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作者: 飞花似梦8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07:29 被阅读34次

前两周,教研组活动轮到我讲课了,于是按着上课的进度,我便选择了《学问和智慧》。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议论文是避免不了枯燥的,好在本文每段都提纲挈领式地有一个中心句,结尾则水到渠成地总结出中心论点,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其次本文在严谨的前提下,语言也算得生动。六段之中竟有四段用到了比喻论证,有四段用到对比论证,有一段用到举例论证,因此我决定把论证方法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论证方法中比喻论证的运用则是一大难点,平时写议论文时,大多数学生常对其避而远之,因此我计划着如何将本文作为学习比喻论证的资源,带领学生从仿写句子入手,体会比喻论证内在的思维过程。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说起来,比喻论证还可以大大改善议论文枯燥艰深的现状,使说理形象起来。特别是写议论文缺少积累时,比喻论证无疑是不错的选择。2018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的第7小题,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生活中熟知的一种行为来比喻阅读,并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性文字。考试就是指挥棒,2018年的中考题透露出了思维与语言的深度及难度。如何以思维的前行来带动语言的理解,努力洞察形象的语言外衣下潜藏的内在的思考,这是我在备《学问和智慧》时最初的想法。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的确,《学问和智慧》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形式看,都算得上一篇智慧的文章,正如文中所言“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样的文章,应该引导学生撬开文字的外壳,努力看见所包含的思想的光芒。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带着这些想法,我便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如下:1、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体会其中的妙处。3、仿写句子,尝试运用比喻论证。本节课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找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本文用了许多不常见的词语,要求学生首先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扫清文字障碍;当然学生也提出了许多疑惑的地方,比如第二段中为什么不举一个通俗的例子,而要举不太易懂的《疱丁解牛》的故事;第三段中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为什么不详细写一写;第三段中的“牛头狗”是什么意思;文中为什么多处用英语等等。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于是我便想着如何将学生的问题与第二课时的目标进行对接,因此便有了开头的“猜猜他是谁”,我将能够体现作者罗家伦才识的信息资料逐一呈现,其中重点强调他学贯中西、广涉群书,因此悬念之间便加深了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很多疑惑也便迎刃而解。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直到星期三晚上(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讲课),我在修改课件时才发现整节课零散而不集中,少了以往讲课时的那种环环相扣。我该以怎样的线串起整节课,既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又能条理而不乱呢?我突然想起了王君老师的“宏观看篇,中观看段,微观看句”,顿时柳暗花明!于是我将整节课确定为三大板块:阐述论证思路;体会论证方法;尝试比喻论证。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也只有此时,我才真正明白了王君老师将文本分为主题型、语用型、写作型等不同类型的用意。也许一直游刃有余从容行走于文字间的王君老师,也曾遇到过受文本特质制约时的尴尬?但对王老师而言,山重水复之际便是柳暗花明之时,逼仄的困惑正是她萌生创意的时刻。无论怎样,在心底暗暗佩服的我在备课瞬间又遇上了王君老师,我知道,是不断学习的经历让我如此幸运,是不断往前走的执着,让我有机会再一次仰视了王君老师的灵巧与百般变通。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接下来,我将第一环节作为第一节与第二节课的衔接,重在让学生体会议论文思维的缜密与论述的严谨。第二环节重点放在一、三、五、六段,侧重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论述,如何使用各论证方法以及他们不同的妙处。且围绕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举例论证的角度问题,及运用举例论证注意的事项:叙述事例时必须紧扣所论述的观点;叙述语言尽量简洁。然后带领学生深入到第一段的词句之中,咀嚼品味学问与智慧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第一段中两个比喻句的奥妙,同时呈现一、五、六段中的比喻句,让学生分组进行仿写,最后升华至2018年山西中考第7小题的训练。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以上是对《学问与智慧》备课时的一些设想与思考。其实际上课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前面不够紧凑,导致第三环节没有完成,但在后来的上课过程中也让学生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训练。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附学生作业:

1、第六段仿写

若把学问譬作完备的刺绣工具,那智慧便是绣女的巧手。有针,有线,甚至有华丽的丝绸,也绝不能成为上等的绣品;就是懂得穿针引线、打结挑花,也只可以绣成普通的五色图案,而绝不能做成精美绝伦的苏绣或令人惊叹的蜀锦。                                   

