?
爸爸说:我不背,我有自己要看的书。
妈妈说:我不背,我生你们哥俩儿都快傻了。
爸爸又接着说:这开学半个多月了,你该收心好好学习了,手机该交回来昂。
“豪哥”噌的就站起来了,扭身就回屋了,哐的就把门关上了。
爸爸有点懵,妈妈发话了:你收了他手机,不跟断了他命一样吗?
爸爸来到“豪哥”房间,见儿子正蒙着毯子哭呢,就半开玩笑的说:你弟弟这样哭我们觉得挺可爱的,你这么大了还这样,是不是有点傻啊?
毯子底下发出了怒吼:你们打死我算了!出去!出去!
妈妈这个感慨啊:青春期的孩子怎么这么矫情啊?怎么说爆就爆呢?
从“豪哥”的表现来看,似乎像是到青春期了,比如自夸,比如火气来的又急又莫名其妙。
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幼稚,就像爸爸开玩笑说的那样“有点傻”。13岁的男孩子了,因为这么件事就蒙头痛哭,真是和年龄不太相符。
青春期的孩子,当火气上来的时候,更多的是愤怒,是暴躁,是咆哮,是和父母针锋相对。另外一种隐秘的对抗方式则是回避,是漠然,是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是对家长的不屑一顾。
所谓青春期,就是一个孩子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挺厉害的了,自己已经不是孩子而是成人了,自己已经懂很多人生、懂很多人生道理了,可以和父母分庭抗礼、平起平坐了,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怎么会动不动就哭呢。用哭来宣泄情绪、表达不满是小孩子的手段,一个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屑于用的。
父母不能简单的把“豪哥”的问题装进青春期这个筐里,这样有可能“误诊”,有可能延误“治疗”或者错误“治疗”。
一个孩子成长,除了身体、年龄,处理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也存在一个成长的问题。一个大孩子如果依然用小孩子惯用的方式,那我们就会说他幼稚,说他“傻”。
那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幼稚呢?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孩子的生活环境太单纯,一个是父母包办替代的太多。
生活环境太单纯,孩子遇事就少,就缺乏锻炼。任何能力的成长都离不开练习,说话是支支吾吾慢慢练会的,走路是踉踉跄跄慢慢练会的,解决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在和问题不断的斗争中才能得到成长。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由于对学习成绩的过分重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跟生活在童话中似的,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好多孩子看着是长的高高大大的,可遇着点风吹草动就现出小孩子的原型了。
为了孩子更结实的成长,没事儿就得找事儿,就得自找苦吃。运动,尤其是对抗性的运动,就很适合担当这个重任。
父母包办替代太多,在这里主要指当孩子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冲在第一线替孩子想办法,替孩子擦屁股。比如孩子摔倒了,有的父母就会着急慌忙的去扶起来。当孩子没完成作业、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有些父母的着急程度远远大过了孩子,完全忘了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儿。
长此以往,十几年如一日,孩子好不容易遇上点事,好不容易获得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可又被父母打着爱的幌子给抢走了。
“豪哥”13岁了,哭哭还说的过去,等23岁的时候如果还哭,那可就麻烦了。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