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从市场中观察到的...

作者: 土拨鼠跟我走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20:05 被阅读285次
土拨鼠跟我走的第63篇原创

这年头,没手机,没法活下去!

手机,早已不是电话功能的时代了,现在手机的功能,能满足你的“吃喝拉撒”。

饿了,叫外卖!

消费,二维码!

撩妹,摇一摇!

销魂,看直播!

手机个头,有巴掌大小,能让你看透世间乾坤。

说真心话,我们还得感谢乔大爷。当年,没有乔大爷穿着黑色T恤和牛仔裤,“破天荒”的发布iPhone手机,我们对手机的认识还是在“耐摔砸核桃”的认识中!

相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单价相对高,从千元机,到上万元,琳琅满目,随你挑选。

手机产品,属于什么行业?

是消费品行业...

是通讯电子或科技行业...

是时尚行业...

是服装行业...

这样的声音,我听的太多了。

在这个“猪都要起飞”的时代,手机赋予的价值概念太多了,是的,确实太多了,追求最新潮的手机产品,也是年轻人的一大爱好。

手机=电话+笔记本电脑+导航+随身听+外放音响+视频+电子书+拍照DV+银行卡,从社交、购物、支付、游戏、阅读...,总之,要感谢互联网和网络的发展。

前段时间,一个新闻还说,外国小伙在中国,点赞随手在线支付,感慨在中国的生活太方便了,回到自己的祖国,吐槽生活有点不习惯。

现阶段,手机,一个巴掌大的产品,犹如一个腾云驾雾的“孙大圣”,无所不能,“脚踢”互联网络,“拳打”触控屏幕,几乎可以打败现在任何消费类电子产品。

十多年来,手机厂商,血腥洗牌,并驱争先,轮番上阵,你唱罢我登场,尽显风骚,真是应了《红楼梦》中的: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快”这个字,就是手机界的关键词

对厂家来说“快”,即是,创新功能,科技迭代更新,稍有打盹,就会给对手进攻的机会。

对消费者来“快”,即是,体验运行速度快,永不卡顿,丝滑顺畅!然后,服务售后也要快。

手机不同于家用电器

拿白电和黑电来说(电视、空调、洗衣机等),这些家电玩意,大部分是结婚添新家,或报废故障,才会再次购买,有的家电产品,等你入土为安的那一刻,也不一定坏的。相信“董大姐”,掌握核心科技,呵呵。

我只听说过“换个手机玩玩”,我从没听过“买个冰箱玩玩”。

我只听过送“女友手机”礼物,没听过送女朋友“空调和电视”的。

做家电生意的零售商,物流和仓储是大头;做手机生意的零售商,物流和仓储相对省事的多,然后,你去街上溜达一圈,开手机店的多呢,还是卖家电的多!估计做家电的看官,听我这么一说,怪不得没手机赚钱哈。

你说手机是快消品行业,也没错。

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4.59亿部的出货量,如果一部手机长度,按常用的手机长度14厘米来计算,这么多手机连起来,可以绕地球2000多圈。有没有香飘飘广告的感觉?

按这个数据,我们天朝才13亿多人口,你一家三口人里面,去年得买一部手机的。一年不换个手机,就有点out了, 就算你不想换手机:

你出门手机丢了呢?

掉在地上摔坏了呢?

掉在水里呢?这些因素你不得不换新的,对吧!

还有更狠的,现在都用手机预订外卖,导致方便面3年少卖了80亿包,听说,康师傅、统一开始变卖资产了,这两哥得罪谁了,躺着中枪。

你说手机是时尚行业,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年头,厂家发布新款“手机”,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开个“发布会”。

其实,在手机行业,存在一个奇怪的时间现象,就是手机厂商们,喜欢一窝蜂的,扎堆发布新产品,每年的三,四,五,九月份千帆竞发,几乎都有大量的新机发布。

因为,新产品发布后,随之就是五一、暑期、十一黄金周、双十一。随之,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营销,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然后,各路明星,一字排开,向地球人宣告下:

我要发布手机啦,功能多NB,秒杀xx,全球第一个xx,全球首款...。不然,你生产的不是手机,是“BP机”!所谓: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

你说手机是服装行业,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服装的发布上市,要“靠天吃饭”,分为春夏秋天,手机也一样,就算苹果这么牛叉,一年也得两款轮番上阵。其他品牌就不说了,几乎“一年四季”轮番发布新款。

所以,现在你问我能,手机到底是什么行业,我还真无法回答。

再加上服装行业的供应链复杂繁琐,和手机没多大区别。

所以,我说,手机是集:“科技+时尚+服装+快消”的四大生存模式。

手机,超过使用的价值!

