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101:科学的幸福

作者: 享动365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07:55 被阅读12次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1.

    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以满足、愉悦、爱、快乐、意义为特征的一种感觉。

    赛利格曼教授在《真实的幸福》里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幸福指数=先天遗传基因+外部环境+自己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H=S+C+V)。

    H 代表幸福的持久度 

    S 代表幸福的范围                50%

    C 代表生活环境                    10%

    V 代表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40%

    关于幸福指数三个因素的影响度,第一个因素遗传,科学家发现同卵双胞胎出生后尽管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后有很多相同的心理体验。可见基因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天生。

    第二个因素环境,我们所工作生活的环境,政府、社区、单位等可以为个人的幸福提供设施和支持,比如政府修建更多的公园,缓解交通拥堵,提供文明服务等等,单位能给员工提供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等等,这些有助于个人幸福体验的提升。

    但是前两者,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不属于自身可控的范围,我们不能决定自己出身,作为普通的个人的我们对外部环境所能产生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很有限。

    第三个因素自我行动,这个因素才是我们个人应予以重视和加强的,个人的幸福度取决于自身的行为。包括理念与行动,涉及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信念、思维习惯、社会交往、对事情的理解、情绪控制能力、对事情的应对能力,达成目标的能力等等。

    2.

    幸福是稳定持续的幸福感,而不是短暂的快乐。

    看一个喜剧电影,享受一顿美食,这是暂时的快感,而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能持续保持和产生幸福的能力。只有拥这种能力时,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短暂的快乐,很容易获得,比如听一段相声,看一部小品,吃甜食,抽烟喝酒等等。但是这样的幸福转瞬即逝,甚至过后会让人更加空虚,因此我们要学习如何提升幸福持久度。

    3.

    有助于持续提升幸福感的意识和行动:

    人生使命。找到人生的使命,每个人都想成为比自己更大的事业的一部分。

    习得性乐观。有的人天生悲观,有的人天生乐观。乐观对提升幸福有帮助,脑神经学家证实:大脑是可以改变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常用某些脑细胞或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彼此之间创造更多的连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阅读经过筛选后的一组词汇,当你阅读一些积极的单词,比如开心、美好、激情、希望时,会刺激大脑的左前额叶外皮区,释放大量的血清胺,创造快乐的情绪;但当你阅读一些消极的单词,比如压抑、焦虑、绝望等时,右脑会产生激素压力,你会感到情绪低落。

    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网络与幸福的关联度最高,好的人际关系包括要好的朋友、兄弟姐妹、亲子关系、长辈等亲密关系是支撑幸福感的坚实基础。

    物质条件。心理学家研究,幸福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到一定程度后,物质对幸福的影响下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幸福感更多来源于基础的安全、生理等得到满足后的尊重、自我实现需求。

    提升美德。一个人要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重要的是提升心灵品质,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美德和优势。把最擅长的才华,反复在生活工作中实践,找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塞利格曼教授从东西方文化中发掘了6个核心的美德:智慧、勇气、人性、争议、节制、超越,并将这6个美德细分为24个优势。

    发挥优势。当一个人工作生活中经常能发挥优势,便会更有可能进入“心流”的状态,完全沉侵于其中,乐此不疲。

    热心公益。人类具有群居的特性,当社会环境变好时,也会回馈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在热心公益付出的过程,付出的人能感受的别人的需要,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也有助于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表达感激。记录自己快乐的事情,发挥优势的事情,对生活表达感激,视觉化最好的自己等等。每天记录三件值得感谢的事情,或者认真做一次感恩拜访,郑重感谢一位曾经对你有过重大帮助的人。不把将生命中的一切美好视作理所当然,而是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

    冥想。冥想可以提高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研究人员从西藏找到一群有较长时间的冥想经历的喇嘛做脑部MRI,MRI扫描的结果显示,他们大脑的左前额叶部位有高水平的“积极情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101:科学的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l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