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以致于我要在这人间颠沛流离?
我是谁,以致于我能在你的眸里见自己?
我是谁,以致于我填不满的心深不见底?
我是谁,以致于我错过红尘花月错过你?
——题记
《尘土众生》
*第一卷:从灵魂到是者
*第三章.揭秘《梵经》
一.引论:谁丧“我”?
人有灵魂吗?
是否当轮回成立时,作为轮回主体的“我”就是灵魂?
轮回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主体”吗?这个作为主体的自我,是谁?
佛学三法印之一的“诸法无我法印”,即是对灵魂的存在给出否定的回答。灵魂既然本来就不存在,那么一切对灵魂的内容的实在性的意义所做的讨论,便都失去了意义。
因此,关于灵魂的性质与来源等问题,皆被归入“十四无记”,成为释尊不予回答的问题。
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法印见于《南传法句经》第279偈。
巴利文音写作:
sabbe dhammā anattā。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说:“种种说我、我所,不知正法”。
《唯识论》认为“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源,并针对古印度六派哲学中执我与法的思想加以破除。
中观与唯识二学,皆认为“我”与“法”并非实有,是颠倒妄想所幻化。由于幻化而生的实体在个体的执着下生出业障,所以实体并未因其本身的虚妄就不会对个体的心理世界发生作用。这样的我空与法空才不会落入“恶趣空”。
《十八空论》立法我二空之后,以“性空”作为佛性,从而破除“断灭论”。
然而随着佛学在印度的失传和佛教在中国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佛性的意义,却转向吸纳了佛学所要批判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实质,以及佛法之所以转变的根源,我们将从对吠檀多派典籍《梵经》的详细解读入手,加以说明。
在吠檀多派奠基人,有“糖足”之称的乔荼波陀,传世著作中所能确定出自其手的《圣教论》中,可以看到借佛学思想阐释并发扬婆罗门教“梵”的思想的内容。他所活动的地方称为“糖城”,该城也是当时印度佛教瑜伽论师弘扬唯识学的中心之一。
吠檀多派以《奥义书》《薄珈梵歌》《梵经》为典籍。《梵经》是对奥义书时代的文化思想的理论总结。其学派各时期重要学者如商羯罗等皆有对《梵经》的注释流传。商羯罗自称乔荼波陀弟子。
吠檀多派哲学思想,是一种提供了心灵实修方法的“诺斯替主义”哲学。佛学诸法无我法印所反对的思想,从哲学上讲,就是诺斯替主义。
婆罗门教哲学思想的“梵”与我国先秦子学《老子》思想中的“道”,有着本质区别。然而所谓的“道家”,在稷下黄老与阴阳术数的改造中具有了类似于“梵”的文化思想结构。
这一文化思想的结构,被中国本土文化从民间信仰这一切入点注入佛学,成为中国本土佛性论嬗变的内在驱动因素;也在与心性论体用论的思想互动中形成一股文化暗流。
这一章,我们基于前两章基础的灵魂概念,来分析《梵经》,以这一东方诺斯替主义的灵魂观念以及这一灵魂观念与是者的关系,进去我们的主题,并与西方诺斯替主义和中国《老子》的思想进行比较。
盆小猪手绘《你才是兔子!》系列之《三角眼的自恋情结》:他们说,每一只兔子,都带着原罪开在这世界。上帝那只老公兔子,要让他的独子来救赎所有信奉他的兔子。母兔子玛利亚洗澡,看到浴室门洞里露出一只三角眼。第二个月,他们说她处女怀孕。他们把那个孩子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赎罪。现在出于小资情怀学习瑜伽冥想的不少,而因为信仰佛教参加禅修班的也不少,一些心理咨询跟风拉班教什么正念。然而,不幸的是,他们是否真正了解婆罗门“瑜伽”与佛门“禅定”的区别呢?
我们以讲述的方式展开,所以这里不先提出研究方法。否则读起来,就像说“下水前要先学会游泳”一样了。
解读《梵经》,首先要用《梵经》看《梵经》,理解梵经本身的意义在个体究竟为何。所以,我们从个体的自我这一心理基础展开讨论。
二.尧舜可为,唯为方可
人皆可为尧舜。
众生皆有佛性。
但是,你见过满大街跑着基督吗?