手机虽小,但,面子大

网上有的网友说:

和朋友聚会或应酬,拿个N年前的手机,大家还以为你是上个世纪穿越来了,估计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说到这里,有的读者会说:

“一个手机,怎么还上升到面子上了?我的老板拿的是几百块、几年前的手机,不照样当老板?你们都是装13”。

这些“酸酸甜甜”的话,我听的太多了。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情不自禁的笑,前提是你的老板已经家财万贯了,他不需要用什么手机来标榜自己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这样说“面子”的:中国特有的“国粹”――面子。“面子”这个词儿,外国文没法翻译,可见是中国独有的。俗话里许多话都与此有关,比如“丢脸”、“真不要脸”、“赏脸”,如此等等。“脸”者,面子也。”

一个人真正的实力不用多说,他哪怕穿个班尼路,也是你老板,懂不?大家还会在意,李嘉诚的座驾会不会是劳斯莱斯吗?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百鸟唧唧,不如虎啸一声。

如果你身价xx亿,手机估计都不需要用。 当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到达一个高度,他名字就是钱,就是实力,就是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就拿手机行业来说,假如,有一款手机,外观最漂亮、屏幕最清晰、拍照最漂亮、像素最高、电池长待机等,各方面的硬件和配置都是最好的,只卖999,你买吗?

就算你买了,好!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

比如说,你去见客户、或约妹子,你把手机放在桌子上,

客户看到说,你的手机真漂亮!你可以有范的告诉客户,只需999!!

妹子看到说,你的手机像素美颜真好!你装逼范地告诉妹子,只需999!!

这个案例,我没别的意思,大家不要误解。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乐意不乐意,在这个浮躁的现实社会,你用什么样的东西,用什么样的品牌,这个品牌的定位,映射的就是你的品位和档次。

我不是在评价,用999、或者用便宜手机的人怎么样,因为每个人的实际需求都不一样,各有各的消费价值观,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只是在说主流的意识。

你渴了,可以选择1块钱一瓶的水,也可以选择20一瓶的纯净水,主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概念。

你夸赞妹子新买的高端新款手机,你等她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的时候,你慢慢的走过去,用惊喜的表情,夸赞她买的新款手机,比夸她本人还有效果。

曾经网上有一篇文章:“为什么经济相当拮据房租都付不起的女孩愿意花6000买iPhone”,

有网友回答“用自己挣来的辛苦钱买一件物超所值、能让自己开心很久的物件没什么不可以”。

想想也有道理的,经常看到收入不高的人,拿个带套的iPhone X,得意洋洋地刷朋友圈。

各大手机厂家,硬件军事竞赛

有人说:品牌不行设计凑,设计不行配置凑,配置不行,就真不行了。

手机厂家的竞争,最常见的就是拼硬件,小米当年就是这个手段夺取眼球的,雷布斯来一句“为发烧而生”,再来一句“不服,我们跑个分”,这个硬件,无非就是拿着高通的CPU摆摊吆喝下,没有高通大哥产芯片,一帮厂商小弟都得老实坐着,巧媳妇难有无米之炊呀。

这还不算完,还有“运行内存”呢,4G不行,咱6G,不服我上8G,消费者也被一帮厂商轰炸的晕头转向了。

哎,我突然想起,当年电视上“卖钙片”的感觉,全国人民都在缺钙,马上要补!

现在CPU和内存,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了,高通不“下蛋”出新品,一帮厂商“没蛋可玩”,对CPU也没啥好宣传的了。

但是,各大厂家,也不能原地踏步,总得找个可以折腾的玩意,不然,怎么显示出厂家的创新能力呢?不能停止让消费者掏腰包。

手机“屏幕”上的创新,去年的全面屏,各大厂商蜂拥而至,一下子把全面屏手机的价格拉到底裤之下。玩屏幕,棒子三星的技术没的说,真心希望我们国产的京东方崛起!

然后iPhone X玩个刘海屏,那时iPhone刘海屏一出,民间唏嘘口水四溅,说如何丑,如何接受不了异形的屏幕。

别急,iPhone的产品,用“巨无霸”来形容,毫不过分。新款产品,向来是一发布,网络口水四起,随你喷,任你贬,我大iPhone依旧高高在上,独领风骚,你能拿我怎么滴!

今年各大厂商,咱都宣传“刘海屏吧”,没办法,这年头也只有在屏幕上折腾点创新了。今年的“刘海屏”大战,硝烟的味道,已经弥漫到市场的每个角落了。

作为混迹于手机行业N年的马仔,我真心期望看到是“电池”的创新,也就是电池续航的创新,带来商用价值。我说的不是把电池容量加大,莫抬杠哈。

我们很多人,买东西的原则是,功能必须要全,别人有的功能咱必须要有,没有这个功能,就代表着吃亏上当,至于买回家,会不会用这个功能,以后是否用得上,再另说!

乔爷的iPhone,还是那个iPhone吗?

一百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先生问客户:“您需要一个什么样更好的交通工具?”

