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史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过几百年,在不同的朝代,总会上演一些很相似的剧情。比如,东晋末年的刘宋南朝矫杀檀道济,南宋冤杀岳飞,明朝磔杀袁崇焕,这些自毁长城的事,皇权专制者经常干。檀道济这个人,有些人可能不熟悉,但说到《三十六计》则无人不知。《三十六计》就是他总结成书的,牛不牛?但再牛的人,在皇权专制面前,都是浮云。檀道济被诱杀时,狠狠地把头巾拉下摔在地上,说:"乃坏汝万里长城!"他给中华民族贡献了《三十六计》和"自毁长城"这个成语,却算不准他忠心耿耿的刘宋专制皇权对他的严重猜忌。在朝廷矫诏召他入朝议事时,临行前,其妻劝诫檀道济:"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来如此。朝廷今无事相召,恐有大祸!"檀道济不听劝告,大义凛然地说:"我率师抵御外寇,镇守边境,从没有辜负国家,国家又怎么会辜负我的忠心呢?"结果,檀道济一到建康(今南京),就被逮捕。最后,檀道济与其子十一人都在建康被族灭处死,惨绝人寰。檀道济死后,刘宋南朝在军事上转入守势,北魏朝则占据主动地位,屡次南征。后北魏围攻建康,宋文帝刘义隆登石头城北望,面有忧色,长吁:"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刘宋只能灭亡。顺便说一句,檀道济有个好友叫陶渊明,就是那个"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桃花源记》的陶渊明。檀道济生前经常接济他的田园清贫生活。还有,檀道济娶的老婆是不是很厉害啊,竟然能辨出朝廷要对老公和儿子们下毒手。每个强大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人站台啊!可惜,檀道济在人生如此关键时刻没有听取贤妻谏言,落得个身死家灭的下场。
这只是今天的读史开胃菜。大菜狠菜在后,请慢慢品尝。
话说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闰九月十五日,正值秋高气爽,收获的季节。真宗皇帝坐在龙椅上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为何?一周前,大宋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情报告,辽军铁骑10万已大举南下。接着半月之内,告急军书一日五至,辽军一路破城,深入河北境内,很快就围攻大名府,眼看就要饮马黄河,直逼国都汴京开封而来了。真宗皇帝只好召开御前会议研究对策。对策其实早就有了。中书省和枢密院的意见是暂避辽军兵锋,赶快撤出无险可守的开封,避难建康或成都。开会,只是征求一下大家如何撤退的意见,走个程序。哪知,宰相寇准却发了楞头青,厉声说"出此昏招者可杀!"前方将士正在浴血奋战,节节抵抗,就是保你们逃跑的?真宗问:爱卿有何良策?寇准答:请陛下上前线。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大惊失色。真宗皇帝知道辩不过寇准,起身就要离座散会。寇准抢身上去,一把拽住皇帝的衣袖"陛下留步!""如果此事不决,大宋就亡在今天。"禁军总司令大将高琼也极力支持皇帝亲征,跪拜皇帝不可流亡巴蜀,并立即布置宫中侍卫"进御辇"。就这样,真宗皇帝才磨磨蹭蹭跟着上了澶州前线。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宋辽两军在黄河边上的澶州地区几经交战,宋军越战越勇,用床子弩射杀辽军统帅萧挞凛,辽军攻势受重挫,战局陷入相持,两国意欲和议,讨价还价后,签下"澶渊之盟",宋"岁赐"辽绢二十万匹、十万两白银,辽军撤出宋境。本来,真宗皇帝的谈判底线是100万两白银搞定此事都成。还是寇准唱了黑脸,在半路截住大宋谈判代表曹利用,严辞厉色地指示一定不能高于30万"岁赐",否则"虽有圣旨",回来也要找个理由杀掉他。寇准的担心不无道理,签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崛起于西夏的党项人又率大军堵上大宋的西北大门,要钱来了!
