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月刊电影新视角魔鬼影评
8.5分的《红海行动》与现代战争的影视表现手法

8.5分的《红海行动》与现代战争的影视表现手法

作者: 魔鬼的赞歌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11:59 被阅读609次

    本文不会在剧情和主旋律这些说烂了的层面上有太多涉及,主要从「现代战争」这个题材层面谈一谈《红海行动》的优点和局限性。

    以口碑论,目前豆瓣8.5分的《红海行动》无疑位居春节档几部国产大片之首。这个分数在战争片里相当于“神作”水平,与《全金属外壳》《黑鹰坠落》《敦刻尔克》持平,略低于《拯救大兵瑞恩》,高于《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等公认的战争片经典。

    导演林超贤与演员海清

    当然话说回来,其一,这个分数未必能长久维持,我个人预测,最终评分可能落在8.1—8.3之间;其二,因为《红海行动》可以说是国内公映影片里尺度最大,最不像“国产片”的战争电影,其独特性对于网站得分加成很大。

    因为这两个因素,目前《红海行动》的高分,并不能代表它是一部影史上数一数二的战争电影。但说它是一部优秀的现代战争大片是没问题的。

    ·

    要谈「现代战争」的影视化,我觉得首先要说的一部电影就是上面提到的《黑鹰坠落》。这部2001年上映、由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战争影片可谓是「现代战争」影视化的教科书:出神入化的摄影和剪辑手法、经典的小队群像人物塑造、战争场面的无情血腥、细节的考究、紧凑的叙事节奏、让观众身临其境的紧张代入感。在电影的技术层面,《黑鹰坠落》为现代战争的影视表达树立了一个非常高的标杆,相信绝大多数战争片爱好者都会同意这一点。

    《黑鹰坠落》剧照

    而之前国内大火《战狼2》更像是西方英雄片、特工片与主旋律的混合,也是带有武侠气质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不像真正的战争片。

    「现代战争」题材下,也几乎不会有像一战、二战题材那样大规模的战役剧情,而多是以个位人数小队的形式呈现“营救”等小规模战斗任务。而如何区分突出小队式主角阵容的个性,达到个体的较高识别度就是此类电影提高可看性的一大要决。在每个角色的戏份都被压缩至群戏的桥段之中时,如何呈现出棱角分明的个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二战题材的《拯救大兵瑞恩》是小队人物个性化塑造的教科书。

    其手法之一,就是用小细节树立人设:我想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一定会记得其中巴里·佩珀饰演的“狙击手”配角。这个冷酷的美国士兵上阵前都要亲吻十字架,每用狙击枪杀死一人,就会念一句圣经里的祷告词(还不重样),此外他还是个左撇子,队里他杀人最多,却睡得最香。这个配角戏份极少,却是整部电影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士兵之一。

    《拯救大兵瑞恩》狙击手杰克逊

    以上关键词“高效冷酷”“亲吻十字架”“杀人念祷词”“左撇子”加起来,人物画像非常明晰了且个性魅力十足:这是一个用信仰为自己提供勇气和安宁,战场之上内心毫无波动的神枪手。

    其手法之二,就是小队人物之间性格的反差。全能、理性的队长、身经百战个性幽默的中士(副队长)、寡言冷酷的狙击手、临死时呼喊“妈妈”的队医、仁慈懦弱的翻译员。《拯救大兵瑞恩》特意设置了人物各自差异巨大的性格,从而在群戏中得以突出个人,避免了过多人物平庸化的结果。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电影人物设置,往早了说,或许黑泽明的《七武士》就是其中翘楚。

    《七武士》剧照

    ·

    有了上面的基础,再将话题拉回到《红海行动》,就知道这部电影为什么好看了。理性全能的队长杨锐、嚼着口香糖一脸轻松的狙击手顾顺、一颗糖果铁汉柔情的张天德、英姿飒爽的女兵佟莉、最终克服内心紧张狙击成功的观察员李懂,群像人物的性格塑造几乎完美契合《拯救大兵瑞恩》的经典优点。