所以,众生所具有的佛性,是一种潜在性。好比如水的菩提,尚处于冰冻状态,于是便作烦恼。
具有一种潜在性,和这种潜在的现实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冰如何消释成水,识怎样转化成智。
人间春暖花开,种子熏习而发。潜在的可能,与怎样必然实现,终须内因外缘的际会,仍在于个人的努力。
世亲在《佛性论》中说: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者。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发菩提心。今欲令其发心。舍下劣意故。说众生悉有佛性。”
世人若是不知自己的努力与精进,能让自己潜在的佛性得以证悟,不知通过自己的言行,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又怎会远离下劣的恶行?
《孟子•告子下》记载: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 有余师。”
《孟子·尽心上》有言: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心皆本有仁义礼智四端。不能因外在社会环境的引导而使人产生的恶行就否认人性的善。但同样人性的善若是“不求”,又怎会让每一个人天生就能在言行中彰显呢?
所谓“道法自然”,也仍需“抱元守一”的修行。即便“逆天改命”,也少不了“练精化气”。
明代《了凡四训》为世人熟知,所言改变自己的“俗命”,也是需要积德行善的行为。
(下面开启鸡汤模式!)
人只有具有了想去改变自己的愿望,才会有变得更好的动机,也才会采取行动,让自己提升!
然而,很多教人自我提升的课程,都没有找准能够实现这个提升的切入点。
你以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一切都好了吗?你以为自我强大了,就是自我提升了吗?你以为敢想敢干,就真的能干得漂亮吗?
这些,都不能真正帮你实现提升,更遑论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现在回归正题!)
任何哲学思想,其实只是一种追问本原而引发的思想,这类思想,是特定历史和社会的文化的内核所在。任何文化,如果脱离了个体具体的心理活动基础,将会因失去其社会教化功能而失去其存在意义。
个体的心理活动最基础的生理根源,是生存进化驱使下的本能地自我提升需求。文化中的思想,对个体最深层的影响,莫过于触及于此而发生。
个体生存进化本能是个体进化历程在感官和神经的结果的效用。感官经验为个体提供构建心理世界的材料。当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对个体的思考发生干涉时,个体不是在思考,是思想在借个体来自我推演。哲学思想中的是者的存在,因此在文化中具有了实在的性质。
所以,我们先考察《梵经》所要解决的最一般化层面的问题,即人类共有的自我提升的心理需求的实质的问题。
三.你内心里那个不是你的“自己”
(一)自我意识的自我夸大
我们想要改变自己,那么,这个自己,是谁?
每个人回忆童年,如果还能记起,都会记得有一个瞬间,自己突然意识到了“我在做XX”。这一瞬间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人恰恰就因为在那一刻,意识到了“我在做”,才会意识到有一个在做的“我”,是行为的发出者,而这个我,可以意识到我在意识!
自我,是自我意识的结果。人其实一开始就没有自我,只是人意识到了行为的发出者的存在,然后把这个发出者作为了主体。
因此,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必要条件。
但正因为自我的产生,人作为一个个体,心理真正意义上觉醒了。
人的意识因为自我意识,而能意识到意识自身的存在。哲学与理性,文化与文明,因此具有了可能性。
然而人们爱着痛着的时候,莫非都是自觉的吗?自我意识产生了自我,自我却总被烦恼遮蔽。于是,人们会以为自我的强大,是消除烦恼的途径。
人的心理“自我”,英文是self。这个自我和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不是同一个概念。荣格心理学中的Self又译作自性。自我意识是自我的前提,自我是人格的要素。
佛学“无我”,英文no-self。这里的“我”,是主宰。在个体而言,是灵魂。因此,这里的自我(self)就是灵魂。
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法印见于《南传法句经》第279偈。
巴利文音写作:
sabbe dhammā anattā。
英文译作:
all dhammas (conditioned or unconditioned things) are not self(not-self)。
南传经书多用巴利文。佛陀在世时,提倡弟子以方言传法。但不认可用梵文说教。梵文的无我写作:anātman。
anatta是巴利语的合成词。an表示否定(not, without)的意思。atta表示灵魂(soul, self)的意思。