时间过了近440多年,正值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中国北部崛起的蒙古瓦剌部也先大军侵犯大明北部边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北京,亲率大明精锐50万步骑出征。一路上,明军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大军安全,但王振不准。大军后勤不续退至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大军趁机进攻,长刀铁马,揉阵以入。 明军仓促应战,兵败如山倒,兵部尚书邝埜等60多名朝臣战死,50万大军溃散,狼奔豕突,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太监王振被愤怒到极点的明军将士在乱军中锤杀,剁成了渣。后面的事,大家也知道,是留守北京的于谦支持监国朱祁钰处置了此事,打赢北京保卫战,挽救了国家,但大明王朝国力因此大受损伤,江河日下,由盛转衰。太监王振当然也成了历史罪人。这个没有丝毫军事才能的太监以为两国两军决战就是街头小混混打群架,人多力量大,50万人一拥而上就可取胜,害己害国害军害民。但明英宗就是信任他,在"夺门复辟"后,还亲自驾临土木堡殒身之处祭奠他,具体原因在下回论述。
历史行走到此间,人们是不是产生了疑问,怎么同是支持皇帝御驾亲征,寇准成了千古名相,而太监王振则是千古罪人啊?这并非没有对比:寇准逼着宋真宗亲征成为英雄,王振指使明英宗亲征却成为罪人。历史的"势利",就表现在这里。
历史公正不?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历史是最公正的。王振是宦官败政,对英宗耳语干政,明英宗视军国大事如同儿戏,形同赌博,轻率大军出征,岂能胜敌?寇准是宰相,襄助真宗亲征,临危挺身、担当谋国、造势救时是本职,也具备调动帝国文武资源的能力和威望,故能胜敌。寇准不是赌博,这是顺势造势而为,真英雄也!寇准开御前会议时,大声喝斥年轻皇帝,后被人诬为恃老不尊。同僚王钦若在"澶渊之盟"签订不久,馋言真宗:"陛下闻博(赌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尽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原来就认为寇准"刚直难独任"的真宗经王钦若这样一挑拨,对寇准更加猜忌、疑虑。这个寇老西,竟把我当成他赌博最大的一注筹码,成全他的一世英名和青史留名。"澶渊之盟"第二年即景德二年,真宗就找了个茬把寇准罢相,降为知陕州,后又数被贬谪,终任雷州司户参军,于公元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今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雷州市),一代救时名相终于凄惨谢幕。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几下子降职为广东省一个县级市民政局局长助理,从正国级降到了副科级!从个人仕途和为人处世的角度讲,寇准决非十全十美的神人,尤其是做人为官哲学的确没悟透,导致人生结局很是凄凉。你怎么能恃才以挟皇帝成国家大事呢,皇上说咋办就咋办嘛!
然而,历史决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有大是大非标准的。王振是宦官干政败政,寇准是宰相辅政执政,两者没有可比之处!寇准小节不拘,大节不亏;小事不纠,大事担当!评价历史是有一个大概标准的,古今中外,不分西东,即:某个人、某集团、某政党等在什么时期,在什么位置上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相同历史时期可类比的历史人物或团体在可类比的位置上又干了什么,干得怎样。所以,评价历史人物的核心在于"这事该不该他干,干得怎样?"决不能乱比乱评。
战争决不是赌博。当然,也没有哪场战争在开打之前就有100%战胜的把握。战争双方无不在竭尽智和力谋求胜利。本人就是军人出身,曾自学攻读战略战役学,深知胜败乃兵家常事!抗美援朝战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战前就做好三种准备:一是全胜,帮助统一朝鲜;二是相持,稳定东北亚局势;三是战败,退回中国东北防守,防范美蒋韩乘势反攻中国大陆。最后,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最接近第二种结局。任何的战争态势都只能是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争结束之前,没有谁能保证全胜、必胜。战争双方无不在拼尽全力,向最好处努力,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战争胜负与赌博输赢根本不是一回事,不可混淆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战争规律一般是逢赌必输。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战争战胜的普遍规律。如赌徒能打仗,这世界就没有兵家、军事家什么事了,把赌场老板召来指挥打仗不就行了?
回到历史中来。王振是宦官干政法理不合,不合法理的事干成的几率有多大?所以,王振才是怂恿英宗,拿国运赌博。寇准是宰相,辅政执政、救时救急是本职,能力素质威望皆备。平时对大宋的国力、军力、民心就有总体统筹,临敌参与枢密议事,对战时的敌情、我情、战场环境了如指掌,对前线两军对垒的形势也有相当把握的判断。而且当时前线主将也服从寇准的节制,比如禁军大将高琼,就与寇准一同力劝宋真宗亲征。天时地利人和,文武同舟共济,官民同仇敌忾,共克时艰,一致抗敌,故能成其大事。所以,两起相似的历史事件才不归于一途。
历史是公正的!
网友评论
哈哈!
以史为镜知兴衰!
历史对个人来说,可能会不公正。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特别是像我的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绝对是公正的。除了我们自己,谁能搞垮我们?
谢谢推荐!👍👍👍
谢谢赞赏!谢谢推荐!周末值班辛苦啦!
谢谢点赞,欢迎转发!
都不是👐,业余文史哲爱好者!
谢谢点赞,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