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遇见理事会·迎新小队作品集大熊自留地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17)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17)

作者: 紫兰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20:31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老子》

第二节 学以致用(上)

“我是农民的儿子,办学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有学上,在学校能学到真本事,在社会上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从小在贫困农村长大的陈伟,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个朴素的道理。

那个时候,在陈伟的老家陈凤信村共有82户人家,读书走出来的仅仅2户,而陈伟家就是其中的1户。当年如果不是父母思想开明,拼尽全力送他念书,他很有可能要过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穷生活。因此,在陈伟走出农村参加工作后,便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家乡人改变贫困的面貌。

陈伟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时候,正值国家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当时经营房地产公司的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产,他有这个实力去投资办学,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在创办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之初,陈伟就非常清楚自己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那就是市场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陈伟也是从学校读书到后来参加工作,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他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用上的并不多。既然人一出生就开始学习活动,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陈伟认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只有应用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作用。这就像学习拿筷子一样,它就是为了用来吃饭,学习每一样东西都是这样,它一定会有它的目的与价值,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好,关键要能用好,要做到学以致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天赋极高,大家都会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但结果却往往不是这样,学习的天赋并不关乎于实践过程中的能力。陈伟还拿战国时期的赵括来打比喻,赵括在学习兵法的时候,能讲得头头是道,兵法能够倒背如流,问他关于军事上的任何问题,他都能做出近乎完美的解答,但是他真正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却慌了阵脚,结果导致大败,自己也死在了战场。赵括的失败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终究不会取得成功。

从1996年陈伟决定办学,到1997年赣北电子工业学校正式开学的这段时间,学校的名称有了,办学的地方定下来了,办学的目标也明确了,摆在陈伟面前的还有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从哪里来?二是学校开办什么专业?其实,早在决定办学时陈伟就想到,社会上有一批离退休教师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可以作为学校的教师来源,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如能从中挑选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必能保证教学的高质量。比如,名誉校长李德恩和常务副校长梅彩屏,他们在赣电的起步阶段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由于民办学校不能保证应聘教师有铁饭碗,很难吸引年轻教师来校任教,也只好去招聘退离休教师。但这样就有一个教师队伍不稳的问题,办学期间会不断有人退出,好在是“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不断有人退出也会不断有人加入,这并不是个太大的问题。倒是学校设立什么专业,要考虑周全,不然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学校就很被动了。在赣电的第一次董事会上,陈伟就明确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突出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办放心学校,育实用人才”的办学方向,所以在专业的设置上必须贴近市场需求。由于建校之初办学条件比较艰苦,学校只能开设两个班,而这两个班选择的专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也同样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伟打算亲自到市场去做一次调研。1997年的初春,陈伟在离开广州5年之后,先后两次带领老师到沿海开放地区考察,广泛接触工商企业界人士,对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实地了解广州、深圳等地工厂的生产与招工情况。

经过耐心细致的走访,陈伟心理有数了,当时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是市场上最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由于陈伟在旅游部门工作了多年,自己也开了一家旅游公司,他觉得国内的旅游业会逐步壮大起来,对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他决定开设两个专业:微机和旅游。

有了校舍和教师,也招来了学生,又购置了一批电脑等教学设备,学校便在1997年的8月初提前上课了。当时,学校要求新生在9月1日正式开学前,提前到校免费学习电脑。至于为什么要提前上课?陈伟的想法是:学校所招的这批农村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就想让学生提前学习一些电脑的基础知识。毕竟学校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气,如果学校办不出质量,办不出特色那就要垮台。因此,学生招来了,学校办成了,陈伟的压力也就来了。并且这压力一直困扰了陈伟3年,直到赣电第一届学生毕业都顺利就业,陈伟的压力才彻底解除了。就是在这种办学的压力下,陈伟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实干加巧干,他的这种做法也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1999年,赣北电子工业学校首届微机和旅游这两个专业120名毕业生,在向沿海企业推荐就业时,结果供不应求一炮打响。这使得陈伟和赣电的老师们都尝到了甜头,感到跟着市场走和跟着感觉走完全是两重天地、两种结果。然而,市场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拓展,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拉动了深圳房地产业走出低迷的困境,大量楼宇的开盘和山庄、花园的成功销售,对物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带动了保安人员的需求。当时还由于香港回归的原因,大量的港人到深圳设厂,其中以生产电子产品居多,对电子生产的技术工人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内地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也处在调整后的发展时期,机械行业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传统产业,调整后的机械行业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机遇。赣北电子工业学校根据市场变化所形成的需求关系,及时做出反应,1999年学校在微机、旅游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机械、电子、保安3个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2004年的时候,学校在推荐2002级学生就业时,又根据市场调查反馈的情况,增设了服装设计、幼师、电脑文秘3个专业。一直以来,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增减、调整都始终坚持贴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专业保留、发展、提高,从而形成了学校的主导专业和特色专业,而对那些市场不紧缺、学生不好找工作的专业就及时调整或撤消,这样就使学校不断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学校参与市场的竞争力,保持学校不断发展的活力。

从1997年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创办时开设的微机、旅游两个专业,到后来的电子应用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机械与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维修与驾驶、船舶制造、艺术设计、财会、服装设计与制造、旅游与酒店管理、学前教育、通讯信息技术、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铁路运输与管理、移动通讯客服等十多个专业。充分体现了陈伟这种“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学校才能及时追踪就业市场带来的供需变化,来调整学生所学的专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ti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