作为主宰的“我”,为灵魂增加了“自性”这一衍生意义。自性与灵魂,主宰,我,具有同一性。
个体自我意识在社会中的觉醒,意味着个体的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自我为个体带来了自己主宰自己人生的假想力量。
这种心理的假想,是一定的思想在个体心理活动中的反映。这些能反映在心理活动中,引发个体行为改变的思想,都具有在本原层面做出探索的哲学上的特征。
(二)自性:从灵魂不死到是者的存在
自性在哲学思想中的含义,我们简述如下:
事物在环境中,自己的运动变化不会让其本身消亡的事实,证明了事物具有的维持自身的内在本原,这一本原,称为自性。
对自性的定义,可以是:诸法各自有不变不灭之性。
在“自性”一词中,“自”指事物本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别它”,“性”指“实质”或“实体”。
使事物不消亡的自性,使事物自己主宰自己的存在。自性既然能使事物主宰自身,也就意味着,自性是主宰的真实意义,自性是事物系统中不变的要素。
当事物的自性被放在人类个体生命的视阈下加以讨论时,即自性=灵魂的时候,自性只有具有作为世界的本原这一属性,才能在灵魂不死的信仰中,解释人何以达到长生不死,也才能为个体的灵魂通达世界的本原,提供途径。
然而,人类认知的进化、发生和发展,是先产生自我意识,再意识到世界的存在,否则,人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其意义无异于一草一木。
因此,人类首先从对自身的观照中,产生出灵魂观念,再在灵魂观念的基础上,将愿望与真实混淆的思想中的灵魂的属性,投影于世界。
于是,世界具有的灵魂的性质,如灵魂不死的“自性”与“主宰”,成为了世界的存在(substance)何以在(being)的意义。这个意义,能将世界的“生命力”渡入人类灵魂,灵魂由此具有了存在(exist)的状态。
所以,人在世界寻找“是者”,来阐释灵魂的存在的意义。
这就是人类思想文化从灵魂到是者的发展之路。在这里,我对这一发展过程,做出了一个概述。在这个系列里,我还会从其他角度,加以说明和论证。
(三)你一定没有这样读过《瑜伽经》和《梵经》
这种思想,体现在古印度的《奥义书》《瑜伽经》《梵经》等经典中。
如婆罗门教思想典籍《瑜伽经》开篇即言明:
1.2 योग: चित्त-वृत्ति निरोध:
Complete mastery over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nd is called yoga.
1.3 तदा द्रष्टुः स्वरूपेऽवस्थानम्॥३॥
Then the seer becomes established in its true nature.
瑜伽对心灵活动的调节,包含两方面因素:对心灵活动的绝对和完全的自我把控,和在把控过程中对心灵活动的调整。
真实的自我(draṣṭuḥ)在纯洁的本性(svarūpe)里安驻,表明了内心活动的宁静并非瑜伽的旨归,在心理活动停止的状态中发现的本性(true nature)才是瑜伽的目的。
《瑜伽经》提供的修行方法,是“八支瑜伽”。八支指(1)禁制,(2)劝制,(3)坐法,(4)调息,(5)制感,(6)执持,(7)禅定,(8)三昧。
其中,禁制包含了对宗教戒律的遵循,劝制包含的对至上之神的皈依是宗教信仰的强化。这两个步骤,在瑜伽冥想修行之前,已经为冥想提供了心理暗示。
换言之,冥想所达到的三昧境界,是社会现实宗教在个体无意识领域内的催眠暗示的显现。
因此,瑜伽本质上,是宗教的心理催眠疗法。所谓的自性,在《瑜伽经》的文本中,本质上是被心理暗示施加于个体无意识领域,并与个体的自我意识融合的宗教信仰。
吠檀多派思想典籍《梵经》继承并发展了《奥义书》的思想。
《梵经》3.2.26句:
अतोऽनन्तेन तथा हि लिङ्गम्
Therefore (the individual soul enters into unity) with the infinite (the highest Self), for thus (is the scriptural) indication.
《梵经》4.4.2句:
The Self whose true nature has manifested itself is released; according to the promise (made by scripture).
《梵经》的基本思路,是为个体灵魂对“梵”,即大我的回归或体证,来实现个体的自性。
实现的途径也是通过冥想。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梵经》?
《瑜伽经》与《梵经》的这种思想,其本质就是古希腊哲学中“诺斯替主义”。
中国古代巫文化中的巫祝与天沟通的行为,也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自性”在心理学层面如何把握?自性真的可以沟通于神的智慧吗?人通过自性,真的能窥见自己的本性,然后改变自己的现有生存状态吗?
敬请关注下一节,答案将为您揭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