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传统文化
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再愚者笑之

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再愚者笑之

作者: 镶润_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18:33 被阅读0次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之本在躯干,而不再四肢梢节上,因此,末梢的病,根本的治疗方法不是治末梢,而应治本,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是身体在舍末梢保躯干、五脏。

健身房里面,锻炼四肢,可能会健体而伤身。

心与意的关系。意识上虽然通过学习知识,知道了许多道理,意“知”,但心可能是不接受的,心与意拧巴着,就会出现各种身心疾病。按照道家的观点,我们的教育都不是顺着心的,所以造成这么多心意拧巴。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注重调孩子的心神。正心、诚意,心念一转,真是天堂与地狱之差!

很多时候,需要仪式感,调神,让大家的心神能与这件事同频共振。该严肃的事就要严肃。为什么我们现在娱乐化呢?可能是因为过去太压抑了,反弹回来,一定会从一端先蹦到另一端,再逐渐震荡、回归。

佩服,外面佩带、衣服里面装东西,都是一种调神的方法,比如佩戴玉珏有助于提高决断力,而这里的愚者佩之,指的是外面看上去知道,或者说只是“意”上明白,但心上未得,关键是不“行”,学了一堆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原因就是这种“佩”的状态,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最近开始身体力行,逐渐地早起运动、读书,晚上早睡,順之,很舒服。

中医是系统科学,以系统化思维对待人体,比如有的老人移植了年轻人的心脏,会出现不协调,心脏强了,火克金,肺出问题而去世。西医就是这样,分科太细,不注重关系。未来器官移植也许会越来越常见,甚至移植非生物器官,都存在一个兼容、平衡的问题一一细微之处可能真的难以言述一一想起一些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心之君主之官,如果其他器官不听心神的指挥、或脱离控制,则乱,内斗。

格物,仅仅研究物体物质,是智的层面,对能量、气、神等慧的层面欠缺。人为加强某个功能,另一个功能肯定有欠缺。

神是不变的,我们要做的,是“知”道,“行”道,从而与心神同频共振。

相关文章

  • 2019-04-16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 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再愚者笑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之本在躯干,而不再四肢梢节上,因此,末梢的病,根本的治疗方法不是治末梢,...

  • 智与慧

    (一) 《黄帝内经》说,“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当把“道”当做是玉佩一样挂在衣服外面时,此为愚者,非圣人也。...

  • 《四气调神大论》第十讲 心得

    【內經原文】 道者聖人行從,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

  • 读后感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 养生随记

    一、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

  • 顺应天性

    【內經原文】 道者聖人行從,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18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

  • 【生命⋅修行】愚者佩之(二十四)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昨晚,老婆教导我说,要学会真正地尊重别人。不管是父...

  • 做自己最好的医生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再愚者笑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mv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