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空下着毛毛细雨,远山雾蒙蒙的。路上满是泥泞,路两边的小草更绿了。藏在草丛中的小野花,经细雨的滋润羞涩地垂下头。
放学后,我刚到家门口,在蒙蒙的雨雾中,远远地,我看见大路上有一群人,他们或打着黑阳伞,或打着黄色的油纸伞,慢慢向我家走来。越来越近,他们到家了。
“二姑,你们来啦,稀客!”我看见二姑,迎上前去。
“放学啦,小春。”
“二姐,你们来啦,稀客。”妈热情地从屋里走出来,笑着把她们迎进堂屋。
来的都是女眷。有一位女客人,我不认识。“二姐,这个是外甥媳妇吧。”妈热情地向那位新客打招呼。
原来这就是新过门的表嫂啊!年轻的表嫂个子很高,一双乌黑的长辫垂在身后。她穿一件崭新的红色上衣,黑裤子,一双大眼睛望着我:“这是表妹吧!”“稀客,表嫂。”
“小春,给客人倒茶!“妈吩咐我,我沏茶,妈端出刚炒的葵花籽,南瓜籽,花生和以前炒的毛栗子,板栗。
我一一给她们端上茶水。“二姐,你们嗑瓜子,我去做饭啦。”妈随后走近厨房,我跟着妈帮她烧火。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上初中,初次见表嫂的情景。
2.
旧时光晃如旧电影,那黑白画面一幕幕远去。
“表妹,没想到我们在邯郸见面了。”
“表嫂,你们也到邯郸了。“
二十五岁的我新婚不久,跟丈夫在邯郸,租的小套房。在菜市场我见到表嫂,还有许多老乡和亲戚。
丈夫骑车带我去表嫂和亲戚们住的地方。自行车一路颠簸,走在邯郸市郊的土路上,灰尘随风扬起,路两边的菜叶上覆满尘土。
到了,进院。那是村民的旧平房,破旧的院儿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榆树。院里放满他们卖菜的几辆三轮车。后来,随着生意的好转,他们换上了电动三轮车。表嫂和亲戚们分别租住在东屋,西屋,北屋。
表嫂的大儿子上五年级。正在他家门口小桌上写作业。他从老家转学过来,成绩在年级排第一,老师非常喜欢他。小儿子和另一个小男孩儿,正兴高采烈地玩一把旧玩具枪。
“坐,表妹。”
“没事儿。“表嫂凌乱的一大间屋里,东西各支着一张床,一根从南到北的铁丝上挂满衣服。
“这是表姑。”
“表姑。”他的大儿子礼貌地打完招呼,懂事地收起作业,打开煤炉,添水做晚饭。他慢慢地切着厚厚的冬瓜片。
我们没在那里吃饭,丈夫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回家。路上,想着表嫂,我心里有点酸楚。想着他懂事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3.
又过了十多年,表嫂他们卖菜赚了些钱回老家了,盖了新房。他们夫妻继续在老家的街上卖菜。
“表嫂,你在这儿卖菜呀!“我从郑州回老家赶集,看见表嫂。
“表妹,你多咱回来地呀?是滴,没么司(什么事)干滴,还干老本行。”表嫂见到我很高兴。
看她正在忙着称菜,我聊了会儿,就回家了。
“你表嫂的大儿子在县一高上高中,他的分数已经够清华大学。老师让他填清华的志愿,他怕考不上,填的北大。结果,他的分数已经到清华大学录取线。给他老师气死了!”回家妈对我讲起,表嫂的儿子已经考上北京大学。
当初我没看错,表嫂的大儿子确实很优秀。
4.
表嫂的儿子北大毕业后,分配到南方一座城市,在银行上班。他学的是金融专业。
辛苦的表嫂终于苦尽甘来,她可以安享清福了。她不卖菜了,来到儿子所在的城市。儿子已结婚,有了孩子,表嫂帮儿子带孩子。
又一年回老家,听吗讲起表嫂。
“你表嫂得了忧郁症。”
“什么?!她们夫妻总算熬出来啦!应该开心才对,她怎么得忧郁症呢?!”我非常吃惊!
“听说她跟儿媳妇相处不来,心里想不开。”
“唉,表嫂真可怜,看着平时挺开朗的呀!怎么会得忧郁症呢?”我为表嫂感到悲哀。
过了不久,表嫂的忧郁症更加严重了。
“你表嫂跳楼自杀了!”妈在一次电话中告诉我。
“什么?!”我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去年春节,听说表嫂的丈夫到我们家拜年时,穿着白袜,黑皮鞋,皮鞋擦得锃亮,衣服穿得整整齐齐。也许他已从表嫂离去的伤心阴影中走出来。
听说了太多忧郁症患者自杀的悲剧,在我的老家,还有一个老师,一个做个很久生意的人,他们都因为忧郁症而自杀。
忧郁症患者的家人,当发现他(她)患上忧郁症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寻找心理疏导。要对她多些关爱,多些体谅,多些包容,多些温暖和爱。带他(她)接触外面的世界,走进广阔的大自然,慢慢打开他(她)的心结,让阳光走进他(她)的心扉,解开心灵的枷锁。
愿这个世界多一些善意和关怀,愿这个世界因爱而美丽,愿这个世界忧郁症的悲剧不再重演!
石榴花啊
网友评论
另外的一些现实是,少部分高学历的人在为人处事方面比不上普通老百姓,没有孝道,一个家庭会是失去秩序,你今天怎么对待老人,就是对待明天的自己,你也会老的!