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没有汽车的时候,跑的快的马,是最好的代步工具。站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回答没有错。人们的思想被局限在了马上面,因为汽车没有被发明出来。

自从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才真正颠覆大家对智能手机的认识。

苹果公司包括iPhone,iPad,Mac以及HomePod四大产品线。虽然苹果经常遭到业内外的疯狂吐槽,但是这并不影响iPhone成为苹果公司的“印钞机”。日前发布的机构报告称,2017年第四季度,苹果赚走了智能手机行业87%的利润。

如此令人惊叹的高利润,主要还是高价iPhone X和iPhone 8所贡献!你说别人萎缩也好,你说垄断也行,你骂流氓也罢,网络上的流言风语,对苹果的影响如何呢。

这还不算狠的,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吸金的速度,比卖手机本身还赚钱,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在2017年产生了385亿美元利润,几乎是Google Play利润的两倍,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中国App Store的年度总利润就超过了美国了。

说到这里,我不是在为苹果“歌功颂德,摇旗呐喊”。现在网上很多人都说,那么多国产手机干不过苹果,是国产手机的失败。我觉得这不是国产手机的失败,恰恰是国产手机的成功!否则,早就被苹果清理完了。

洋鬼子品牌有强大的品牌背书,有教育消费者的能力。

拿iPhone来说,附加价值已远远大于他的实际价值了,你用的不是iPhone,你用的是苹果的品牌价值!可以理解为,你对品牌的信仰吧。很多人说某某手机好用,好用的前提是你用习惯了,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的使用习惯一旦养成,随即进入使用舒适区,这是一个品牌理念对消费者教育的成功!

我只是认为,在商业的国度里,是要用实力说话的,实力就是发言权,而不是用“口水”来代表实力!

洋鬼子品牌强大到国产厂家难以竞争和模仿的程度,我们只有避其锋芒,展开卡位竞争;在传统渠道市场厚积薄发、敢于与他们开展“乱拳打死师傅”的招数。

国产手机厂商的特点

站在发布会的台上,是富有理想和梦想的。好比谈爱情,总是让人激情四射。

然后,转过身,说起现在进行时,又总是立足于现实的。哎,爱情还是需要面包来打底的。

我们国产厂家有一套本土的“营销体系”,这个本土的营销体系,是有悖于教科书的营销理论,更不同于洋鬼子公司的操作。

我们带着这种营销自信,怀揣“无招胜有招”的营销手法,国产手机在全球市场“横冲直撞,四处开花”。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说:成长不是靠解决问题,而是靠抓住机会。”这句话用在手机行业,太恰当了。

说到“抓住机会”,会被人误认为“机会主义者”,什么赚钱干什么,我想说的是“在商言商”,这不是一个负面标签。

我觉得机会主义没什么不好的,我要为国产手机厂商辩护。

机会和风险是正比的。机会是个“珍稀物种”,不是老板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出来,也不是砖家理论出来的,而是对行业趋势脉搏的把握和洞察力,亲自走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身边,来激发你的机会灵感。

手机行业,逐鹿群雄,血海横流。

这么多年,每年都会听到相同一句话:“今年手机市场,竞争太TM激烈了”。事实是这样的吗?不是太激烈,而是厂家发现机会的能力“生锈”了。离市场越远,市场越会远离你而去。

过去,你可以跟着互联网的浪潮,可以去炒“概念”,趁机给消费者灌“迷魂汤”,硬件和配置的打法已经力不从心。现在呢,手机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体验,只有聚焦匠心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这样的厂家,市场才会拥抱你。

纵观我们国产手机厂家的发展史,都是从缺乏品牌知名度、缺乏规模销量、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营销模式,十多年来,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走来的。

如果你按照砖家和教科书上的诊断,视乎国产手机厂家就不应该活下来的,更不要说和洋鬼子品牌赤身肉搏了。

在手机行业,你必须先做大,再做强!没有“量”,你就没有筹码,更没有话语权。没有强大的销量,你就没有强大的品牌。

现实情况呢,我们国产厂商不但活下来了,而且活的扬眉吐气,完全可以给洋鬼子品牌“秀肌肉”了。这还要感谢中国市场的机会,这是时代的机遇。

回头看,曾经的换机热潮和技术创新息息相关,从2012年3G换2G,2015年4G换3G,2016年2.5D屏、指纹、全网通,2017年的双摄、全面屏,2018年的刘海屏、AI人工智能...

今年,换机潮过去了,开始降温了,红利逐步消退,各大厂家都在坐等5G带来的红利,预计2018年中国手机市场全年零售量为4.49亿台,同比下降4%,此时此刻,中国手机市场的零售规模,进入开始乏力的增长,低迷的前行。

手机行业销量下降,有人开始“唱衰”,我觉得,销售数量产生下滑,并不代表手机产业出现萎缩,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额突破接近1万亿,这个数字,相当于家电行业或汽车产业的规模。5G这个大哥,还没闪亮登场,怎么可能萎缩呢?

2018手机行业的“惊悚大片”拭目以待,有的在垂死挣扎,有的跌穿裤底,有的跌宕起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机行业,从市场中观察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ma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