    从战争片的拍摄手法看,《红海行动》的大部分优点也是在向《黑鹰坠落》学习看齐。这并不是一桩坏事,《黑鹰坠落》很可能是被影评人低估的一部重量级影片,在它之后的大多数现代战争背景的电影或多或少都在学习它的拍摄手法。

    《红海行动》在这方面水准极高,从第一场戏开始,剧情高潮接连到来,叙事极其紧凑,战争场面真实血腥,情绪的渲染和主旋律的宣传也非常克制,以电影的流畅感为先,整体呈现丝毫不逊色于好莱坞战争电影。

    《红海行动》就是这样一部质量非常高的现代战争片。它吸取了西方战争片在拍摄手法、人物塑造方面的诸多优点,以观影体验而言,可以跻身国际一流水准。其中有海上作战、潜入、巷战、坦克作战、无人机、军舰诸多军事要素,对于军迷而言,无疑是一场观影盛宴。

    ·

    但我个人并不认为《红海行动》能够与《黑鹰坠落》《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等等电影平起平坐。

    《红海行动》镜头的血腥残酷造就的视觉冲击在国内院线电影里是极为稀少的。司空见惯的审查似乎在这部电影里消失不见,这些镜头的存在,使得《红海行动》在战争题材的影视表现手法上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似乎消失”的审查,其实仍是存在于《红海行动》的方方面面的。

    这种审查没有着墨于视听层面的血腥,而是一种内在的隐形框线。表现出来最为明显的就是敌我双方的立场绝对,而这种绝对造就了电影内在意义的单薄。上文提到《黑鹰坠落》在电影拍摄手法上的教科书意义,其实除此之外,电影所表达出的战争反思更是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黑鹰坠落》剧照

    《红海行动》中的国家,我们只看到死伤惨烈的政府军、被绑上汽车炸弹的平民、无恶不作的反叛军。

    这部电影已经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票房大卖、口碑坚挺、所表达宣传的也正是目前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的层次。《红海行动》从立场来说,就无法真正独立且客观地去深入探讨战争,单这一点,或许就是这部国产优质作品与那些影史大作之间的差距所在。

    不过,能有一部国产战争电影能与上述影史经典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件大有进步的事,总期待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太现实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魔鬼的赞歌:复制我在别处的一段评论:
        很多人不理解《红海行动》的差距在哪里,文章里不好写明,我在评论区里展开一下。《红海行动》的差距不在电影的技术层面,而在于,在其军方背景过于明确的情况下,电影必须略过“思考战争动因和结果”这个部分。
        上面有个人语气激动提出《黑鹰坠落》反战的背景,但我全文并未说这个问题。
        因为差距不在于是否“反战”,而在于是否能去触碰事件的“根源”。

        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这个国家打得这样天翻地覆,“群众基础”在哪里。能够动摇国家统一的动乱,绝不会是没有任何群众基础的。
        《红海行动》是切合目前国家外交政策的宣传工具之一,只能凸显二元对立。
        但电影里只展现出造反派单方面对平民和侨民的虐杀,并未展现出逻辑可通的整个背景。
        《黑鹰坠落》里为什么会出现被美军被当地百姓围攻?
        最后部队从蓝色迷雾中开出来,那一长段镜头有何意义?
        这才是我说的差距。
        最后,《红海行动》是部好电影,我很喜欢。
        但它相比《黑鹰坠落》,差距还很大。
        希望大家可以客观看待国产电影的进步与不足。
        醉饮风月:@魔鬼的赞歌 说的好!
      • 397b478b2371:愿世界和平
      • 古月曰:放屁!晃得我头晕想吐!
        一页欢喜:@古月曰 看到晕可能说明你看不懂,这句评论发出来,说明你真的看不懂
      • Max_G:挺好!

      本文标题:8.5分的《红海行动》与现代战争的影视表现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so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