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散文
《孟子》感言集之204:教亦多术矣

《孟子》感言集之204:教亦多术矣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08:15 被阅读20次
《孟子》感言集之204:教亦多术矣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最后一句中的“教亦多术矣”颇有感触!生活中的教育人的方式千万种,关键要看受教者的个人态度如何?如果受教者自己不愿意学习或者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诲,你使用再多的方法也没有作用。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触动受教者自动自发的学习,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不屑于教育他,也等于在教育他。人有时候比较贱,你都不屑于教育他的时候,他受到强烈刺激,觉得自己不够受重视,于是决定自动自发,发奋图强,终于通过自学成就了一番事业!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大意是: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个人看法:

        孟子通过效仿孔子,带徒弟周游列国,见到了诸如梁惠王、齐宣王等国君,发现他们虽然也有富国强兵的想法,原本以为他们应如饥似渴的学习最先进的治国理念与方法,孟子发现他们自己其实一个贪图享乐的人,只想走捷径,不愿意真心学习好的东西。无论是梁惠王还是齐宣王,孟子几乎想尽办法,希望他们能够接受他的先进的治国理念与方法,可惜,他们都活在现实中,虽然有忧患意识,但是不愿意真心去改变。这样!孟子就很为难了,终于失去了耐心,于是无比感概的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不屑于教育他们,也是在教育他们!那就让生活,让战争,让自然规律去教育他们吧,希望他们自己好自为之。

      教亦多术矣,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在哪里?作为老师,都希望把自己十八般武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但是学生有自由选择接受的权力,有的学生态度好,愿意配合老师,所以他的进步就很快,有的学生态度不好,老师用尽心思,也无济于事,他的内心并不接受,那么老师只好放弃,不屑于教育他,一旦不屑于教育他的时候,他就会有失落感,他才真正受到刺激,有觉悟的人,这个时候,自动自发学习,终于成才!

      所以说,教育方式万千种,不屑于教育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方式是万不得已而为之。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04:教亦多术矣

2019-12-18于上海

相关文章

  • 《孟子》感言集之204:教亦多术矣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最后一句中的“教亦多术矣”颇有感触!生活中的教育人的方式千万种,...

  • 《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孔子当年感慨:“默而...

  • 每天读《孟子》之九十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大意是——孟子说:“教育也有很多种方法,我不屑于给予...

  • 不屑之教

    老子强调“不言之教”,孟子除过“不言而喻”,更有“不屑之教”的妙法。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

  • 《孟子》感言集之29: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孟子》感言集之29: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发现孟子在批驳告子关于人性...

  • 《孟子》感言集14: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

    《孟子》感言集14: “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 个人看法:孟子通过舜的复杂的家庭关系,解读舜...

  • 【国荣摘经典】《孟子》十七

    1.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

  • 《孟子》感言集之164: 孟子去齐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孟子离开齐国的这一段对话蛮有感触,某人企图以个人身份名义将...

  • 《孟子》感言集之66:缘木求鱼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其中对“缘木求鱼”这个成语颇有感触,缘木求鱼就是上树捉鱼,方向与方法...

  • 《孟子》感言集之93:过化存神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我对这一段话比较有感触“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感言集之204:教亦多术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q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