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很久,是不是突然间忘记了写作目的?一直坚持,会不会有一刻找不到写作初心?
如果这样,不妨回忆一下小时候的作文课,或者,可以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在读哪些书!
儿时的记忆,总离不开书本
记得小时候,一本书要读好几遍。那时候,一期《儿童文学》要等很久。也许,如今的文字功底,与儿时的纯粹阅读密不可分。
当写出的句子每每“遭到”老师表扬,就连孩童也会享受到被读懂的乐趣。如今,家中堆满了《儿童文学》,不知是为孩子准备,还是自己要去追回童年时光?
本以为小孩子读的书必定不会过于复杂,没想到杂志里的文字竟如此优美,毫不比当年阅读时的欣喜若狂逊色多少。
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儿童文学》却依然保留纯真本色。信手翻出一篇,似乎都胜过“简书”里的无数文章。
一期扉页之中,一篇关于冬天的描写,最爱其中这段:
我的心情就像身上的棉衣裳,我盘算着怎么吃下一块糖,如果我们能到集市上逛一逛。
短短数语,却将孩童的期许诠释得淋漓尽致。其实,孩子最希望的,便是得到家长的关心。
记得有段时间经常出差,忽略了与家人相处,也少了对孩子学习的过问。有一天,回家早了一些,正好看到孩子在写作业。
没想到,却收获了不一样的惊喜。如今看来,很多方面,孩子都值得我们学习。
孩子的文章,是春天里的新绿
也许是受《儿童文学》的潜移默化,也许是学校里又教了许多新知识,家中小朋友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
按照老师要求,小朋友要每天写一段话。记得最开始只会用“今天我很开心,因为老师表扬了我”这样的句型。现在已经可以写出“绿色从天边piao来,春天在水里化开”这样的句子。
虽然还有生字,但已经学会使用比喻、运用拟人,这一点可比那些新学写作的大人强了不少。
如此文字,令我这个坚持日更的大叔自愧不如。之前总是懊恼自己写不出“散文”,其实扪心自问,并非文字功底不行,而是无病呻吟打动不了自己,也感怀不了别人。再看看孩子,虽然语言稚嫩,但感情真实;想法虽然不够科学,但梦想值得鼓励。
相对而言,在阅读量的假象下,多少大人失掉了写作“初心”,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求点赞瞎模仿,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分享的故事如出一辙。甚至,连基本的语法都不遵循,文不对题也不知悔改。
我们何不谦虚一点,用孩子的心态去学习写作?何不从孩子身上找回“初心”?
孩子的学习,似阳光下的生长
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大体会有这种感受,原本以为难如登天的口语,对于孩子而言,却是轻而易举之事。
大人辛辛苦苦对着镜子练了许久,才勉强张口说出几句话,孩子跟着念几遍就已滚瓜烂熟。有人说,这是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其实,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更加纯粹。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所以人们需要学习。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过多的先入为主,过多的经验主义作祟,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是“排斥”,其次才是不情愿的接受。比如读书,或者阅读他人文章,总是带着“批判”眼光,心中暗自带着“不服”。
相对而言,孩子的学习是纯洁的,无知所以好奇,好奇因而渴望。所以,才记得深、学得快。对于美丽语言、美好感情,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辨别力。即便是模仿,也是真善美占了优势。
非常羡慕孩子,没有过多的挑三拣四,随意扔给他们一本书,便会收获如饥似渴的喜悦。
孩子的心态,是纯粹的“初心”
都在说“不忘初心”,但又有几人真的明白其中含义?心本就在那里,为何还要强调“不忘”?是因为迷失,还是因为不知?
读书也好,写作也罢,都有其最初目的。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初心”也会有所差异。
有时候,过犹不及反而不妥。一张白纸,书写起来流畅随意,因为空白之处方便施展。一片旧屋,推倒重盖快捷高效,因为修修补补难以为继。就连大师张三丰教授张无忌太极神功之时,也要问他忘记多少。
无心便是初心,无为才是有为,孩子的心态,其实才是成年人应当追求的初心。
保持孩子般的心态,才可以虚心求学,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俯下身子学习他人,不浮躁、不功利。保持孩子般的心态,才可以专心写作,用简单的文字表达真情实感,不矫揉、不做作。保持孩子般的心态,才可以淡泊名利,不为停滞的阅读量惶恐不安,不攀比、不自贱。
不忘初心,其实就是保持孩童天性。不必儿童节时才去向孩子学习,很多地方,他们比大人强了许多。
最起码,他们不必每日奔波于寻找初心!
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
——丰子恺《活着本来单纯》
网友评论
所谓散文,其实如同平时聊天,聊天自若,散文也就得心应手。
初心,当没有利欲的诱惑,也就不会丢失。孩子之所以初心美好并能很好坚持,因为他们没有复杂的贪恋,简单纯粹。
其实写作,需要的就是简单真诚地诉说或者说是表达。
都说初心易得坚守很难,其实,只要愿意,初心一直都会在,不离便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