                                  一一一345班    尹思娅

若把学问譬作食材,那智慧便是顶级厨师的手艺。有果蔬,有米面,甚至有各种肉类,也绝不能成为美味佳肴;就是懂得料理、火候掌握,也只可以做成普通食用的家常饭,而绝不能做成米其林餐厅的招牌菜。

                                  一一一345班    朱皓雅

若把学问譬作“文房四宝”,那智慧便是书写者的心静如水。有笔墨,有纸砚,甚至有幽雅的书写环境,也绝不能成就书法作品;就是懂得间架比例、运笔技巧,也只可以写成普通的毛笔字,而绝不能写出颜真卿或柳公权那样的传世大作。

                                    一一一345班    许鹏

若把学问譬作运动场上的球,那智慧便是钟爱体育的心。有篮球,有教练,甚至有足够大的场地,也绝不能造就职业球员;就是有身高优势、弹跳技巧,也只可以打打野球,而绝不能成为迈克尔 乔丹或科比那样的巨星。

                                  一一一崔劭淙    姬崇惟

2、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第7小题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我认为阅读像观景。每当打开书,你便站在了世界的面前,各种壮阔波澜或祥和气象,温暖如春或冷若冰霜,世界的千姿百态皆从文字间汩汩涌出。一会儿你就是那个天马行空的庄子,仰望着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高空;一会儿你又成了琅琊山上的宾客,笑看苍颜白发的太守一脸幸福醉卧于众人之间;亦或你是风尘仆仆回到故乡的迅哥儿,凋敝的故乡冷了亲切,人心之间筑起了高墙。你就这样游走于文字间,世事的沧桑巨变与爱恨情愁已尽收眼底。

                                    一一一345班    申炎聪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我认为阅读像听笛。从打开书的那一刻起,轻柔悠扬的笛声便由远及近,在笛音的浸染中,我慢慢与作者的灵魂见面、纠缠、握手、言和。我的心本已处于死寂,作者则千方百计唤醒沉睡在我心底的那份感情,我往往会败下阵来,被美妙的笛音所吸引,心中那盏燃油枯尽的灯便也重新亮了起来。

                                    一一一345班    李晨溪

相关文章

  • 《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前两周,教研组活动轮到我讲课了,于是按着上课的进度,我便选择了《学问和智慧》。 议论文是避免不了枯燥的,好在本文每...

  • 2022年新护士岗前培训带教总结

    回顾、总结、感恩 培训前 集体备课(三次-头脑风暴-集体智慧)课程敲定:集体备课、五年内护士、兄弟医院(北大医院、...

  •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自评报告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自评报告 一、教研指导 1.学校常态课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根据我校的教研活动安排和备课制度,备课...

  • 区域教共体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一,研修核心板块 一、如何实现协同备课。 1.背景:学科组(涉及教学问题的备课),教研组(专题的备课) 2.基于这...

  • 20161031周一-20161106周日:羊妈2016年第45

    回顾本周日程记录,主要做两件事:论文和备课; 论文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备课是当下的工作,必须兼顾当下和长远,只顾当下...

  • 积累学问,修出空心

    以下源自网友 网络 南怀瑾:“聪明和智慧不同,很多学历很高学问很好的人,有聪明而没有智慧。 智慧是生于空的,你要把...

  • 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学问

    学历不代表学问,没知识不代表没有学问,光读书远远不够,因为读书没法直接转化为智慧和学问,只有把书中的道理用于实践,...

  • 集体备课,智慧共享

    6月1日,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七年级英语组的各位同仁并没有只是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她们将这种积极的热情投身...

  • 回顾与展望

    2022.10.31 ★回顾过去: 2022年比2021年,备课更多,反思更多,学科理解和规划更好。 ★未来主要两...

  • 开学第四周

    教学为主,好好备课,写备课,找备课。传统文化为先,思考文件,汲取他人智慧。书法篆刻丰富班级文化为课余时间。书写班级...

网友评论

  • 教语文的袁老师:从学生作业中看,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比喻论证”,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很优秀的一节课。向每一位用心教学的老师致敬!🌹
    飞花似梦8:@希望胡同 谢谢鼓励☺☺☺

本文标题:《学问和智慧》备课回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pu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